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中興“芯”被美一劍封喉的關健是核心技術的問題。加強核心技術的科研迫在眉捷……
6
回覆列表
  • 1 # 000000000957

    首先我覺得這個浮躁的社會 能靜下心來搞科研的人都是有大毅力的人,其次 搞科研還真不是一個人能辦得好的 需要一個團隊 團隊的氛圍也會影響人的行為 最重要的 還是需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和技術支撐 科研人員千千萬 資金也不是問題 但始終也沒有作出核心的東西

  • 2 # 蜜蜂開飛機

    中興通訊於本月早些時候被美國禁售,供應鏈斷裂,已經瀕臨破產邊緣。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排名世界前五的通訊企業,幾乎在一夜之間崩潰了。這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造成了沉重打擊,同時,也再次警醒國內精英企業家,必須全力發展自己的具有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否則,隨時可能被人一劍封喉。

    中國自上世紀全面改革開放之後,整個社會都沉浸在經濟大發展的浪潮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國家經濟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國家發展了,企業壯大了,可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沒有得到相應的提升,社會上的諸多因素影響了科研人員專心研究技術。

    1、繁重的經濟壓力

    國家經濟的發展帶來的就是生活成本的提高。尤其是高房價,高醫療,高教育,讓科研人員長期處於相對貧困的處境。他們的收入與動輒上千萬的演藝明星比起來,簡直微不足道。

    2、複雜的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在國內的科研單位非常重要,科研人員為了提高自己的經濟收入和職位,每天都要猜人心,讓人際關係複雜起來,搞得每天都心累,哪還能靜心去做科研工作。

    3、快速的轉型社會

    中國正處於快速發展時期,也處在快速轉型時期,在價值觀多元、功利主義、物質主義盛行的背景下,機會稍縱即逝,競爭壓力白熱化。大多數人心態浮躁,怕被淘汰出局,也無法靜心研究。

    4、繁重的科研瑣事

    國內科研除了技術外,還要應付各種科研瑣事。例如專案申報和檢查多、財務報賬難、各種會議多,繁瑣而又必須重視,科研人員長年忙於應付科研外圍之事,消耗了大量精氣神,讓科研人員與科研的精髓也漸行漸遠。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我想,只要能解決以上幾個問題,中國的科研人員能全身心投入科研事業中,何愁科技不能突飛猛進!

    所以,回到本題,處在如今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環境中,如果以上問題不能很好解決,大部分人都不能靜心科研工作,包括我。不過,現在國家已經越來越重視科研了,應該會逐步解決這些問題,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3 # 樂淘爸爸

    首先宣告,做科研絕對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在任何一個行業,都是一個金字塔形狀,在行業頂端的就是那麼幾個人,其餘的是在奮鬥的路上。

    相比於其它行業,做科研需要的週期長。就我而言,從六歲開始上學,三十六歲開始正式獨立做科研,花了將近30年的準備。這些準備包括知識、寫作、溝通等等。不光要有牢靠的基礎知識,還要有敏銳的學科思維,以及能夠廣泛合作的能力。所謂好馬配好鞍,在各個方面都需要匹配好,才能在科研這條陸上走出自己的特色。

    所以,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或者想做就可以做科研的。

    科研的第二個特點就是相對穩定。當公司裡30-40歲的人開始覺得年老,被20幾歲的年輕人碾壓的時候,這個年齡對於科研人員來說還屬於年輕階段。大部分人的科研從30幾歲才剛剛開始。在35歲之間,很多人還在博士後和助理教授這個層面上奮鬥。所以,科研人員的心態會相對年輕。很多60-70歲的老科學家,還是那樣精神矍鑠,奮鬥不止。

    科研第三個特色就是要不斷創新,要有新想法。思路枯竭的人,在科研之路上會非常痛苦。

    能否靜下心來,要看自己在這個領域的基礎和建樹。自己要形成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具有很強的不可替代性,那就會心平氣和,等待別人超越之前,有充足的時間和經歷思考更前瞻的東西,那是一種享受。

  • 4 # 王忠BT

    我自己不贊同搞科研必須靜下心來的觀點,搞科研是打通理論,再把理論用實踐來驗證,書呆子搞不出什麼好科研,動靜相宜更有利於科研出成果,通則達,不通者再靜心也浪費,因此,學研產有效結合才是出路與方向。靈感是自發也是偶發,需各類不確定因素創造與引導,別認定幾個人,也就是確保科研人才梯隊的長遠發展,工作生活環境才是重點,處於優秀的氛圍當中,自然可以獲得更優質的人才梯隊的不斷湧現,聽懂了嗎?以後別喊"離開了平臺什麼都不是"這類傻話了。沒有絕對獨立的科研體系,混合發展模式是根本,必須堅持做型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許鞍華執導的電影《明月幾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