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德昌堂
-
2 # 厚德載物192215333
古人的手扎很隨意,並沒有想到到現在被人稱為書法!由此可見,古人的這一手法無論從古到今都成了書法最高境界!至於正式的書帖都是蒐集古人的手扎整理而成!這裡面少不了摸仿,摸仿的自然沒有原有的精彩!
-
3 # 高姓視界
這正是古代毛筆書寫所以興盛的原始魅力!如今好事者卻總結出″書法″,為了書展追求,千般謀劃,己嚴重偏離了本質的東西!
-
4 # 千千千里馬
我補充一下,晉唐到宋代,是不存在所謂“正式”的書法作品的。所謂正式的書法作品,其格式是中堂、對聯等等,這些書法形式,是明清以後出現的,只有這些書法作品,才能稱為“正式”的書法作品。
清代文學家姚鼐的手札。其次,手札確實比其他書法更精彩。
手扎是晉唐時代的一般生活實用書法。
手札,也叫尺牘,尺寸比較小。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信紙上的書法。
大部分是書信隨筆等等日常書法。
清代劉墉的手札。除了這些日常的書法,還有抄寫公文,經書等等,這些書法一般比較嚴肅一些,所以,書寫的時候也比較謹慎,所以,也往往容易拘謹。
手札書法正可謂無意於佳而佳。因為書寫者沒有心理的牽掛,所以,有一種原生態的自然而然。
王羲之《平安帖》。比如,王羲之的《蘭亭序》就是一個草稿,作品還有修改的地方。
顏真卿的《祭侄稿》也是,沒有想過如何寫好“書法”,而是奮筆疾書心中的憤懣,筆畫痛苦凝重,完全是一種活生生的真情真心。
我們一看書法,就會進入情景之中。
王羲之《孔中侍帖》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假如《祭侄稿》是工工整整的楷書,還會有那種壯懷激烈的書法感受嗎?
當然,我們不是說,工工整整的書法就不能反映原生態的書法情景,但是,最能反映書法家書寫情景的,就是那些沒有絲毫掩飾的手札了。
現在,流傳下來的晉唐書法經典,都是手札的形式。
比如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孔侍中帖》、《初月帖》、《十七帖》等等,顏真卿的《祭侄稿》、《爭座位帖》等等。
宋代的尺牘就更多了。
-
5 # 翰墨書道
無意於佳乃佳。書寫心態輕鬆自然,心無芥蒂,悠然自得,當然也離不開技法嫻熟。我們在創作作品時考慮的問題太多,往往被法所囿,因此字或作品就會缺少那隻自然而然的狀態。
古人的書法作品大多無意創作,基本是有意創作的作品,也是在一種極其虛靜狀態進行的,沒有嚴格的幅度所囿。到了唐代以後,因為王羲之的高度成熟,形成一定的法度,也就失去了那種魏晉和以前的自然朴茂之美,法度生焉,被法所囿,在所難免。
但這並不意味著法度森嚴就不好,實際上法度也是書法成熟的標誌。書法的美是法度與自然美的結合體。魏晉時代書法的自然也是有法度的,不過是自然美之下的法度。而唐代以後,書法的法的確立,形成先法而後求自然的格局。這即是進步,也禁錮了人們的思維和審美。所以,自然境界也成為了人們追求的最高境界乃至今日亦是如此。法度的禁錮與自然的寬鬆構成了一種矛盾,而書法就在這種矛盾中不斷完善昇華,形成了一個又一個時代的書法風格。先法度後求自然之境,已經成為書法的基本的一個追求的目的。
如何做到這一點,需要我們先嫻熟技法,然後揮灑自如,心揮手運而不逾越規矩。
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
書法的日常應用和書法的藝術創作都需要我們先把自然作為最高境界或目標,然後透過技法的嫻熟駕馭來完成書法的自然之美。
-
6 # 千年蘭亭
手札,原專指古人手寫的來往書信,我認為還應包括文人案頭的文書,如《蘭亭序》《祭侄稿》《寒食帖》等。
書法的創作往往“意在筆先”,但手札的書寫多為“意在筆後”。
手札最能體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養,它沒有任何修飾,沒有認真地作為書法作品來寫,但是作者在寫信也好,寫書稿也好,不是以書法寫得好為目的,而是真實的流露,也是平時書法功力的自然流露。
從手札中更能看到作者的真性情、真個性,這正如文學創作中的日記,雖然文字質樸直白,卻更能反映作者的生活面貌和內心感受。
晉和宋是中國書法史上兩座手札創作高峰,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經典法帖。
回覆列表
蘇東坡有詩曰: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古人流傳下來的書法經典,很多是手札之類的作品,天下三大行書其實都是手札。手札往往是書者當時情感最真實的流露和表達,正所謂“無意佳乃佳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