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九月藏泉

    首先雖然說簡單的收藏價值吧,半量我們主要看的是字型和重量,字型怪異,重量越大,或者是傳型,這些都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第2點說到先秦半兩和秦半兩的區分,這是一個學術上一直在討論的問題,有的人說先秦半兩,字型粗獷,厚重不平,多有隱起文,其實是隻概括了先秦早期半兩的特徵,如秦獻公秦孝公早期的半兩,這個時期的半兩沒有統一的標準,字型粗獷,厚重,多為10克,12克以上,但也有減重私鑄的4~5g左右的半兩,不免有些籠統。而秦惠文王時期的半兩則十分規矩,有固定的正規化,秦惠文王到秦王嬴政時期的半兩與秦統一天下到秦二世之際的半兩其實界限很模糊,只有少量幾個正規化是可以被確定為戰國半兩,因為秦統一天下之後用的半兩錢還是戰國時期所鑄造的,不可能秦統一天下之後立刻廢止,國家對錢幣的重量大小並沒有明確的要求,前面上稱為半兩不一定重半兩,有可能重有可能輕,所謂的李斯手寫的,可以說有很少的實物做證據,包括考古發現很少發現有明確紀年的秦代墓葬。所以說斷代是很難的,之後我會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

    因為半兩分期在學術上沒有統一的定論,所以個人有個人的看法,此文僅代表個人看法。

  • 2 # 老羅194763

    先秦半兩.應該是戰國時期秦國鑄行的半兩銅錢,錢型厚重,直徑較大,又稱為戰國秦半兩。先秦半兩存世不多,收藏價值較高。1.戰國秦半兩(厚重型).直徑36mm.重24克.收藏價800元至1500元。2.戰國秦半兩(長字.特大型),直徑42mm.重22.5克,市場收藏價3000至5000元左右。秦統一六國後,由中央政權統一鑄幣,幣質.青銅。秦半兩製作精好,錢文規整,挺拔(小篆),一般直徑在3.2mm上下.重約8克左右。秦半兩的收藏價在50一150元左右。由此看來先秦半兩,比統一後的秦半兩厚重,直徑大,存世量比秦半兩少,收藏價值較秦半兩高。故收藏者在收藏時要注意區分,以免不必要經濟損失。個人認識僅供參考。謝謝編輯!!

  • 3 # 品舊

    你好,半兩錢幣是一個自成體系的種類,不少藏友一生只收集半兩錢,對他們來說,區分各種半兩是小事兒一樁。可是對於大部分非專業藏友來說,確實有一些困難。

    1、先秦半兩:鑄法原始、古樸,幕面不甚平整,背面或有銅漬,鑄口寬大而不修平,有上下左右流口;外形不圓,厚薄不均,方孔不方,有的甚至作圓孔;錢徑較大,錢體較厚;面文“半兩”二字,大小不一,“半”字下橫與“兩”字上橫較短,“兩”字常見“長人兩”。

    2、秦半兩:是指秦統一中國後全國流通的錢幣。鑄期為公元前221年——前206年。據傳秦半兩錢文出自丞相李斯之手,玉箸體篆書、氣韻飛動、纖細有力、十分瀟灑。

    相比較而言:秦半兩粗放原始,秦半兩厚實不圓,漢半兩平整成園;秦半兩字型灑脫,漢半兩字型規正;等等。只要細心品味,還可以找出許多區別。

    第一,秦半兩標準程度不高,錢肉或厚或薄,或大或小,總體上講,要比漢半兩為厚實,邊緣鑄口茬多不磨栩,錢體欠圓,穿不方者亦屬常見,是比較粗糙的錢幣。

    第二,秦半兩書體用小篆,筆劃寬長,方中有圓,文字較高挺;“半”字下橫與“兩”字上橫較短,“兩”字除“長人兩”外,更多的是“短人兩”。後期形小穿廣的秦半兩中,還出現“連山兩”。

    第三,目前已經認定的秦半兩型別有:原始型(戰國中期)、大型、大篆文、小篆文、大字、小字、傳形、有郭半兩、小型燈籠半兩、小型(秦後期)、以及在字型方面的差異而形成的型別。

  • 4 # 行走盧氏

    先秦半兩和秦半兩在形制上有著比較明顯的區別。

    先秦半兩普遍個頭比較小,直徑基本都在30mm之內,但是比較厚重,重量多數都在7克以上,字口蒼勁有力,古樸大方。

    秦半兩普遍個頭比較大,直徑大多超過30mm,比較輕薄,重量多數都在5克以下,字口略顯規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心臟神經官能症引起的失眠會有哪些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