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018年12月7日,該片在中國全國上映。
7
回覆列表
  • 1 # 一十四劃

    回憶了一下,反思自己倒是沒有,主要是想了想怎麼教育我自己孩子

    這個很重要,老一輩對我的教育已經沒法改了,畢竟追究這個在跟老人家較真去就有點傻逼了

    只是自己的孩子要好好的,他們沒有選擇父母的權利,也沒有決定來不來這個世界的權利,所以他們被我們硬帶到這個世界上如果沒有教育好,那是真的愧疚

  • 2 # 阿齊愛分享

    透過微博宣傳看到了《狗十三》這部電影,聽說被封禁五年,於是對這部電影產生了比較濃厚的興趣。原本是過兩天才上映,沒想到刷到了它在我們附近一家電影院的點映,於是和朋友立馬買了票前往觀看。

    除了中間流過一次眼淚,整體上說我還是比較平靜地看完了這部兩個小時的電影。

    電影像是一部安靜的文藝片或是紀錄片,很少配樂,場景與場景之間切換步調較慢,故事情節一層一層地鋪開,緩慢地敘述著它的故事。電影的拍攝給人感覺很樸實也很真實,印象中沒有使用什麼現代拍攝技術,呈現的細節很多,當時還是小演員的張雪迎演得還不錯,把乖小女孩的那種委屈,掙扎,矛盾,妥協的情緒和心理狀態都較為真實地展現出來。

    相對來說,這部片的特點在於影片的情節和內容,它真實細膩地描繪了一個乖乖女在十幾歲的時候所承受的來自家庭的心理壓力。電影的主角叫李玩,由於父母離婚,她長期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爺爺奶奶寵愛她但也很傳統,爸爸常常向她表達愛卻極少真正站在李玩的角度為她著想,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對李玩生活起居的關心欠缺,用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矛盾。在我看來,李玩其實很乖巧,她認真學習,有自己的興趣,善良,有同理心,會嘗試理解父母,家庭中幾次的不愉快都是因為情緒發洩的需要和為自己所想而爭取的過程。就拿愛嬰斯坦走失這個事情來看,李玩出門尋找小狗,貼尋狗啟示嘗試解決問題,這些行為就只是想自主嘗試把狗找回來,但卻受到家人的百般阻撓,家人對她的擔心,爺爺的自尊,來自父親的壓力都成為李玩找回小狗的阻力,看到這兒真的想說:我們做個孩子容易嗎?

    父母總是用口中所謂的愛與對我們好之類的語言野蠻地壓制我們的氣焰,當我們爭吵的時候,大人們往往歸咎於我們的不懂事,他們要我們學乖,要理解他們,可有誰能夠理解我們心中的苦楚?大人們對我們實施的粗暴行為,許下的承諾總是不去實現,逼迫我們做我們不想做的事,有時我們只是想發洩一下自己情緒,想大哭一場,想一個人呆一下,有時我們只是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解決一個問題,為什麼你們總是百般干涉?

    對於柔軟乖巧的孩子來說,他們往往承受得更多,他們為了讓父母開心,在成長中一點一點地丟掉自己,一路忍著委屈跌跌碰碰地成長,吞著苦水,忍著淚水,被強迫理解大人們扭曲的世界,他們越來越麻木,他們越來越迷失方向,他們越來越沒有自己主張.......

    這部電影,確實就是一個乖巧的孩子,在中國式家庭中的真實寫照...

  • 3 # 愛笑電影

    《狗十三》這部電影讓人感同身受,裡面小女孩的成長曆程讓人看了感覺這不就是當初的自己嗎?其實,每個人的成長曆程是千差萬別的,但是,這部電影裡的某些情節,或許在自己的成長曆程裡都發生過,這就讓觀眾或多或少的產生了共鳴。

    “你長大了,應該懂事了”;“打你,是因為愛你”。這些影片中的臺詞,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在大家小時候,經常聽到的言語。這些看似愛之深的父母用語,托起了《狗十三》女主李玩看似平常但又殘忍的青春蛻變。

    其實,在大人和孩子之間都是有代溝的,社會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人們的觀念和理解也都隨之改變。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是誰誰的附屬品,大人應該做的是引導,而不是把自己認為對的東西強加給孩子,扼殺了孩子們獨特思想和對新事物的理解。

    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好處的,父母如果天天都吵架,那麼孩子會怎樣?也許會變得冷漠,孤獨,膽怯,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很大的隱患。離異的夫妻,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但是在愛情面前有些事是不可避免的,但無論如何,也要把離異給孩子帶來的傷害降低到最小。

    看過這部電影的父母、準父母、或者情侶,都應該好好的想一想或者反思反思自己,是否做過傷害過孩子的事,或者以後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讓中國式教育再傷害我們最愛的孩子,父母的一點點改變也許就造就了一個未來!不是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已經離職了半個多月,投完簡歷什麼回覆都沒有。怎麼面對這種情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