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zzz思念

    隸書臨西過程中怎麼處理線條的關係呢

    第一、在臨習時, 就應體現其挺立的一面。點畫宜寫得豐盈,防止枯瘠。行筆多提按頓 挫,筆勢圓熟灑脫,用筆不宜過於澀滯,用墨不宜太乾。結構方面應 注意其重心改變規則,疏朗和嚴密相映成趣,結構改變力求豐厚。在 筆的挑選上,宜選用羊毫筆,這樣可較好地體現出其線條剛柔相濟、 圓潤豐腴的特色。

    第二、臨習時不宜一味求快,每一筆畫都應快慢有致。比方, 起收筆要慢一些,中段要快一些,然後再追疾、澀的結合。

    第三、臨習初期以忠誠於原作的特色為主,要對原帖進行詳盡 入微的分析和認真的領會, 要點放在用筆中的“藏鋒虛勢入紙”和“藏鋒 實勢入紙”的比較練習上。練習時要求筆法精到,一絲不苟。

    無論臨習什麼字型我們都要認真揣 摩結構,注意各部分之間的聯絡。結構練習要正確地掌握其特徵,不 可馬虎了事。

  • 2 # 大相無形

    本人一直強調一個觀點,書法臨習時勿要急於臨帖,臨之前應先學會“讀帖”!

    “讀帖”是動手臨習前預先熟悉和認知的過程,是在心中模擬臨習和駕馭的最好嘗試。透過讀帖去發現和分析字型的結構特徵和筆畫特點、以及作者運筆的筆法,研究於何處發力、何處提頓、起筆與收筆如何收放等等。讀帖可以在最短時間內為自己建立最基本的“理論”積累,這些理論經驗對於接下來的臨習有著事半功倍的功效!

    下面回到正題,說說隸書中如何處理點線面的關係。為了更好說明問題,暫以劉炳森的劉體隸書為例進行闡述。因為劉體隸書在點線面關係的處理上,有著許多創新與合理性值得借鑑和學習。

    字型中線與面的關係

    1、避讓。

    劉體隸書的字型非常注重筆畫之間的“避讓”,即透過筆畫長短的安排為其他筆畫或部首騰讓出合理空間。這一點有點像歐體中的處理,是我們臨習中必須注意學習和掌握的經驗之一。

    上圖中的“存”字的長橫因為要遵循隸書“雁不雙飛”的原則,筆尾沒有雁尾而是平收,因此,只有巧妙將長豎變成長點,透過避讓處理,為“子”部的長橫雁尾留足了空間;再如“學”字,因第一行的字筆畫全都厚重,第二行就必須要有更輕靈的處理來增加整副作品的靈動性,因此“學”字不但筆畫輕靈,在結構處理上也省略了寶蓋頭。

    在這首作品中,“塵”“柳”“勸”“更”等字的處理中,同樣秉持了避讓原則,尤其“柳”“塵”的筆畫處理十分新穎合理。(但不建議初學者依此法自行處理,以免東施效顰。)

    2、間距均等

    筆畫間距均等,是隸書一個基本特點,也是對字型結構空間合理分配與駕馭能力的體現,這是臨習過程中必須練習和掌握的要領之一,屬於基本功。這也正是為何練習書法應從楷書入門的原因,根本要點就在於練習和掌握這種字型平面空間的駕馭能力,只有充分掌握這種能力,才能處理好單個字型中線與面的關係。

    章法中線與面的關係

    隸書作品另一個顯著特點,是行距大於列距(豎排之間的間距),這也是隸書章法的一個常識。但僅僅依靠這個常識遠遠不夠,還必須兼顧頭尾、上下之間的對照和呼應關係,這在條幅、中堂等形式中,其實也是點線面的關係。

    在整幅作品中,每個字的筆畫繁簡和多少,都成為影響整行或整列的視覺點,行與列便成了以“線”的形式存在,如何處理這種點線關係,同樣需要“避讓”來協調二者的視覺關係,以達到賞心悅目的效果。例如,上圖王維的詩句中,“一”字筆畫十分簡練、而“塵”字十分繁瑣,若以均等粗細來書寫,“塵”字極可能會粘洇成墨團。因此,作者將“一”字以重筆書寫,而“塵”字用細劃書寫,巧妙又合理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這也正是劉體隸書的靈活之處。

    這幅作品中,十個字中有六個是三點水部首,這就對章法提出了要求。如若單字書寫時則不必顧及寫法,但多個重複出現的作品中就必須顧及彼此相互關係,以增強作品的審美情趣和藝術性。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於三點水部首的處理無一雷同,就如《蘭亭序》中“之”字的處理,體現了作者對於“點”的處理技巧和藝術功底。

    從右至左的縱向關係上,“長”字因是首字通常都以重筆書寫,接下來,“風”與“滄”、“搧”與“溟”、“海”與“之”等字在左右和上下的呼應關係上,全部用輕重與粗細進行了對應和區分,使得整副作品生機盎然、異常生動!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6周嬰兒冬天出院在家如何保暖穿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