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單翼飛翔傘
-
2 # 肥仔老師談教育
要理解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必須理解吼叫與嚴肅的批評有什麼異同?
1、相同點:這兩種方式都對孩子的行為不認可,並且都帶有試圖糾正孩子不當行為的意願。2、不同點:嚴肅的批評只對事不對人,其過程沒有摻雜批評者的負面情緒;吼叫儘管也對事,但也對人,其過程摻合了批評者的負面情緒,例如不耐煩、討厭等情緒。說到這裡,大家就應該明白了。吼叫絕對是屬於語言暴力,因為其過程摻合了吼叫者太多的負面情緒。長期被吼叫教育的孩子,儘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正自己的行為,但其過程就受到了嚴重的傷害,甚至會嚴重到得不償失的境界。因為孩子是相當敏感的,他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你的不耐煩,你的討厭。就會造成兩種可能的結果:
1、你的孩子慢慢會變得不自信,甚至是自卑。有的孩子會想:“我怎麼做什麼都不對,怎麼做什麼都若人討厭。我真是沒用啊”。長期處於這樣的環境,孩子就會不斷的懷疑自己,慢慢的就會變得不自信,甚至是自卑。
2、孩子非常的叛逆。有的孩子會想:“反正我做什麼你都不喜歡的,我為什麼還要聽你講呢”?不得不說,這些孩子的思想走向了“破罐子破摔”,慢慢的就變得非常叛逆。
綜上所述。吼叫的確有糾正孩子行為的作用,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家長認為吼叫不算語言暴力的原因。
-
3 # 哇大哈
如果他們認識到是語言暴力,還能名正言順的吼孩子嗎?還不就是為自己找個理由措辭,就算他們平時能夠理性的認為是語言暴力,在實際面對當中也很可能難以控制,繼而狡辯這樣的行為!我想,說不定我就很有可能會成為這樣的父母,哈哈,誰願意當我兒子,我來試試,嘿嘿!
其實我覺得,有時候暴力還是有必要的,不管是語言暴力亦或是肢體行為暴力,能夠適當的控制住尺度,不造成巨大的傷害是最好不過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需要控制孩子不至於長的畸形,當覺得已經無法透過簡單輕柔的行為去矯正的時候,就應該採取強硬措施了,逼迫孩子行的正走的直!
當然對於父母來說,我們大多數人都無法準確控制自己的行為,明明想輕柔可能也會變得粗辱,而因為天生的姿態差距(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因而可以任意對待),導致他們覺得對孩子說什麼做什麼都是可以的,儘管有時候可能是我們自己本身的錯誤,可卻還是會歸罪於孩子,倘若出現這種心理,那定然不會認為自己的行為屬於暴力!
其實人與人之間應該是公平的,我們都應該理性的面對孩子,不能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他們的身上,要正確的引導他們的人生,循序漸進,那麼我想孩子應該也不會犯什麼嚴重的錯誤而需要你逼迫他改正,也因此完全可以輕言細語的陪伴他們長大!
回覆列表
不得不說,吼孩子是一種語言暴力。父母不認為吼叫是語言暴力,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吼叫對孩子天性和成長的破壞力有多大。
吼叫對小孩影響很大。個人真實的故事,上小學的時候,雨天回家路上被一根電線電了,命懸一線,好在邊上有個老伯一腳踹開電線,才有我現在。但是我回家不敢跟母親說這個事,因為我怕被她罵被她吼。直到幾年後,鄰居的同學媽媽跟我家裡說起這個事,我母親才知道。
為什麼不敢說?因為怕。從小家裡負擔重,父親勤懇苦幹,母親家裡家外,既要在家邊上小工廠打工,又要操持家務,照顧子女,壓力山大,所以母親情緒很暴躁,動不動就大聲吼。小時候特別害怕母親,我知道她累,但被她吼了,內心惶恐,手足無措,遇事更偏向戰戰兢兢,又不敢依靠家裡,甚至影響到現在的工作和為人處事。
現在,我有孩子了,承受不住工作生活壓力的時候,也容易控制不住地想吼孩子,但深知一味吼叫帶給孩子的破壞力,於是用幾種方法表達情緒:一種是媽媽現在情緒不好,腦子被怒怒(電影《頭腦特工隊》關於生氣的動畫形象)控制了,很想吼叫,你先離我遠一點;第二是情緒實在控制不住了,就跟孩子說,我們一起在房子裡吼叫吧,於是兩個人朝著空氣大吼大叫,緩解情緒。
這本書詳細解析了吼叫的成因,告訴我們吼叫是一種本能的發洩,卻絕非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它傳遞給孩子的資訊是:當我們遇到問題時,可以採用粗暴而未經思考的解決問題方式。書裡還教授如何處理情緒。
這本書對我影響很大,知易行難,需要繼續修煉。
最後來一副圖,控制不住的時候請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