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悠著看著
-
2 # 心燈與人
做為普遍人,可能對霍金瞭解的不多。但看到有很多人發文緬懷霍金我還是支援的。
具體就是科學應該是無國界的,中國四大發明至今依然在造福人類,這也是世界公認的。
反過來看看中國有很多年輕人,現在不注重學習,過度娛樂。這股風氣不好!所以我支援普遍人發文緬懷霍金,畢竟這是正能量的聲音,可以引發社會對科學家的重視,對科學的尊重達到一個最高程度。希望未來中國也能出現很多和愛因斯坦,霍金等這樣世界著名的科學家,為人類的進步做出卓越貢獻。
-
3 # 暖暖53494013577
謝謝邀請,在這個世界上有幾個是偉人?普羅叢生誰又不是普通人?霍金:沒有成就不也是普通人一個。所以緬懷,是一種基於個人情感的自然流露,透過緬懷,我們建立一種與歷史與偉大的聯絡,以此來告訴大家,但更多的是告訴自己,我不是一個平凡的人,或者我的生活並不平凡。這種切實的感受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所以緬懷吧,尋找不平庸的自己。
-
4 # 布克林
感覺不該跟風緬懷,其實並沒有那那麼多人瞭解霍金,把霍金當成偶像,很多人只是僅僅只是聽說過霍金,偉人的逝去當然值得我們傷感,我們我們也應該緬懷,但是對霍金並不瞭解的人並沒有那個必要跟風緬懷霍金。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習慣和行為。
-
5 # 漲勢如鴻
當然可以發文。為什麼不呢?
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可能是有人認為,霍金是學者,是大家,跟普通人沒什麼關係,如果普通人發文章表示懷念,似乎就有點蹭熱點、傍大款的意思。
其實不然。霍金既是一個頂尖級學者,又是一個熱愛科普和熱心公共事務的人。他的影響力並沒有侷限在象牙塔之內,而是廣泛存在於世俗大眾之中。他解釋宇宙起源之謎的《時間簡史》,發行上千萬冊,是世界上影響最大的科普讀物。在把前沿科技成果轉化為大眾掌握的知識上,他所做的工作無人可以比肩。也許你沒有讀過霍金的論文,甚至沒有讀過他的科普小冊子,但你的世界觀、宇宙觀也在潛移默化地受到他的影響,因為是他製造了一系列的文化符號,幫助人們構建起關於人類和宇宙起源的知識體系。
霍金是一個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人。孱弱的身軀難以禁錮他那旺盛的生命活力。於是,我們時常能夠聽到他在電臺上談音樂,在電視上聊政治,看到他在電視系列劇中客串出場,在電影大片中本色出演。以他前半生經歷為藍本的電影《萬物理論》,也得到了他的支援和肯定。他不拒絕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也不迴避就大眾關心的各種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在新浪微博上還開設了自己的賬號。他不僅展現了博學睿智,更展現出生命的多姿多彩、生活的五光十色。這樣的公眾形象和話題人物,當然是人人都可以接近、人人都可以評論的。
其實,科學家也是人,雖然他們的智商可能高一點。科研不過是一種職業,雖然出名的機會可能多一點。從事科研工作的人,完全沒有必要把自己束縛在象牙塔內,表現得志高氣昂,高人一等。反而是像霍金這樣的科學家,熱心公共事務,樂於為大眾服務,贏得了更多人的敬愛。普通人紛紛為他的離去而悲傷、而感慨,就是正常不過的事兒了。
換一個角度看,在自媒體日漸成為主流的輿論環境中,每個人都具備了發聲的條件與機會,大狗能叫,小狗也能叫。在類似霍金去世這樣的突發新聞事件面前,我們不僅能看到專業媒體的報道、專業人士的解讀,還能看到許許多多普通人的感慨與緬懷,這就是自媒體平臺的價值,也可以說是一種時代的進步。
-
6 # 寶媽學習日誌
這看你自己了,想發就發,不想發就不發了。沒有人會要求你一定要發,你不也不能說明你不好。遵守內心的想法吧。而我想發卻不知道要發些什麼,只是默默的祝他一路走好!
-
7 # 站在星星上的小姐姐
對於這個問題、說實在的、沒有該不該、只有願不願意和喜不喜歡。
霍金在他那個領域做出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作為普通人,如果你喜歡他,崇拜他,為什麼不可以發文緬懷他呢。不要太介意別人的看法,只要不是啥子傷天害理和犯法的事,寫作自由和言論自由這個都是取決於自己的。
-
8 # 夜微涼V
這種行為完全看個人,沒有什麼該不該一說。你有感想,遺憾,想發就可以發。有的人不想發就可以不發,更何況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霍金是誰呢,怎麼發。這種事無需強加給誰,也沒有什麼道德綁架,完全自由的行為(●°u°●) 」
回覆列表
這問題居然讓人沒法接。
反正,於我這個普通人而言,我高度不夠,發不了問緬懷。
我們可以一起感受,去了解他,沒必要一定要發文啊。不清楚的話,亂髮挺招人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