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追尋熱點
-
2 # 墨脫歷史
本文有些長,請耐心觀看
獻禮公元前227年,荊軻和秦舞陽到了咸陽,通過蒙嘉求見秦王,說:“太子丹已經嚇得不敢來了,安排我倆帶著樊於期的人頭和督亢的地圖來見秦王。”蒙嘉告訴秦王之後,秦王一聽帶著這兩件東西來,證明燕國是要投降了啊。那簡直給嬴政高興壞了,為什麼秦王這麼高興呢?其一樊於期是秦王最恨的一個叛將,他的人頭對秦王來說毫無抵抗力,其二督亢地圖是當時燕國最富裕的地方的地圖,就比如我們現在的省會城市的地圖一樣,再一個在當時冷兵器時代,地圖是非常重要的,何況這麼富裕的地方的地圖。穿上一身正裝,召集百官安排九賓大禮迎見荊軻。
異變荊軻手上端著裝有人頭的匣子,秦舞陽拿著藏著匕首的地圖就進殿了。進殿之後,秦舞陽這個十三歲就殺人的燕國勇士看見秦殿裡面這麼大的排場嚇得走不動路了,兩腿發軟了。這個時候,秦國百官就發現秦舞陽的異常,感覺奇怪啊,燕國的使者在這種時候不應該是這種表現啊。荊軻也發現了,看了看秦舞陽笑著給秦王做了一番解釋:“秦舞陽他是在小地方長大的人,沒見過這種大場面,更沒見過天子。所以他見了天子以後,他嚇到了,希望大王能原諒他,讓他完成使命。”解釋完了之後,秦王嬴政看看了看荊軻,鎮定自若,看了看秦舞陽,渾身發抖。秦王就說這麼一句話:讓荊軻把地圖獻上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秦舞陽不能上殿了。所以呢,荊軻就拿過地圖,放下盒子就上殿了。
圖窮匕見荊軻靠近秦王以後,慢慢捲開地圖,秦王是專心致志的看。當地圖完全開啟的時候,一把匕首突然出現,這把匕首不是一般的匕首,是經過毒藥炮製的劇毒的匕首。當秦王看見這個匕首的時候,陡然一驚。但是這個時候已經為時已晚,荊軻左手抓住秦王的袖子,右手拿著匕首直接刺向秦王。當時荊軻的首要想法是控制住秦王,然後威脅他,所有抓住了秦王的袖子。也是因為這個,秦王才僥倖逃過一劫。當時這種情況,秦王首先想法就是不能被刺中,所以他就拼命的拽,把袖子扯掉了。秦王這才有機會逃跑,荊軻在後面緊追不捨。秦王腰間別著的劍太長,一下子拔不出來,只能在大殿上繞著這個柱子跑。事情發生的太突然,殿上的百官一下子不知道怎麼辦了。當時的秦國法律規定,文武百官兵器是不能帶上殿的。所以大家都撲向荊軻,然後大聲呼喊“王負劍!王負劍”就是讓秦王把劍推到背上,這樣就方便拔劍了。但是荊軻跟的太緊,秦王根本沒有機會拔劍。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秦王的御醫夏無且把隨身攜帶的藥箱朝著荊軻的臉就扔了過去,荊軻看見有東西朝他飛過來,就閃了一下,放慢了腳步。就是這一秒鐘,秦王終於跑出了荊軻的攻擊範圍,這才有機會拔劍,然後砍向了荊軻左腿。荊軻到底之後並沒有放棄刺殺,就把匕首當做飛刀向秦王扔了過去,但是秦王已經有了預備一閃就躲過去了。衝上去連砍荊軻八劍,荊軻就受了重傷。
呆若木雞這個時候,史書記載荊軻有八個字“倚柱而笑,箕倨以罵”說荊軻靠著柱子仰天大笑,兩腿分開對著秦王罵道:“你今天之所以能躲過這場劫難,是因為我想活捉你,如果不是因為這樣,你早就被我殺了。”說完,殿外的武士進來把荊軻亂劍砍死。
當荊軻橫屍殿上,秦王坐在他的寶座之上,對著荊軻的屍體愣了很長時間,一直在發呆,史書記載秦王說了一句話:“無且愛我”意思就是:“還是夏無且愛我啊”,最後賞了夏無且二百金。
對於荊軻這個人,眾說紛紜。
俠義英雄歷史上有很多人都認為他是一個英雄,最著名的就是陶淵明,他寫了一首《詠荊軻》其中有兩句“其人雖已沒,千古有餘情”意思就是雖然荊軻這個人已經死了千年,但是他的俠義精神永遠流傳。陶淵明是一個大詩人,所以他的詩句影響非常大,所以認為荊軻是一個英雄是歷史上比較主流的看法。
愚蠢之人這個看法呢也是幾個比較有名的人提出來的,其中之一就是《資治通鑑》的作者司馬光,司馬光覺得荊軻被太子丹豢養,不顧家族的危險去刺殺秦王,愚蠢之極。
這是歷史比較多的兩種看法。
小墨則認為荊軻是一個愚蠢的俠義英雄,荊軻被太子丹養著,吃人家的喝人家的最後沒法還了,只好用這個方法去報答太子丹,但是作為荊軻個人來說,他是燕中國人,他也是為了燕國的和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也可以稱作是一個國家的英雄。
所以怎麼評價荊軻,就看你站在什麼角度去評價他。
回覆列表
從個人角度來看,荊軻是個英雄,他不畏強大的秦國勢力,毅然刺殺秦始皇。“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何等的豪言壯語,何等的氣魄。這便是上古的“俠”,為報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將生命置於度外。這便是“俠”的動人心魄的悲壯。古俠不是今人,時代的侷限讓他們無法理解歷史的必然趨勢,只能憑著仁、義等的傳統俠士品德來衡量世事。因此,從一個古俠的角度來評價,荊軻是當之無愧的千古英雄。“刺客”多麼堂堂正正,令人拜倒的稱呼,象徵著俠的傲骨,豈是那些遮遮掩掩的殺手可比的?真是汙了“刺客”的神聖。
從整個歷史來看,荊軻卻是錯了。秦國強大,六國衰敗,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秦怎能不萌生滅六國而統一的想法?面對強秦,不是想辦法使自己強大起來與之對抗,而是妄圖用刺客刺殺的捷徑來阻止秦的攻勢。殊不知,燕國既弱,即使阻止了秦國,過不了多久仍會出現其他國家如秦國一樣虎視眈眈。統一已成必然,任何阻止歷史車輪的做法都是徒勞,只有順應它的發展,才有機會生存。“順天者生,逆天者亡”這道理,古人早已總結出來了,只是又有幾人真正理解呢?但是已知歷史的人不能強求荊軻去明白這一切,因為他沒有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理論作指導。荊軻的刺秦,在我看來也是必然,即使沒了荊軻,還會有其他的張三李四出現。任何歷史都是要在曲折中前進的,被剝奪了利益的人,怎可能不反抗便投降。荊軻雖敗,卻也功成名就,同時向世人昭示了歷史的發展趨勢,讓人們逐漸接受了新事物——六國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