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鐵堯
-
2 # AlmostW
我只說一下我認為的劉邦,
漢高祖劉邦不僅繼承了秦帝國的郡縣制有(當然也有侷限性,郡國並存),三公九卿制,也就是集權制,還制定道家無為而治的國策。並削弱漢初功臣派,使得國家形成了以功臣派,外戚,劉氏諸王相互制衡的漢初政治。從而穩定了漢初權利政治的分配。再者,漢高祖的個人成就也是極高,從項羽封分的十八路諸侯中脫穎而出,用僅僅七年統一了天下,並且每次都是親征。用人能力一流,政治能力一流,並且,在其登上帝位後 ,沒有犯過什麼極大的錯誤(秦始皇在立儲上,漢武帝有巫蠱案,漢光武對功臣派太過縱容而導致士族崛起,明洪武大殺功臣派導致中央虛弱,清聖祖晚年吏治腐敗,本朝十年文革等等),劉邦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人。
很多人都說始皇帝,漢武帝。但我看好劉邦,朱元璋,如果把嬴政放到關東六國任意一國,都很難甚至不可能統一天下,漢武帝也一樣。他們成功的一半來源於他們的父祖。漢光武稍差點,但畢竟還有劉氏的號召力(非劉氏不得為王,可是貫穿了整個兩漢,感謝一下老劉的白馬之盟吧,將皇帝跟功臣派牢牢地綁在了一起)說說李二吧,他是官四代,祖上是關隴集團的核心人物,這就是李淵進入關中不費吹灰之力的原因,並且李淵相當於一個蕭何式的人物,李二不用擔心大後方。
-
3 # 心向青山
秦末亂世,單以軍事水平而言,劉邦可排第三,僅次於韓信和項羽,即使章邯也不一定是劉邦的對手。
劉邦的軍事能力並不弱,他只是不如項羽而已。韓信說劉邦最多能帶10萬兵,但當時又有幾個人帶兵超過了10萬?並不是所有名將都適合“大兵團作戰”,即使到了現代依然如此。
楚漢之爭時期,韓信北上擒魏、取代、破趙、脅燕、佔齊,而劉邦一直與項羽對峙滎陽,項羽善野戰,但對於和其對峙的劉邦卻無可奈何,所以劉邦並不弱。
秦末亂局,考驗的並不只是軍事能力,單靠打仗是不能奪取天下的,項羽便是鮮明的例子。
公元前209年~公元前202年,這7年是中國歷史上政局變化最劇烈的七年——秦崩、楚王、漢興,劉邦從一個無所事事的48歲的亭長,提三尺劍擊敗群雄登基稱帝,不過用了七年的時間,而且他擊敗的還是“千古無二”的霸王項羽,沒有異於常人的能力是不可能的。
所以張良說劉邦“沛公迨天授”,其能力之強,能力之全面,在歷史上是被大大低估了的。
但由於自古以來古人對項羽的推崇,劉邦反而變成了反面人物——一個小人,這對於漢民族和漢文明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是非常不公平的。
史書無限放大了項羽的優點,但同時又無限放大了劉邦的缺點。
誠如韓信所言,陛下不善將兵,但善於將將。劉邦善於用人,這一點即使放在整個古代也是鮮有匹敵者。李世民曾這樣評價劉邦:
昔漢高祖,田舍翁耳。提三尺劍定天下,既而規模弘遠,慶流子孫者,此蓋任得賢臣所致也。再看朱元璋對劉邦的評價:
惟漢高祖皇帝除嬴平項,寬仁大度,威加海內,年開四百。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毛主席也曾評價劉邦“豁達大度,從諫如流”,並認為劉邦能夠打敗項羽,是因為貴族出身的項羽不同,劉邦比較熟悉社會生活,瞭解人民心理。
劉邦能得天下,一因決策對頭,二因用人得當。在秦末群雄之中,論綜合能力,無人能出劉邦之右。
-
4 # 杳杳無歸期
秦始皇嬴政僅僅比劉邦大三歲,但是在秦末大亂那個劃分把歷史劃分為先秦兩漢的時代,這兩個帝王彷彿兩個年代的人。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我認為是不亞於秦始皇帝的一代帝王,他是歷史上出身最低的皇帝之一,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比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強了不止一點。尤其是在秦末那個講究身份血統的年代,六國舊貴族還有楚國大將後裔的項羽哪一個不是強有力的對手,在出身和名望上不必一個亭長強得多。
而他開創的西漢王朝可以說是古典中國最後一個黃金時期,自從西漢滅亡後,華夏便走上了週而復始的不歸路。
回覆列表
綜合素質在秦末第一,優勢多多多。
學習上,悟性很高,張良嘆天授。
閱歷上,久經世故,知百姓之心。
政治上,善於用人,能合眾人智。
軍事上,天下第三,遜項羽韓信。
心懷上,獨步當世,能納人良言。
帶隊上,素有威望,敢當先迎難。
遠見上,心有大計,削天下諸候。
總而言之,比之不能用眾智的項羽韓信,劉邦勝出是有實打實的個人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