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盞茶的恬靜
-
2 # 我說精神
心理疾病當然會轉化為身體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兩者是相互影響的,所以醫學上有一個專門的分支學科——心身醫學科,近些年被逐漸重視起來。
講一講二者的影響和心身醫學心身醫學(psychosomatic medicine)是醫學分支學科。是研究心理因素同人體健康和疾病之間關係的科學。主要研究心身疾病的發病機制。廣義指研究人類健康和疾病中的生物、心理以至社會因素闖相互關係的醫學,實際是一種對健康和疾病的認識方法。狹義指研究心身疾病的醫學,研究心理生理疾病的病因、病理、診斷、治療和預防等問題,亦稱心理生理醫學。
其實只是我們大眾不知道,心身醫學科在醫學界的作用一點都不小。
這是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的2018年年會,主題演講的是精神醫兩院院士的——陸林院士,因為精神醫學和心身醫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我們拿抑鬱症為例,抑鬱症的患者會感受到明顯的軀體化症狀,按出現的可能性大小分別有:失眠、軀體不適感、體重減輕、食慾減退或缺乏飢餓感、迴圈系統、頭痛、性慾減退、胃腸道症狀、呼吸系統。
就像我之前說過的,消化科很多反覆就診的腸易激患者,胃腸道症狀明顯受情緒變化調控,越是煩躁焦慮的時候越容易出現胃腸道症狀,多種胃藥治療無效,反而是抗抑鬱藥物能起到較好的療效。
當然判斷軀體疾病是由心理疾病引起的,還是要在綜合醫院先排除軀體疾病的,這是診斷的思路,軀體疾病的優先級別要高於心理疾病,沒有排除軀體疾病不應該先考慮心理疾病引起的軀體症狀。
應該如何去治療?既然是心理疾病和軀體疾病同時存在,就應該即治療軀體疾病,也治療心理疾病,比如焦慮引起的高血壓,在焦慮無法有效緩解的情況下,降壓藥物還是要吃的。
再比如既然心理疾病是因,軀體疾病是果,那麼心理治療是必不可缺的。一般在心身醫學運用最廣泛的是認知行為治療(CBT),透過改變患者的認知,改善患者的情感和情緒的控制,進而改變患者的不當行為以及軀體不適症狀。
心身醫學科與中醫的聯絡也很緊密,就連我們的《黃帝內經》中也有心身醫學的相關記載,這方面中醫也有很多研究,但效果還是缺乏一致性認證。
回覆列表
好問題。其實心理疾病轉化為身體疾病有很多。
比如我們所說的心理因素相關生理障礙最常見。這疾病是指與心理社會因素有關的,臨床方面以生理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的一組疾病,還達不到心身疾病的標準。又比如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會模式因素在疾病的發生、發展中起主動作用的身體疾病。還有神經功能症,目前俗稱神經症,就是一組以焦慮、疑病、強迫恐懼為症狀特徵的一組精神疾病,也會導致身體疾病。
(一)心理因素相關生理障礙包括一些進食障礙,比如神經性厭食,神經性貪食以及神經性嘔吐等;一系列睡眠障礙;性心理和性功能障礙,要說的是心理因素有時也不一定達到心理疾病的程度。
(二)眾所周知,神經官能症許多也是伴有真真實實的軀體問題的,比如心臟神經官能症,是確確實實的心臟不舒服,至少病人是感受到的;比如軀體形式障礙,也是有軀體的不舒服,可能表現是胃腸道,可能是呼吸系統,可能是心臟的不舒服感,也有可能大汗淋漓,全身發抖,這些不舒服或者症狀多是因為病人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所致,心臟、呼吸道、胃腸道、血管包括腺體這些器官都是由自主神經控制的,也就是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控制,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也有疑病因素。
(三)心身疾病,特點是發病前有明顯社會應激因素,貫穿疾病整個過程,病人不一定能意識;主要臨床表現是身體疾病和體徵,儀器檢查陽性;可累及自主神經功能、內分泌支配的器官等;顯著首情緒影響性。說得最多的是消化性潰瘍和支氣管哮喘。胃腸道是最容易受情緒波動影響的器官,比如長期抽菸、睡眠不足,飲食無規律、應激焦慮,消化道都會有感應。支氣管也是如此,當病人遇到第一次誘發哮喘發作的情景的時候,即便沒有致敏源,也可能出現哮喘的再次發作,因為一般這些病人具有較強的依賴性、被動性、懦弱性、敏感性以及容易受得情緒影響。其他的心身疾病還有許多就不多舉例子。
結論是:心理疾病會轉化成身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