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狼主1970

    立儲之爭,暗流湧動;奪嫡之戰,兄弟搏命。

    平穩交接莫過禪讓,若乾隆之於嘉慶。乾隆在位六十載,風光無限。父寵和珅攫財積怨,子殺一人富國安民。權利平穩過渡,政穩時安。

    昔祖龍逐夢長生之旅,崩殂仙道。趙高弄奸,扶蘇殞命,秦遂二世而亡。此無明昭以示天下,暗夜魍魎欺心。

    承大統之嫡長之制,不論愚痴,亦非善策。晉司馬炎傳位於愚頑之子,賈充弄權,其女淫亂宮幃,司馬氏相殘從茲始也!大權旁落,政不由己,名存實亡矣!

    是以古之帝王,先立儲明昭天下。擇善師之,消諸子望闋之想。然德不配位,無大略豈能駕馭雄才,是以建文有靖難之役,朱棣開永樂盛世。

    歷史鑑照如斯,成敗事要;讀來拍案驚奇,皆化清風!

  • 2 # 青言論史

    對於第一個問題,我的答案是有相關制度;對於第二個問題,我的答案是有。

    中國古代的皇帝繼承製度,一般都是立太子來接班。而太子,原則上都是選擇嫡長子(當然真正的嫡長子繼承的少之又少)。只要老皇帝一嗝屁,太子又已經明確,一般就會直接上位,只不過還需要有遺詔作為正式檔案來進行最後的認可。如果沒有遺詔的話,只要儲君明確,一般扶持他上位也沒有問題。

    但是關鍵的問題,就在於既沒有儲君,也沒有遺詔,皇帝根本都沒來得及在蹬腿以前確定繼承人就嚥氣了,這就會造成重要的權力真空期。一般在這個時期,都是各種政治勢力鬥爭的關鍵期,比如著名的沙丘之變,就是趙高和李斯一起幹掉了最有希望繼承帝位的扶蘇,扶持了胡亥上位。

    但是也有過渡的比較平穩的,比如說明武宗和世宗之間的交接。從朱厚熜接到來北京做皇帝的懿旨到正式登基,中間隔了好幾個月,這一段時間大明是沒有皇帝的,只有太后的懿旨說話算話。而彼時的太后,卻實際上也是不管事的,真正說話算話的,是內閣首輔楊廷和。

    也正是因為楊廷和的權柄如此之大,所以嘉靖帝才要發動大禮議,達到確立自己的權力並清除楊廷和勢力的目的。

  • 3 # 萊駒為右

    古代怎麼保證帝位的繼承人順利登基,首先要有明確的繼承人,這個古人很聰明,從周朝就開始了,按規矩:立長不立賢,立嫡不立庶,周天子如此,諸侯也是如此。商周時期天子及諸侯的法定繼承人,稱太子或世子。兩漢,皇帝與諸侯王的繼承人皆稱“太子”,但惟皇儲稱“皇太子”。漢以後,諸侯王的繼承人改稱“世子”,“太子”成為了皇位繼承人獨有的稱呼。

    太子也被稱為國本,“太子”並非與生俱來的身份,而是皇帝賦予的身份。只有獲得“冊封”,才會取得太子的身份。歷史劇中可以看到大臣勸皇上早立太子,比如岳飛就曾勸宋高宗早立太子,引起宋高宗的不滿。明朝萬曆年間為立太子,有十幾年的國本之爭

    為了保證太子順利繼位,太子擁有自己的類似於朝廷的東宮。東宮的官員配置完全仿照朝廷的制度,還擁有一支類似於皇帝禁軍的私人衛隊“太子諸率”(唐制)。所以,唐宋以後皇帝繼位還是比較順利的。

    當然皇帝在位時,是不希望太子的風頭壓過自己的,太子如果有過分的行為還會被廢掉。比如宋太宗與太子拜謁祖廟,人們擁擠在道路兩旁爭著看皇太子。人群中有人喊了聲“少年天子”。宋太宗聽後很不高興,問寇準:“人心歸向太子將把我放在什麼位置?”寇準連連拜賀說:“陛下選擇的皇儲深得人心,這是國家的福氣。”宋太宗這才不生氣了。

    可見太子當太子是也必須夾起尾巴做人,所以一旦老皇晏駕,新皇登基,肯定會有空窗期,也就是會有權利真空。

    對於沒有及時立太子或指定繼承人的更是如此。比如漢昭帝死後,沒有繼承人,元平元年(前74年)四月十七日,漢昭帝駕崩,因無子,劉賀被徵召入朝,立為皇太子。 六月丙寅日,劉賀接受皇帝璽綬,承襲皇帝的尊號。中間有一個多月的權利真空期。而劉賀被廢后,《漢書》記載:七月庚申日,劉病已進入未央宮,朝見皇太后, 先封為陽武侯,隨即群臣奉上璽、綬,劉病已即皇帝位,謁高廟 ,是為漢宣帝。中間又有權力的真空期,期間肯定是後宮與權臣把持朝政。

    對於權力的真空期,南宋解決的比較好。宋高宗禪位給宋孝宗,自己又當了25年太上皇;宋孝宗禪位給宋光宗,自己又當了5年太上皇;宋光宗又因病禪位給宋寧宗,自己又當了6年太上皇。基本上杜絕了權利真空期。後世的乾隆禪位給嘉慶也是如此,因為沒有權利真空,嘉慶才能在乾隆死後立即誅殺和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怎樣看待二婚?二婚的你現在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