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生活中的金屬用具,經常會生鏽,俗話也有:“快刀不用黃鏽生”的說法,但是越王勾踐劍經歷2000餘年卻仍是鋒利如昔。據《考工記》記載,戰國時期的工匠已累積了足夠的經驗,能充分掌握冶煉青銅的技術,按照器具不同的用途,合金中的銅與鉛、錫比例也有所不同。這樣的冶煉技術領先西方國家近千年。 越王勾踐劍的主要成分是銅、錫以及少量的鋁、鐵、鎳、硫組成的青銅合金。劍身的黑色菱形花紋是經過硫化處理的,劍刃的精磨技藝水平可同現代在精密磨床上生產出的產品相媲美。因劍的各個部位作用不同,因此銅和錫的比例不一。劍脊含銅較多,能使劍韌性好,不易折斷;而越王勾踐劍青銅合金配比刃部含錫高,硬度大,使劍非常鋒利;花紋處含硫高,硫化銅可以防止鏽蝕,以保持花紋的豔麗。 科研人員測試後發現,越王勾踐劍的表面有一層10微米厚的鉻鹽化合物。這一發現立刻轟動了世界,因為這種鉻鹽氧化處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現的先進工藝,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年先後發明並申請了專利。 除了工藝超群,越王勾踐劍千古不鏽與其儲存的方法也有很大的關係。與越王勾踐劍時代相近、製造工藝也相近的吳王夫差矛,1983年出土於江陵馬山楚墓。但由於該墓的儲存情況不好,棺木等大都已經腐爛,夫差矛出土時不僅矛柄幾乎全部腐爛,其青銅表面也都佈滿了綠色的鏽層。
1965年12月某一天的傍晚,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在挖掘之中。當考古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墓主人的內棺開啟,赫然發現在內棺屍首骨架的左側,有一把裝在漆木劍鞘內的青銅劍。在場文物工作者回憶,當考古人員將劍從劍鞘中抽出的一瞬間,伴隨著一道亮眼的寒光,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而一名開採隊員一不留神就將手指割破,血流不止。有人再用16層白紙試其鋒芒,稍一用力便將紙全部劃破。
這把令人炫目的青銅劍長55.7釐米,柄長8.4釐米,劍寬4.6釐米。劍首外翻卷作圓箍形,內鑄有極其精細的11道同心圓圈,圓箍最細的地方猶如一根頭髮絲。劍格向外凸出,正面鑲有藍色玻璃,後面鑲有綠松石,即便在黑暗中也散發出幽幽的寒光。劍身上還縱橫交錯著神秘美麗的黑色菱形花紋,精美異常。
最為令專家們興奮的是,劍格也就是護手處有兩行鳥篆銘文。銘文共八個字,當時在現場的專家僅解讀出其中六字,它們是“越王自作用劍”。湖北省博物館常務副館長萬全文介紹說,“而中間代表人名的兩個字,是後來經郭沫若等中國古文字研究專家反覆推斷,才破譯出他正是中國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越王‘勾踐’”。
越王勾踐劍穿越了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但劍身絲毫不見鏽斑。它千年不鏽的原因是什麼呢?專家們認為,這主要是這把劍埋藏的環境條件所致。
據介紹,勾踐劍的含銅量約為80%-83%、含錫量約為16%-17%,另外還有少量的鉛和鐵。銅是一種不活潑的金屬,在日常條件下一般不容易發生鏽蝕,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鏽的原因之一。再來看看越王勾踐劍所處的外部環境:墓葬深埋在數米的地下,一槨兩棺,層層相套,槨室四周用一種質地細密的白色黏土、考古學界稱之為白膏泥的填塞,其下部採用的還是經過人工淘洗過的白膏泥,緻密性更好。加上墓坑上部經過夯實的填土等原因,使該墓的墓室幾乎成了一個密閉的空間,這麼多的密封層基本上隔絕了墓室與外界之間的空氣交換。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在完全隔絕氧氣的條件下,即使在中性或微酸性的水中,鋼鐵都不會生鏽的。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鏽的原因之二。望山一號楚墓所在地地下水位較高,該墓的墓室曾經長期被地下水浸泡,浸泡後墓室內空氣的含量更少。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鏽的原因之三。
越王勾踐劍如何到了楚墓中,這個謎底至今沒有揭穿。
“楚國和吳越曾戰事頻繁,楚國曾俘虜了越王勾踐,很有可能當時的楚王將此劍以戰利品賞給了臣子。”萬全文推測說。而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從墓中出土的竹簡顯示,墓主人很可能是楚懷王時的大貴族邵滑,而越王勾踐是作為陪嫁品流入楚國的。
根據相關史書記載,楚越兩國的關係自越王允常時期開始就很親密,兩國曾一度互為盟友,楚昭王還曾娶越王勾踐的女兒為妃,生下了楚惠王。因此勾踐這把珍貴的青銅劍有可能是作為女兒出嫁時的陪嫁品流入楚國,楚王后來又把這柄劍賜給了邵滑。邵滑死後,這柄劍就殉葬於墓中。
