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宇觀劇

    一、張九齡和張說是朋友,受張說幫襯提攜升至右丞相,玄宗泰山封禪大典後欲恩賞官員,張說在向朝廷推薦名單不聽張九齡勸阻,多用自己的親信,引起旁人嫉妒。加之張說本來就與宇文融不和,遭到宇文融等人彈劾。張九齡也因此受到牽連。

    二、張九齡為人正直。對唐玄宗的做法覺得不對的經常直言進諫,讓玄宗很不高興。而李林甫總能順著皇上的意思。

  • 2 # 每天讀詩詞

    張九齡何許人也?

    從蠻荒之地走出來的盛唐文壇盟主,王維、杜甫、孟浩然都是張九齡的粉絲,當然了張九齡不僅僅是文學盟主,還官至宰相,賢名傳於萬世的成功的政治家,盛唐最後一位賢相。風度翩翩,溫潤君子、帥氣儒雅大叔、唐朝的顏值、才華、賢臣擔當。

    大家都讀過他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和“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等千古佳句。

    李林甫何許人也?

    他是玄宗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他大權獨握,蔽塞言路,排斥賢才,導致綱紀紊亂,還建議重用胡將,使得安祿山做大,安史之亂的最佳助攻。他為官期間,只有私力和私慾,排除異己,參與東宮事變,單子也很肥。千古奸臣裡肯定有他的席位。杜甫在長安混了那麼久都當不了官,就是李林甫的鍋!

    那麼唐玄宗為何在後期罷免了張九齡宰相之位,任用李林甫呢?以至於安史之亂髮生後,唐玄宗狼狽逃跑到四川后,含著淚捶著胸悔恨沒聽張九齡的話。

    張九齡,仕途算是順利,但也是一步一步靠才華和能力走到了權利頂端,他剛直不阿,受到委屈也不怨天尤人,胸懷寬廣,收到了同姓前輩張說的賞識,當時張說是當朝宰相,他一手提拔了張九齡,張九齡在張說下面做事的時候不是一味奉承這位貴人,而是,細節控,為張說出謀劃策,提意見,和張說同患難,張說非常看好他。

    但當張九齡進入權利中央後,對待玄宗也是如此,大局和細節把控的相當到位,唐玄宗也非常謙虛的聽取這位儒家靠譜大叔的建議,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所以後面玄宗習慣性的有事就向張九齡詢問意見,張九齡也剛直得否定了玄宗的很多想法,比如玄宗想立張守珪、牛仙客為相都遭到了張九齡多次的堅決反對。

    前期玄宗還是很謙虛的聽取張九齡意見,可是慢慢,玄宗被自己的成功迷亂了,他開始討厭張九齡直言進諫的風格,玄宗覺得成功都是靠的自己的判斷,加之李林甫背後讒言詆譭,玄宗慢慢疏遠了張九齡,開始變得自大起來了。以至於想當天下第一仁德之君,在張九齡的一再勸說要殺掉安祿山的諫言下,執意赦免安祿山,給自己埋了個大地雷。

    所以說玄宗疏遠張九齡有幾方面:一是玄宗被自己的業績衝昏了頭,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不需要張九齡這樣的賢臣了,喜歡聽軟話好話了;二是,李林甫這個小子沒有原則,在玄宗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不斷奉承拍馬屁,得到了玄宗歡心。所以落了個逃跑到四川的下場。

    這個人啊,就像《周易》裡面講的一樣,盛極必衰,總會有被自己衝昏頭腦的時候,一定要時刻警惕自己“貞吉”一定要時刻“守持正固”啊!

  • 3 # 歷史百家爭鳴

    諸葛亮的名篇《出師表》中寫道: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從中可見選用賢臣的重要性,但有些皇帝總會看走眼,將賢臣撤掉而改用奸臣,像唐朝的唐玄宗,就罷免了張九齡而改任李林甫。

    李林甫會當上宰相,是因為張九齡不懂得討好唐玄宗。當時武惠妃向唐玄宗陷害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三人,唐玄宗便與大臣們商議廢掉三人,而張九齡就極力勸阻,表示不敢奉詔執行,這就惹得唐玄宗不開心。而李林甫當面一言不發,退朝後卻私下對宦官道:“此乃天子家事,何必與外人商議。”後面唐玄宗想為朔方節度使牛仙客加封,並讓他兼領尚書。張九齡就認為牛仙客學識不高,極力勸阻,這又引起玄宗不悅。李林甫也當面不說,就在私底下說:“只要有才識,何必滿腹經綸。天子用人,有何不可。”所以最後唐玄宗以結黨為由罷去張九齡、裴耀卿的宰相之職,任命李林甫、牛仙客為宰相。李林甫的聰明就在於他會分清場合說話,會說討好皇帝的話,而不是忤逆皇帝的話。而且他還在皇帝身邊的宦官面前說自己對皇帝擁護的看法,這種做官態度自然讓李林甫深得唐玄宗喜愛。

    當然,李林甫也不是一個無用之人,他在宰相期間也做了不少實事,像《唐六典》就是在他的主持下編著完成的,這對唐朝的影響也很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初三60天后中考如何提高數學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