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探影尋視
-
2 # 淮山飛雨
我覺得也有點被忽視。《儒林外史》代表著中國諷刺小說的高峰,有認為《儒林外史》足堪躋身於世界文學傑作之林,可與薄伽丘、塞萬提斯、巴爾扎克或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並論。
可是中國所謂的四大名著有《水滸傳》而沒有《儒林外史》。其實這兩本書都是鏈式結構,放在四大名著裡也都會排在最末,但《儒林外史》比《水滸傳》的觀念更讓人容易接受。
《水滸傳》改編成影視劇都得把人物美化,把所謂好漢的很多惡霸流氓行為淡化。否則人們看到的不是好漢,可能是土匪流氓,或者是這一撮黑勢力和那一撮黑勢力之爭,甚至是恐怖分子製造暴亂和慘案。
《水滸傳》文字絕對草菅人命,對百姓的生命對女性的生命對兒童的生命都十分漠視,甚至鄙視。為了私利可以殺人,不為私利只為順手也可以殺人。為了報私仇,或僅僅為了騙某個人入夥,便可以製造滅門慘案。大部分是宋江干的。殺人殺得好從容好愜意。人還沒殺死可以把肉割了烤著吃,好漢們吃得爽極了。
《水滸傳》尊重原著改編成電視劇的話,應該是驚悚類的人肉絞肉機式的片子。這是作者尊重現實之處,現實社會也許就是這樣的,但作為文學作品讓人不滿之處在於,作者流露出的情感,就是認為這些草菅人命是理所當然的,就像暴恐分子砍人時那樣理直氣壯。另外,現在的驚悚片氣氛至少是緊張恐怖的,但《水滸傳》裡殺人時氣氛可以是歡樂的。
當然《水滸傳》也有一些寫得很優秀的章節,中學教材也只敢選這樣的章節,但以偏概全並不能得出公正的結論。
《水滸傳》有點被拔高,相比較《儒林外史》確實不算被重視了。我個人覺得四大名著應該去掉《水滸傳》添上《儒林外史》,應該有不少人和我一樣的感受吧。
-
3 # 古代小說雜談
從小說史研究的角度來看,《儒林外史》並沒有被忽視,因為它和四大名著、《金瓶梅》一起,並稱為中國古代最優秀的六部白話章回小說。近幾年來,由於新文獻的發現,《儒林外史》還在學術界形成了一輪新的研究熱潮。之所以給人一種被忽視的印象,是因為大眾平時較少提及此書。這涉及到《儒林外史》的當代接受問題。《儒林外史》集中寫明清士人生活,讀懂此書,需要掌握很多的科舉文化知識。否則很難進入吳敬梓的語境,更難深入理解士人們的精神世界。這種文化距離,使得《儒林外史》相比其他名著,更難以在當代引起普遍的關注與討論,故而給人一種被忽視之感。
-
4 # 手機使用者5875231223
《儒林外史》是一部偉大的古典文學經典,是中國古典諷刺小說最成功的作品,在世界文字史中也是罕見的傑作。作品主要反映了明清時代各類讀書人即士人,知識分子圍繞科舉的種種醜態,揭示了這種取仕方法的不合理性。著作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結構並沒有貫穿全書的主要人物,是一種連環短篇,一個人物引起另一個人物。二是內容真實而深刻,范進等諸多人物情節場景,都是源於生活,雖然經過加工概括,與《三國演義》《水滸》中對人物誇張的描寫顯然不同,儒林才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文學作品。自古以來,小說是一種消遣娛樂文字,愈是離生活遙遠,離奇,荒唐,愈受讀者歡迎。這種情況自今未能改變,人們熱衷武俠,就是證明。
-
5 # 巽龍逸天
明朝年間,有一個叫谷才的人,他收了很多個弟子,形成了一個集團,都男扮女裝,以教授婦女手工活,晚上在把女子那個,當然,這代表谷才的化妝技術真的非常好,讓人家真的以為是女子,而谷才有一個弟子,叫桑衝,一次,他又去行騙,以怕被老公打來借宿之名,住在晉州聶村生員高宣家,剛好高宣有個女婿,叫趙文舉,看上了這個男扮女裝的桑衝,而桑衝呢,是看中高家小姐,晚上正在打高家小姐的主意時,竟反被趙文舉給壓住,想對他那個,結果事情才這麼東窗事發,桑衝當場被送去官府,據桑衝的口供,他已經犯案成功了182次了,也因為這起事件,導致這整個集團被連根挖起,當時,谷才已經去世了,最終桑衝下場也是遭受凌遲酷刑。這件事在當時可是轟動全國的大事,還被記載在邸抄(官報)上。
回覆列表
被忽視?能寫到中學課本里頭,還要怎麼被重視?
你所說的被忽視,可能只是你自己這麼以為的,並不代表事實就是如此。
要知道,中國有這麼長久的歷史,這麼多的文化典籍,為什麼會有儒林外史的文章出現在中學課本里,沒有想過為什麼嗎?
你能夠知道這本書,本身就代表了這本書的知名度,怎麼能說是被忽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