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話可fuo

    別人的事情還是別管太多。

    說到底你只是一個旁觀者,不清楚他從小都經歷了什麼,父母對他到底有沒有盡到父母的職責。如果你無腦支援愚孝,那當我沒說。

  • 2 # 周麗瑗親密關係學

    我覺得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看你對孝順的定義是什麼。

    有的人認為父母老了還讓他們幫著帶孩子,那就是不孝順;有的人認為一年不回老家看父母,這就是不孝順;有的人甚至認為,和父母的意見不一致,那就是不孝順。所以,在我們談論孝順這麼大的一個話題前。我們先要定義,發生了一些什麼,才好確定這屬不屬於孝順的範疇。

    因為孝順對我們整個民族來說,是融入到血液裡的頭等大事,你可以不成功,你可以不結婚,但你不可以不孝順。這是幾千年的中華文明沿襲下來約定俗成的,讓一個人敢去挑戰孝順這兩個字的時候,我們通常要去想一想,他他做了什麼?為什麼會這樣做?

    當我們要提交孝順的時候,看看在中國家庭裡,孝道是如何展現的。

    傳統孝道在家庭中的體現:

    1、 體貼他人,犧牲自己。許多男人為了體貼母親,犧牲自己的妻子需要,盡孝的責任不但在先生身上,更在媳婦身上,而太太為了滿足先生的需要,則壓抑了自己的需要。在中國家庭,孝順的兒子成了多少妻子委屈的來源,在先生成為他母親的情感依靠的情況下,妻子又向兒子索要需要,這樣代代傳承下來,形成中國一種獨有的文化。

    2、 多做事少說話,親人根本不說心理話。

    受孔儒文化影響,使得華人鼓勵少說多做,默默付出,出於體諒別人而揣摩他人需要。

    3、 用生氣、責備表達關心。西方人嘴上天天掛著“我愛你”,華人講究的的是“愛你在心頭口難開”,家人間也很少擁抱和表達正面情感,更多的情況是互相指責、發脾氣,但這些責備背後往往是擔心和關愛。

    4、 父母過分強調自已的責任。中國文化把孩子的教養都歸為父母的責任,孩子出了問題就代表父母的失敗,所以很多父母也會很用力在孩子身上,甚至於為了彌補自己的遺憾,而過度用力在孩子身上。

    希望樓主不要誤會,我並沒有反對孝順,而且我非常重視孝順。我也非常認同,如果一個人不懂得感恩和孝順的話,他是不配為人的。但當我們在拿孝順這麼大的兩個字去定義一個人的時候,我覺得我們要站在人性的角度去看一下。

    所謂的“不孝順”,背後到底有什麼樣的原因?什麼樣的苦衷?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得到過愛,讓他學會去愛別人,真的是一件好難好難的事情。你說對嗎?

  • 3 # 華年裡2

    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只能說他不值得託付,不值得信任。

    大多數男人都曾是孩子,都是自己父母心頭肉,父母儘自己全力在撫養你成才,操心你的生活,婚姻,工作,從小愛護你,呵護你,長大後,供吃供喝供上學,結婚後幫做家務,幫帶孩子……

    他們對自己的孩子出發點總是那麼單純、無私,而你長大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的時候,你居然說不孝順他們,於情過不去,於理,說不通。

    以上是絕大數情況,當然如果父母只負責生,沒負責養,我有個同學他五歲的時候,他母親就離他而去,他自己和殘疾的父親相依為命,如今他成了事業有成的小老闆,母親卻回來要求他每個月給他1000元孝敬她,她拒絕了,一併也拒絕了和自己母親見面,身邊的人勸他放下,他卻固執的堅守著自己的原則,沒人知道他這些年過得多苦,心裡的大石頭,怎麼可能說放下就能放下。

    一個男人,孝順自己的父母,一輩人養過一輩人,只有你以身作則,才能涵養出好家風,你做的事情子女都看在眼裡,以後很可能也會用你的方式來對待你。男人只有你孝順、尊重自己的父母,妻子才不會輕踐你的父母,你的子女才會尊重他的爺爺奶奶。

    對負責人的好父母,知恩圖報,無可厚非。

    而如果對待那些“生孩子只為玩”,“平時不是打就是罵,不曾給過愛”的父母,我不介意他們不孝順。

    做到不主動“傷害”他們已經是最大的善良。

  • 4 # 著急的當韭菜

    其實只要明白孝順的本質,其它問題都好理解了!

    孝順本質是:透過子女做的一些行為,讓父母感覺到你的孝心。

    而不孝順的人,無非兩個特點:

    1、沒有作為子女的擔當,沒有責任心;

    2、不想付出,懶得做。

    若是,一個沒有責任心,懶散做事的成年人!

    怎麼看他?

    對任何人來講,都是災難級的!

    對,是任何人!

    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簡單一點的硬核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