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輕彈一曲夢中人

    老一輩人的婚姻,哪裡不好,那裡修修,磨合磨合。老了彼此依賴,彼此遷就,成了生命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這一輩人的婚姻,哪裡不好了就想著結束,想著換,想著重新開始。並不是她們從始至終的幸福美滿,是他們不輕言放棄。

  • 2 # 我不是知心姐姐

    《再回首》裡有句歌詞: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中追問,才發現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人生不就是得一人相守,到老足以嗎?

  • 3 # 鈺言情話

    父母之間的愛情是從屬於他們之間時間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早期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當時的父母之間為了整個家庭的溫飽,每天日復一日的工作在田間,早晨出門田間勞作,晚間歸家有妻子做好的一口熱乎飯,這就是幸福的生活,也在時間中經歷度過最平淡的愛情,最好穩定的感情就是溫飽和家裡有你就是幸福,沒有太多的物質需求和誘惑,這是父母感情好的起因。

    原來生活中最重要的兩大節日:春節和中秋,根本就沒有七夕節這一說,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對物質需求慾望的滿足被無限的放大,滿足慾望就會不斷產生新花樣的節日,這樣的節日需求只是為了現代人滿足填補自身慾望的藉口而已,也是為了安撫自己抵擋不住誘惑先來的理由。

    在父母的內心深處除了這兩大節日,根本就沒有現在對生活的那麼多花花腸子,自然對七夕節也就保持有和沒有一樣的態度,這就是平常生活的一天,父母早就經歷過那些對婚姻對感情產生的誘惑和慾望,可以用平淡從容的心態來面對生活中的慾望和誘惑,雖然做不到心靜止水,但是可以做到平淡中度過每一天。

    其實現在父母每一天都生活在自己的七夕節當中,父母有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七夕節生活,父母也在每一天用自己的方式和態度,來表達自己的七夕節行為,讓自己擁有一雙善於觀察的雙眼,用心細心觀察絕對可以理解出來不一樣的七夕節。

    其實父母之間的感情真的很簡單,需求和慾望都已經自我滿足了,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對自己子女的關心和愛護,但是父母的感情卻不平凡,他們之間感情是偉大的,不論何時何地都應該向父母的感情學習,真正能保護愛情走到終點的基礎,就源於父母之間對於彼此的不離不棄,在一起能抵擋得住誘惑,又能享受的了平淡無味的生活。

    向父母致敬,現在的你有多久沒和父母在一起吃一頓飯,有多久沒有在一起開心快樂嘮嘮嗑,有多久沒有回過一次家了,生活不斷讓父母老去,記得多回去關心愛護自己的父母,他們能陪你長大,卻不能陪你變老。

    記住:且行且珍惜,當真正失去父母的時候,那將是個人感情上唯一的一個遺憾,永遠無法彌補和挽回。

  • 4 # 2557445168無影無痕

    經濟基礎不光是決定上層建築;還決定思想意識和行為方式。不同年代的普通人經濟狀況不一樣,他們的思想意識和行為方式也不一樣。我九歲的時候,那年秋天家裡面打穀子,請了很多人來幫忙。母親在屋頭負責煮飯,沒得哪樣菜吃。母親安排我趕快上街去買兩塊豆腐乾回來炒來吃。那時候沒得方便袋,母親讓我提著菜籃子上街去。我揣好錢提著提兜上街買好豆腐乾回來經過外婆家門口。“拿來看哈子!拿來看哈子!買些哪樣月餅。”坐在外婆家門口,經常和舅舅們下鄉走我家玩耍的一個舅媽的男同事劉叔叔對我大聲叫喊。“沒得月餅得。”我走過去把菜籃給他看。我很吃驚他這樣問我。“吔!過中秋不買月餅。怕我們走你家去吃不是?”劉叔和我開玩笑。回來的路上,我想:鄉頭哪年吃過月餅嘔!還是街上人安逸!該過哪樣節就過哪樣節!該吃哪樣就吃哪樣!在舅舅家耍外婆說沒得菜吃;舅媽就說只有吃肉。好安逸嘔!我們這一代的人,大多數都經歷過困難時期。我自己成家是在九十年代,一個人領工資,愛人做小生意,兩個人收入都低。傳統節日中除過年外,端午和農曆七月十三當地稱為“月半”祭奠先人的陰節較隆重。其餘的節日,一概沒有理會。我們年輕的時候,社會沒有現在這樣開放,人員流動性也很小,物質條件就更不消說了。像我這樣的普通人,終日忙忙碌碌,基本上沒得空閒的時候,要過好日常生活都不容易,哪裡有心思有時間去胡思亂想。另外 受父母教育,比較注重自己的責任。對父母,對子女,對家庭盡職盡責尚力不從心,沒得條件移情別戀。我們這一代人的婚姻生活,說感情都好不實事求是。吵吵鬧鬧甚至動手動腳的時候也有。不過呢!驚濤駭浪過後絕大部分時間風平浪靜。兩個人走到一起不容易。隨著年歲增長,容忍性更強,吵吵鬧鬧慢慢少了。特別是孩子獨立以後,覺得更應該和和氣氣的度過餘下的日子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會把每天的心情寫成詩嗎?你覺得你寫的算是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