人們生活中的金屬用具,經常會生鏽,俗話也有:“快刀不用黃鏽生”的說法,但是越王勾踐劍經歷2000餘年卻仍是鋒利如昔。據《考工記》記載,戰國時期的工匠已累積了足夠的經驗,能充分掌握冶煉青銅的技術,按照器具不同的用途,合金中的銅與鉛、錫比例也有所不同。這樣的冶煉技術領先西方國家近千年。 越王勾踐劍的主要成分是銅、錫以及少量的鋁、鐵、鎳、硫組成的青銅合金。劍身的黑色菱形花紋是經過硫化處理的,劍刃的精磨技藝水平可同現代在精密磨床上生產出的產品相媲美。因劍的各個部位作用不同,因此銅和錫的比例不一。劍脊含銅較多,能使劍韌性好,不易折斷;而越王勾踐劍青銅合金配比刃部含錫高,硬度大,使劍非常鋒利;花紋處含硫高,硫化銅可以防止鏽蝕,以保持花紋的豔麗。 科研人員測試後發現,越王勾踐劍的表面有一層10微米厚的鉻鹽化合物。這一發現立刻轟動了世界,因為這種鉻鹽氧化處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現的先進工藝,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年先後發明並申請了專利。 除了工藝超群,越王勾踐劍千古不鏽與其儲存的方法也有很大的關係。與越王勾踐劍時代相近、製造工藝也相近的吳王夫差矛,1983年出土於江陵馬山楚墓。但由於該墓的儲存情況不好,棺木等大都已經腐爛,夫差矛出土時不僅矛柄幾乎全部腐爛,其青銅表面也都佈滿了綠色的鏽層。
1965年12月某一天的傍晚,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在挖掘之中。當考古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墓主人的內棺開啟,赫然發現在內棺屍首骨架的左側,有一把裝在漆木劍鞘內的青銅劍。在場文物工作者回憶,當考古人員將劍從劍鞘中抽出的一瞬間,伴隨著一道亮眼的寒光,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而一名開採隊員一不留神就將手指割破,血流不止。有人再用16層白紙試其鋒芒,稍一用力便將紙全部劃破。
這把令人炫目的青銅劍長55.7釐米,柄長8.4釐米,劍寬4.6釐米。劍首外翻卷作圓箍形,內鑄有極其精細的11道同心圓圈,圓箍最細的地方猶如一根頭髮絲。劍格向外凸出,正面鑲有藍色玻璃,後面鑲有綠松石,即便在黑暗中也散發出幽幽的寒光。劍身上還縱橫交錯著神秘美麗的黑色菱形花紋,精美異常。
最為令專家們興奮的是,劍格也就是護手處有兩行鳥篆銘文。銘文共八個字,當時在現場的專家僅解讀出其中六字,它們是“越王自作用劍”。湖北省博物館常務副館長萬全文介紹說,“而中間代表人名的兩個字,是後來經郭沫若等中國古文字研究專家反覆推斷,才破譯出他正是中國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越王‘勾踐’”。
越王勾踐劍穿越了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但劍身絲毫不見鏽斑。它千年不鏽的原因是什麼呢?專家們認為,這主要是這把劍埋藏的環境條件所致。
據介紹,勾踐劍的含銅量約為80%-83%、含錫量約為16%-17%,另外還有少量的鉛和鐵。銅是一種不活潑的金屬,在日常條件下一般不容易發生鏽蝕,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鏽的原因之一。再來看看越王勾踐劍所處的外部環境:墓葬深埋在數米的地下,一槨兩棺,層層相套,槨室四周用一種質地細密的白色黏土、考古學界稱之為白膏泥的填塞,其下部採用的還是經過人工淘洗過的白膏泥,緻密性更好。加上墓坑上部經過夯實的填土等原因,使該墓的墓室幾乎成了一個密閉的空間,這麼多的密封層基本上隔絕了墓室與外界之間的空氣交換。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在完全隔絕氧氣的條件下,即使在中性或微酸性的水中,鋼鐵都不會生鏽的。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鏽的原因之二。望山一號楚墓所在地地下水位較高,該墓的墓室曾經長期被地下水浸泡,浸泡後墓室內空氣的含量更少。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鏽的原因之三。
越王勾踐劍如何到了楚墓中,這個謎底至今沒有揭穿。
“楚國和吳越曾戰事頻繁,楚國曾俘虜了越王勾踐,很有可能當時的楚王將此劍以戰利品賞給了臣子。”萬全文推測說。而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從墓中出土的竹簡顯示,墓主人很可能是楚懷王時的大貴族邵滑,而越王勾踐是作為陪嫁品流入楚國的。
根據相關史書記載,楚越兩國的關係自越王允常時期開始就很親密,兩國曾一度互為盟友,楚昭王還曾娶越王勾踐的女兒為妃,生下了楚惠王。因此勾踐這把珍貴的青銅劍有可能是作為女兒出嫁時的陪嫁品流入楚國,楚王后來又把這柄劍賜給了邵滑。邵滑死後,這柄劍就殉葬於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