-
1 # 半支粉筆
-
2 # 英俊青年
中華民族是一個禮儀之邦的民族,儀式,禮儀的傳承很重要。我朋友的姑娘今年十歲(媽媽四十二歲才生她),爺爺是某市警備區司令部離休的,奶奶是省政府機關退休的,媽媽在大學裡是教授,只是爸爸因病走了,家裡是標準的書香門第。每次看到小姑娘就感覺非常喜歡,識大體懂禮貌,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每逢家裡來人都會非常有禮貌的和人打招呼,儀式感非常強,所以看到這孩子就有一種清新脫俗,高雅端莊的感覺。這一切的一切都得益於他們的家教好,從小給孩子教禮儀,禮節,儀式感非常強,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禮儀。孩子長大了董事了,也就對人彬彬有禮。無獨有偶,我跟前還有一個這麼大的小孩,爸爸媽媽都是農民工,兩個人在上海打工,孩子交給農村的奶奶帶,結果這個奶奶又是一個殘疾人,小姑娘也懂事,照顧奶奶,甚至家裡力所能及的活都能幹,但是從小缺乏禮儀,禮節教育,看到人往大人後面藏。每每我把兩個孩子放到心裡比,唉,兩種教育兩種結果,她們的起步就不一樣,長大了就是兩個階層,宣告一點我沒有歧視農村孩子的思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禮儀,禮節,鄭重場合的儀式一定要傳承下去,唯有這樣,我們的民族才會人人有禮有節的生活。
編輯
-
3 # 落櫻的舊花裙
我認為家庭教育不僅需要儀式感,還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儀式感。
先講講我兩個朋友的小故事:
朋友A:她家裡有個女兒,從女兒上幼兒園起,每年在大年三十之前,她都讓女兒陪她一起選春聯,然後在大年三十這天早上,讓女兒和她一起換春聯,撕掉舊的,把門框擦乾淨,再仔細地貼上新的春聯。這其間,她教女兒一些傳統習俗,傳統文化知識,比如,左右該如何貼才是對的,為什麼要貼春聯等等,女兒每次都開心地忙前忙後,每年在新年開始之前,女兒最盼望的,就是和媽媽一起選購新的春聯,並親手把它們光鮮地貼在大門上。
她說,這就是儀式感,讓女兒尊重中華傳統民俗,走到哪都不能忘了根,走到哪都要記得忙了一年要回家,家裡有一扇門,一直在等著她回來“換新衣”。
朋友B:她家裡是個兒子,工作的關係,她經常出差,各個城市飛來飛去。但她和兒子有一個約定,就是每天晚上9點鐘跟兒子必須通一個電話,後來還不等她的電話打過去,兒子的電話就先打過來了。十幾年來一直堅持著,雷打不動。因為她不能經常陪在兒子身邊,她說這就是她和兒子之間的一種儀式:讓兒子感受到媽媽對她無盡的愛和掛念。現在兒子已經長大,在她出差的每一天晚上9點,都會主動打來電話虛寒問暖,她心裡無比幸福。
一休的故事:小時候大家一定看過動畫片《一休》,一休不能和媽媽在一起,每當她想念媽媽了,就會跑到寺廟內的一棵大樹下,跟這棵樹傾訴,原來樹上懸掛著的一個玩偶,它是一休的媽媽留給他並掛在這棵樹上的,一休和它的對話,也是一種儀式感。
什麼是儀式感?《小王子》中狐狸說,“(儀式)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儀式感是對生活的重視,把一件單調普通的事變得不一樣,能在普通中發現不一樣的孩子,更擅於發掘出生活中的種種“小確幸”,“人間有味是清歡”,這樣的孩子更容易擁有幸福的人生。
儀式感,是一個人內心的豐盈和對生活的感恩。
回覆列表
家庭教育需要儀式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了儀式感,才會給孩子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使得家庭家風,家教深入到孩子的血液裡,孩子的成長曆程才會更有意義。
幾千年來,中國傳統教育就非常注重儀式感,給爸媽長輩問好,請安。有禮有節地招呼客人,行禮,都是儀式感的表現,例如:問好,說謝謝,對不起,麻煩您了等等。這些東西,家長都不能覺得麻煩,慢慢堅持下去,會成為孩子懂禮貌,講文明,接人待物,為人處世的準則。也是自己良好家教的體現。許多家長覺得那些繁文縟節太麻煩,太迂腐,於是教育出來的孩子,就會懶散無禮,大而化之,漫不經心,對什麼都無所謂,缺乏敬畏之心。
儀式感能給孩子深刻的記憶,讓孩子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成長足跡。能讓孩子能夠處處替別人著想,事事先為他人思考,不會讓孩子變成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小霸王,小太子。
儀式感還能讓孩子積極向上,經常反省自己,超越自己,比如每天向父母彙報今天的收穫,做的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認識到不足,才能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