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家庭蘇凡

    父母剋制脾氣,心平氣和教育孩子,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做到,你有同感嗎?不過,你真想做到,未嘗不是不可能。

    父母教育孩子時,無法剋制脾氣,無外乎三種情況,三種情況都處理好了,也就能心平氣和了。

    一、夫妻不合,孩子遭殃

    一個家庭氣氛不好,受傷害最大的永遠都是那個最弱的,往往這個最弱的是孩子。要麼遭受暴風驟雨的摧殘,要麼經受冷言冷語的冰冷暴力。孩子只是那個替罪羊、出氣筒。

    二、自身問題,孩子代受

    這樣壓抑的情緒和負面信念,常會投射在孩子身上,化為過高的期待和完美的要求。當孩子無法滿足期待和要求時,發脾氣就再所難免了。

    處理不好自己,就像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很容易被孩子點爆。

    三、揠苗助長,靜待花開

    揠苗助長,苗會枯萎,不生氣、不發脾氣才怪。靜待花開,才有心平氣和。

    準確的評估孩子當下的情況,依情況看進步,而不是盲目比較,揠苗助長。

    很多時候,你最需要便捷、直接的方法,但方法很多時候水土不服。最重要你有多大決心改變,決心足夠大,一點就通,決心不夠,苦口婆心也毫無用處。

  • 2 # 楊麗麗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千萬不要指望學校和別人的教育,沒有誰能代替父母。

    1.父母應多閱讀。閱讀使人明智,閱讀使人智慧,閱讀使人反省,閱讀使人思考。注重閱讀的父母,他們的脾氣和品性不會差到哪裡去。試想,如果父母整天脾氣很大,教育孩子怎麼會心平氣和?

    2.多和孩子交流。孩子不是物體,是個活生生的生命,是生命就要有靈氣有思想。不要認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多和孩子交流可以把握孩子的思想動態,孩子的需求,從而更好地幫助孩子的成長。

    3.尊重孩子。有些家長把自己放得高高在上,對孩子總是頤指氣使,說話的語氣和口氣充滿了命令性,孩子肯定是受不了的。遇事要冷靜處理,而不是不分青紅皁白,一棍子打死。先了解原因,再決定處理方式。這樣,在孩子面前家長就樹立了一個良好的形象,再教育孩子就輕而易舉了。

    教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教育孩子首先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這樣才能心平氣和地教育孩子。

  • 3 # 大毛養娃記錄

    說實話,再聽話的孩子也會有調皮搗蛋的時候,特別是在叛逆期。惹得父母生氣也在所難免。

    可大吼大叫的話,不僅會讓孩子感到恐懼,也會讓孩子從小就覺得吼叫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從而有樣學樣。

    那應該怎樣控制自己不大吼大叫呢?

    1、別憋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種經驗,就是看見孩子淘氣,自己很生氣,想著不能大吼大叫,於是就憋著、忍著,結果可能越來越生氣,吼聲更大。所以,生氣了別憋著。

    當然也不是教你大喊大叫,動手打人。

    我們要做的是,叫止孩子的行動,然後在一個相對安靜的地方,蹲下來告訴他,你的行為讓我生氣了,原因是什麼,這樣會有什麼樣的危險或者不好的結果,我希望你現在馬上停下來你的行為,如果有需要的話要求孩子道歉,要不然我要懲罰你。

    孩子做了讓你生氣的事,就要馬上讓他知道,經過幾次之後他自然會知道,這樣大人會生氣,這樣做是不對的。

    2、瞭解孩子的成長規律。

    瞭解孩子的成長規律,你會知道,幾個月的孩子反覆把玩具扔出去,不是為了折騰你,而是在嘗試理解空間的概念;

    瞭解孩子的成長規律,你會知道,他的行為與你背道而馳的時候,不是他故意和你作對,而是因為他想要嘗試別的方法;

