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未來錦鯉
-
2 # 腐朽的虛偽
追星,會毀掉下一代嗎?我的看法是不能一概而論。
美好的事物容易激起人的愛慕和愛護的心理,追星也是人對心中美好事物的追求,只是較為特殊的是追星的物件是和我們一樣有兩隻眼一張嘴的人。這種追星的心理有很大的一個因素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形成自我同一性的產物,而人的同一性的形成是在我們的青少年時期,所以這也是追星的大多是青少年的原因,而過了這個年齡階段,追星的熱情會慢慢冷卻。
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森(Erikson)提出的一個心理發展概念,指個體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這一時空中對自己內在的一致性和連續性的主觀感覺和體驗,以及他人所知覺到的個體的一致性和連續性,是個體在特定環境中的自我整合。埃裡克森認為,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亂是青少年期最為基本和重要的心理社會任務。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一個青少年自我整合和自我認同的過程,通俗講的話就是“我是誰”,“我是怎樣一個人”。在這個整合認同的過程中,外部世界的人物一旦和心目中的理想的人物形象相似或重合,那就會對這人產生愛慕、敬仰、崇拜,進而希望瞭解這人更多各方面的細節,模仿他的穿著打扮和儀表形態及行為習慣等,這就是所謂的追星。追星最原始的內心動力實際就是“我希望成為這樣的人”,或者說是自己未達到這一目標時一種心理上的補償。
其實,追星並不是只是現在的年輕人才有的現象,我們的父母,包括古代的人同樣也有,只是追星的物件不一樣而已。過去很多偉人、科學家、時代英雄、傑出人物、詩人、才子等都能成為時人的偶像和崇拜的物件,充滿了正能量,激勵著不少的人,影響著不少的人。
所以追星並不是完全不好的事情,作為師長不要一棒子打死,對孩子的追星行為嚴防死堵,關鍵是正確的引導,在追星的過程中幫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讓優秀的星成為孩子成長的動力和榜樣。作為社會和媒體也要多報道不同型別的優秀人物,為青少年提供多元化的榜樣,而不僅僅是娛樂明星。
每一個人的夜空中總會有那麼一顆兩顆星星,耀眼而美麗,願這些星星或激勵著我們不要放棄,努力拼搏;或是如啟明星,指引著我們方向。
別說孩子追星,很多家長也追星,但是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因為追星影響學習和成長,在粉絲經濟席捲而來的大環境下,孩子們紛紛有了自己的偶像,面對孩子追星,父母們到底應該如何做出反應呢?
這一點在青春期的孩子來說,表現得尤為突出。
第一,這是這個階段孩子的心理狀態的典型表現。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人際交往的心理需求處於大爆發時期,我們會發現他們非常重視朋友,重視自己在群體中的交往,這是這個時期非常正常的心理現象。
第二,這個時期的他們,開始把關注點擴充套件到社會,他們關注這個社會的熱點,關注身處的更大的世界,而不是像小學時僅僅以家裡和學校為關注點。
第三,這個時期的孩子對未來是迷茫的,還不具備成年人的獨立能力,可是他們的心態又是趨向於成年人的,因為他們的內心迫切需要一個偶像來作為他們學習和追逐的榜樣。
第四,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內心豐富而敏感的。但是,父母卻已經不再是他們第一傾訴所有心裡秘密的物件了,而若再加上有些家庭,在之前親子溝通關係建立得不是特別好的話,孩子就更不會向父母傾訴他們內心的心事了。
這個時候的孩子,他們的心就像一座孤島,是孤獨的。而偶像,以及與他一起追逐偶像的夥伴們,就會成為這座孤島與外界連線的橋樑。
因此,當父母發現孩子追星的時候,可以恭喜他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偶像。然後,花一些時間和心思,去了解一下他追逐的這個明星(偶像)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瞭解一下你的孩子為什麼會喜歡這個明星(偶像)。
這個喜歡的原因非常重要,因為這體現了孩子在追星背後,他真實的心理需求是什麼。是真的欣賞這個明星(偶像)的才華,是喜歡他的顏值與身材,還是其實自己並沒有獨立的見解,只是因為周圍的朋友追星所以自己也隨波逐流了。
當父母真正理解了孩子內心的心理需求,理解了他真正面對的環境以及困難的時候,我們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建立與孩子更為健康、愉悅的溝通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