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職軒閣薇薇安

    古時候,人們飯後只漱口,不刷牙,那時也沒有牙膏之說,那麼古人如何清理口腔、除口臭異味的呢?

    據孔平仲《孔氏談苑錄》記載,早在唐朝時,三省六部的長官去見皇帝,嘴裡都要含上一枚丁香果,丁香果揮發出丁香油,可見丁香油能除口臭。

    到了明清時期,講究的人在漱口之前,先用青鹽把牙擦一下。青鹽是一種塊狀的結晶體,主要成分也是氯化鈉,但是雜質很多,不能吃,通常用來研藥,或者蓋房子的時候當磚使。但青鹽不是尋常人家用得起的,一般還是用竹片子刮的居多,先刮牙齒,再刮舌頭,就跟今天的獸醫幫奶牛清理口腔差不多。不過青鹽和竹片子清新口氣的效果不明顯,或許能防治齲齒和口腔潰瘍。

    明朝時期,還有用茶和湯來清新口氣,例如明代開封人宴請賓客,飯前必有茶,飯後常有湯。茶無非是開水泡茶葉,湯一般用花椒、茴香、砂糖和甘草配料,放水鍋裡煮,煮開後,客人們一人一碗。茶開胃的效果比較多一些,而這種湯則主要是用來除口臭。不過這種說法被一些民俗學家懷疑,認為飯前茶、飯後湯只有象徵意義,茶用來迎客,叫“迎賓茶”;湯用來送客,叫“滾蛋湯”。

    到了嘉慶年間,則有人開始用糖炒栗子來清理口氣。此外,古代能除口臭的食品還有很多,像橘子、橙子等水果以及花椒、茴香等調料。其中調料除臭在明清兩代頗為流行。清朝人愛吃零食,特別是嘉慶年間的男人,身上常拴一荷包,荷包裡裝滿胡椒籽兒,會客之前,那手先伸進荷包裡,捏出一粒胡椒來,撂嘴裡嗑。見人說話,一嘴的胡椒味兒,把口臭蓋過去了。胡椒很辣,吃多了上火,但是這種吃法及除口臭的功效倒跟現在的口香糖頗為類似

  • 2 # 花火55882358

    清人陸求可曾作《月湄詞·相思兒令》“一點櫻桃嬌豔,樊素不尋常。何用頻含雞舌,彷彿蕙蘭芳。座上吹罷笙簧。徐徐換羽移商。晩來月照紗櫥,並肩私語生香。”

    在既沒有牙膏、牙刷又沒有綠箭、益達的古代,怎麼避免口氣和口臭影響人們相親相近呢?答案也在這首詞裡,“頻含雞舌”指的就是嚼口香糖的動作。這裡的“雞舌”指的是中醫所說的“雞舌香”,也就是我們熟知的丁香。丁香的藥用成分存在於其花蕾與果實的揮發油當中,其中所含的丁香酚主要功能就是抗菌。

    銜丁香以避口臭的方法頗具歷史。由於丁香原產於域外,西漢張騫通西域以前無從考,東漢《漢官儀》載:“桓帝侍中迺(“乃”,姓)存年老口臭,上出雞舌香與含之。雞舌頗小、辛螫,不敢咀嚥。嫌有過,賜毒藥,歸舍辭決……僚友求眡(“視”)其藥,出在雞舌,鹹嗤笑之。”老大臣捱了同事們一頓嘲諷,證明在漢朝,朝堂官員用丁香防口臭已頗為普遍。

    漢以後,丁香成了“口香糖”界代表性的存在。三國時曹操寫給諸葛亮的一封書信,稱:“今奉雞舌香五斤,以表微意。”明為送禮,實為從蜀漢挖牆腳,暗邀葛亮與自己同朝為官。

    此後含雞舌香更在唐詩中衍生為典故,隱含在朝為官之意,如王維“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慚未報主人恩。”、白居易“對秉鵝毛筆,俱含雞舌香。”

    除丁香之外,原產自恆河流域、後傳入古中國的胡椒與蓽撥(又稱“長鬍椒”),亦有鎮痛消炎去除口臭的效果,東南亞地區及中國嶺南地區還有嚼蒟醬葉的古老習俗。

    歷朝歷代中醫經典中記載了更多五花八門的“口香糖”。最早者如東漢《神農本草經》記載了“水蘇”的對去口臭有奇效。

    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七竅病”專卷內,有專門針對口臭、身臭的“含香丸方”,比如以丁香、甘草、細辛、桂心、川芎,研磨成粉後用蜜練成丸子,“臨臥時服二丸”。

    到了宋代,朝廷命醫家學者編撰出《太平聖惠方》與《聖濟總錄》,其中有一味“含香圓”,採用十五種香藥研成細末,以蜜和之成圓。

    透過現代科學檢驗,其方中大多香藥含有揮發油成份,能抗菌殺蟲、生津潤燥、止痛消腫,故而對口腔衛生保健有良效。只不過配方當中含有名貴藥材,在當時只怕平常人家消受不起。

    古人追求香口的步伐遠超於此,除了這些藥劑,還有日常的香茶(以香料烹茶葉)、熟水(直接用香料煮水)、香湯(製法比熟水更為複雜)、清露(蒸餾花果中的香露香精)等。

    歐洲、中亞地區的人也會用各種香料、樹膠來清潔口腔和增加香味,不過和古代中國一樣,這都是上流社會才能享受的奢侈品。看到這裡,不禁感嘆古人的智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去看《流浪地球》了嗎,該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