    瞭解孩子的成長規律,你會知道,其實每年都會有那麼一段時間,他是處於自己小小的叛逆期中,想要反抗,想要獨立,一次次小小的對立,只是他在為以後的獨立和成長做準備。

    瞭解了孩子的成長規律,你會發現,很多時候生氣是不必要的。

    3、學著去傾聽和理解孩子。

    想想自己小時候是不是也做過很多讓父母暴跳如雷的“實驗”?怕家裡的金魚太冷,給他們加點熱水,覺得家裡的牆面太單調,往牆上畫幾朵花。

    不嘗試,怎麼知道什麼是錯什麼是對呢。

    況且,有時孩子的嘗試只是出於關心。與其在瞭解真相之後後悔自己的吼叫,不如暫時壓下火氣,俯下身子,問問孩子那麼做的原因,如果無關痛癢,不涉及安全、不影響他人的話,大可以讓他放手去作。

    當然,涉及安全、法律、基本道德的事情,我們還是要嚴厲的跟孩子說明,並作出懲罰的。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身為父母,在面對自己的社會職位的時候,難免會有很多不得已,不可言說的委屈,當家裡的孩子又出來火上澆油,無名火起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發火之前給自己幾秒鐘的時間,再採取行動,或許會更好。

  • 4 # 使用者老番十公

    1.提高認識,關於父母怎麼剋制自己,與孩子心平氣和交流問題,我想這可能是心態問題,什麼是父母,是父母最起碼是成年人,就應該有成年人的素養,是父母就有責任教育子女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活,如何注意安全等問題,小孩做不到或做還未好,說明自己還沒有盡到責任,或自己能力與水平還沒有到家。還凶什麼凶。

    2.調理,控制情緒。一個人愛發脾氣說明是一種病,應該有意識的去醫院檢查,通過藥物進行調整。同時自己也要有意識控制,在互子女交流時請深呼吸,或長長的猛吸幾口氣,再進行交流,一定要以平等的口語,不要盛氣凌人,最起碼也要讓子女有說話的餘地,機會,不要強加與他們。

    3.學習提高。每個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肯定有許多東西不會,不懂,教育小孩時模仿上一輩的做法,或仿照他人的模式。但我們應知道,小孩不同個體不同教育也應不同。所以自己多學習,不斷總結,不要認為是家長想到就說,不管對不對。

    總之,一句話多學習,多控制,多調節。[祈禱][祈禱][祈禱]

  • 5 # 華亭言幾

    當父母沒有入門考試,只能一邊摸索一邊引導孩子。真得很難。太多家庭對孩子只是名義上的愛,更甚者打著愛的名義傷害。

    孩子投胎真是技術活。不能剋制脾氣的,大概自己在原生家庭裡受到同樣的影響,家庭氛圍真得是會“遺傳”的。

    小時候常常被打的孩子,長大後很多也會打孩子。小時候父母吵架冷戰的,長大後很多人也會冷漠無情。還有很多都不能想,越想越心酸。

    不斷反省,改善,千萬不要走自己父母的老路,孩子生下來是白紙,是你給塗上的顏色啊。

    太多父母發現孩子到了青春期特別叛逆,叛逆並非突然,而是你忽略了他成長中的不利因素。明明是父母帶孩子的方式出現問題,卻讓孩子來承受錯誤造成的後果甚至傷害。

    生活壓力大,也會難以控制情緒,但務必調整、改善,壓力不應該成為發洩情緒的藉口。

    因為心虛,因為能力不足,才會用暴力態度對待孩子。不能剋制脾氣,本身就是自己無能的一種表現。

    最可憐的是孩子,有可能被教跑偏了,還要承受一系例不公平的痛苦。

    想發火的時候,咬咬牙,忍一忍,出去冷靜一下。

    越發火越會看孩子不順眼,惡性迴圈,可心情舒暢的時候,也同樣會發現,孩子沒那麼討厭,甚至挺可愛。

    情緒是惡魔,一定控制好,別讓孩子承受無辜傷害。

    祝安好。

  • 6 # 李玫瑾教授育兒語錄

    父母想在教育孩子中剋制自己的脾氣,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了解孩子的情緒,肯定孩子的情緒。當家長能設身處地的,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就可以理解,對待孩子就容易不發脾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劇友寶媽們,NT是怎麼檢查的?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