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浮塵微草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何況小孩子?其閱歷極少,經驗不足,知識有限,思想心理皆不成熟,面對未知的世界,一切尚處於摸索階段。所以犯錯在所難免。孩子能否正確認識、對待自己所犯的錯誤,並及時改正,關鍵取決於父母的引導、教育。

    一、孩子犯錯,父母要理解孩子,不可一味地批評指責。我小時候,父親在外地工作,一年回家的次數有限,我和父親的關係就比較疏遠。但父親對我們要求嚴厲,不允我們犯錯,且好指責我們。所以每當父親在家,我做事的時候就會縮手縮腳 ,生怕出錯;可在這種心理作用下,出錯的機率更大,自然會被父親更多地指責。所以我常常躲避父親,只要父親在身邊,我就很少主動做事。或者,做了錯事常常蒙著父親,比如打碎了碗,從不敢讓父親知道,或者編造理由搪塞過去。這就是父母對孩子犯錯不理解造成的結果。所以要想讓孩子敢於面對錯誤,勇於承認錯誤,父母首先要理解孩子,允許孩子犯錯,而不能不顧一切地指責孩子,甚而打罵孩子。

    二、孩子犯錯,父母不能包庇、縱容,過度溺愛只能害了孩子。孩子犯錯,粗魯的態度不可取,但一味地包容也不行。有的父母不論孩子犯什麼錯,總是以孩子小,不懂事作為藉口,不開導孩子,不批評教育,沒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因而孩子常常重複犯同樣的錯誤,且不會勇於承認錯誤,更不用說積極主動地改正了。

    三、孩子犯錯,父母要及時溝通,給予孩子積極的幫助。在孩子犯錯後,父母應積極主動和孩子談心,瞭解孩子犯錯的真實原因,並積極幫助孩子改正錯誤。若是客觀原因,應給予孩子以安慰,讓孩子重獲做事的信心;若是主觀原因,應幫助孩子認真分析,讓認識到自己為什麼錯,以便下不為例。

    四、孩子犯錯,應冷處理,尋找恰當的時機,避免和孩子發生衝突。其實沒有孩子願意犯錯,但錯誤總會不期而至。孩子犯錯後,當時的心情一定不好,情緒極不穩定;父母面對孩子的錯誤如果也不冷靜,極易引發孩子與父母的矛盾,造成不好的後果。所以父母一定要學會剋制自己,待孩子的情緒穩定,心情冷靜下來之後,再找孩子談心,效果會更好。

    五、孩子犯錯,父母應鼓勵孩子向他人道歉,做出實際而有效的行為,以獲得他人的諒解。比如孩子踢足球將把別人家的東西撞壞了,我們不能只是指責孩子,或懲罰孩子,而讓孩子參與到解決問題當中,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應帶著孩子向鄰居道歉,詢問和幫助他補償別人的辦法,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此,會培養孩子日後自行處理錯誤的能力。

  • 2 # 圖喲1

    孩子做錯事情,我認為分為兩種,是習慣性的犯錯,還是偶發性的發錯。這兩個情況,孩子的犯錯心態是不同的,家長的教育方式也應該不同。

    首先,偶發性犯錯。孩子3到6歲這個年紀,正是好奇心強的年紀,也就是淘氣的階段,所以需要家長正確的引導孩子,給孩子耐心的講解他們的問題,解決他們的疑惑,打消他們的疑慮。如果孩子出現了錯誤,家長第一時間需要做的事情是問原因,而不是責備,一般孩子都不會故意的去犯錯誤的,通常都是因為不懂,不會,不明白,佔據大多數的原因。倘若真的是因為這些原因,家長可以告訴孩子,自己不會怪他,但是下次如果有疑問,希望他能先問好爸媽再去做,這樣會更安全,也能更好保護好自己。而且,家長的態度一定要堅決。

    其次,習慣性犯錯。如果孩子是習慣性犯錯的話,這就是一個比較值得重視的問題了,家長的耳提面命不管用的話,就需要適用於自家的孩子懲罰政策了,比如對很多都適用的獎懲制度,雖然對於孩子來說有點世俗,但是的確會很適用。

  • 3 # 禮俊霞

    3-6歲正式幼兒行為習慣養成重要階段,這階段犯錯誤分兩種,有意識和無意識的,當孩子犯了錯誤,家長應該先問孩子幾個問題,你做了什麼什麼事,怎麼做的,最後怎麼樣了,這樣做對嗎?為什麼做的對,為什麼做的不對?下次應該怎麼做?孩子從回答問題中可以知道自己犯錯誤了,而且也不會冤枉孩子,如果孩子犯錯誤就捱罵捱打,孩子會變得膽怯,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哪裡犯錯誤。

  • 4 # 愛財老人

    3一6歲的幼兒做錯事後家長必需要教育孩子什麼是錯的必需改,給對方造成傷害家長必需誠意向對方道歉,賠償對方的損失,必需要求自己的孩子給對方誠心道歉,使孩子從小就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的,認清好壞,養成好習慣孩子可受益終生。

  • 5 # 奔奔起跑

    孩子做錯事往往孩子自己並不能意識到自己做錯了,甚至還以為自己該這麼去做呢。這就需要家長教育和引導了。比方說孩子拿到生的麵條就會往嘴裡面放,孩子自己認為是可以吃的,這就需要告訴孩子,生的面不好吃,也沒什麼口味,在鍋裡面煮熟了,加了作料的面才更好吃。還有很多不一一列舉。

    獎勵和懲戒是教育的手段。有獎當然就得有罰。要讓孩子知道,做對了會受到獎勵,同樣做錯了也會受到相應的懲罰。這個獎可以是口頭讚許,也可以是實物獎勵或是其它。這個罰可以是口頭批評,也可以是某種懲戒。比方說本來要買某樣東西的,因為你做得不夠好,現在取消了。當然對於嚴重的過錯,不否認適度的肢體懲戒。

    不管對孩子的獎還是懲,都是要講究方法和一個度的問題。一個小小的正確行為,一個讚許的眼神,豎一個大拇指可以表達的肯定和讚許就夠了,用不著超出對應獎勵關係其他的實物獎勵,這樣很容易膨脹孩子的虛榮心。一樣,若是孩子犯了錯誤,對等的批評就可以了,用不著對孩子大動肝火或進行過分的體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與初一班主任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