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開心一刻來一下9527

    第一集很完美,像電影,加上開頭男主裸著時展露的好身材,那屁股像兩瓣剛摘下來的水蜜桃,格外吸引人。s1展現了這部劇的大格局。目前家庭喜劇類,大家都愛的是《摩登家庭》、《無恥之徒》、《透明家庭》。之前亞馬遜家的的《透明家庭》格局擺的最大,神劇,但trans題材,話題性高,劇情衝突多起伏,s2簡直讓觀眾哭瞎。This Is Us比他們的格局都大,它很像哲學,比《摩登家庭》要高一級,闡述矛盾的角度深一級。它不是雞湯,它展現的是“選擇”,什麼的選擇得到什麼樣的收穫。這劇地基打的好,父母在孩子童年的影響,伴隨孩子的一生。然後主調是孩子從這個影響中掙脫,掌握自己的生活。“三胞胎”,同樣的父母,卻長成完全不同的性格,深深烙著父母的痕跡。兩兄弟爭奪父愛,女兒被賢惠漂亮的母親賦予了極大的壓力,無論是“兄弟反目”,還是“女兒肥胖”,或多或少父母的影響。但這個劇不是來數落父母的責任,也不是教育孩子,這個劇格局大的地方在於人從“父母的烙印”裡掙脫出來。人,只有自己獨立了,才能真正感受到家人的溫暖,跟家人的關係是“斷”與“近”,一定是距離,但又有聯絡。

    切一個點——Randall的選擇。被領養的Randall,智商爆表,在小學就脫穎而出,得自己專門考試做錯題來隱藏自己的高智商,他不想變得跟其他人不一樣。出類拔萃的孩子,受到卓越的教育,成長為出類拔萃的成年人。當他找到生父後,胸懷很大了做了對自己最好的選擇,大格局。Randall對待生父,可以有N種選擇,可以演苦情戲,飆淚撒狗血,哭訴被拋棄的感受;可以對父親的癌症不管不顧,當做報應;可他選擇了一個對生父最溫柔的選擇,把他帶回家,幫他預約最好的醫生,讓他享受孫女兒的喜歡,這一切的前提,是他自己要消化掉對父親的埋怨,自我委屈。她埋怨養母,不告訴他事實,瞞著他關於生父的資訊。倘若要再年輕兩歲,我就該罵Randall白眼狼了,“出生就把你扔了,從未管過你的生父你當寶貝;可含辛茹苦比親兒子更疼你的養母,你卻心生埋怨”,道德壓制,認為Randall沒有資格埋怨養母,是我格局小,把“領養”跟“親生”界限劃得太清了。Randall已經拿養母當做親媽了,養母也視他如己出,兒子有資格怪養母,養母也慚愧對兒子。這是格局,是境界,劇情才這樣流水般的自然。Randall在平安夜勸解打算跳樓的合夥人時,吐露心聲。父母與孩子,無論互相傷害有多深,如果一方能獨立,從那種“傷害”中掙扎出來,就會自然的原諒另外一方,無論當時受到的“傷害”多深,這是本能。只有自己一團糟的時候,需要藉口,需要發洩,一切都能責備,父母自然是最佳選擇。《無恥之徒》也是如此,Fiona被Frank拆穿即將成為自己老公的人又沉迷毒品了,低谷中的時候,Frank是坨屎,不要來家裡,拿棍砸,直接拖出去;可當事業有提升,境遇有改觀,自己慢慢踏實下來時,自然而然的就把手伸向邀請跳舞的賤人Frank了。孩子是可以恨父母的,因為永遠不可能理解父母。可孩子長大了,變成成年人了,也經歷事故,知道甘來辛苦,懂得婚姻不易,知道人生艱難,慢慢對待父母曾經的失職,會有不同的看法。當然可以繼續恨,繼續埋怨,但不是最好的選擇,最好的選擇一定是原諒,倒不一定是為了對方,而是對自己。Randall的同事要跳樓,因為連孩子都恨自己了,太無助了。可Randall講了心裡話,你是不能死的,未來孩子一定會原諒你的,就算不原諒你,那是你應得的報應,你沒資格怪孩子;但你得給孩子提供原諒你的機會,你不能一死百了,你得苟活,你得等你的孩子長大,你得希望你的孩子成長的健康,能掌握自己的生活,不逃避,然後當她原諒你的時候,你能出現,讓她解脫,讓她能有“原諒父母”的機會。《無恥之徒》s7,Monica死了,Fiona再也沒有原諒她的機會了,所以Fiona對著母親的屍體揍了兩拳,這是她最難過的地方了。我可以恨你,但你不能說死就死了,你得等我恨夠了,或者等我原諒你了,你才能死,否則你會讓我難過一輩子。那些給孩子造過孽的父母,是沒有資格選擇一死百了來尋求解脫的,這會讓孩子傷得更深,即便當時孩子一心期盼你早點死。你也要苟活著,給孩子一個機會,如果孩子選擇“原諒”,她值得擁有這樣的機會。她不選擇原諒,你也別委屈,活該。這是Randall的心聲,這是大格局。這劇的方方面面都是基於大格局的,出現問題,從大格局的角度去修復,這種選擇,很啟迪人。屬於一邊哭一邊笑的劇,最好自己一個人看,我上個月休年假在家看完的,前一刻還在哈哈大笑,後一刻就眼睛紅了一圈,我媽以為我得了神經病。這劇的角色,一代比一代溫和,當小孫女告訴Randall“爺爺是gay你都沒看出來嗎”的時候,太可愛了。這是今年我最愛的新劇,尤其是男主那水靈靈地兩瓣屁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蘇打綠專輯中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