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樂日常VLOG

    這幾天大家都被一部電影在朋友圈刷屏了吧,改編自2009年南韓同名作品《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超虐的劇情吸引了不少人來看,電影上映前就因一句廣告語“看電影時帶好紙巾”傳遍了大家的朋友圈,電影剛上映的第一天就獲得了2000萬的票房,看過的朋友都都感染到了,隨著觀影人數的增加,這部電影的口碑也是越來越好,截止到目前票房已經超過了3.45億。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哭出一片天,觀影人數也是在不斷的增加,感同深受的劇情,深刻動人的情節轟動了各種社交軟體,大家都被這虐心的故事情節感染到,愛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我們都知道,愛人是這個世界上最不能和別人分享的東西,每個人的故事不一樣,但每個人的故事又很雷同,可能這就是為什麼這部電影戳中淚點的原因吧!

    觀影人數的不斷增加,口碑不斷提高,如今的票房也是創造了新高度,這部總投資2000萬的小成本電影對於投資人來說真的是大賺一筆了,其實投資電影並不是什麼新鮮事,這幾年有很多人都透過投資電影身價翻倍了,就像這幾天熱映的這部電影,參與投資的人絕對是賺大了,投資電影其實就是這樣的,當有好的電影擺在你面前的時候就要學會抓住機會了,畢竟好的作品都是不等人的,很多人不知道投資電影能不能賺錢,只要會把握機會的人都賺到錢了,能不能賺錢就看你會不會抓住機會了。

  • 2 # 資訊自媒體

    事到如今,很多人都不知道《比悲傷》為何突然就那麼火了。因為它並不像傳統的爆款那樣,形成了口碑層面的發酵,而是在話題、情感上率先跟觀眾達到了共振,這種發酵力度甚至要大於口碑的發酵,它精準匹配到當今主流觀眾的情感和價值觀,而故事層面的影響力反而在削弱,這種原理跟《前任3》一致。

    從卡司陣容到影片的量級,《比悲傷》都談不上種子選手,但在對觀眾情感的宣洩上,它又是如此的成功。如今的電影市場,讓觀眾找到情感的發洩出口,是每一個電影爆款必不可少的。可以說從《比悲傷》的內容到受眾,都跟《前任3》非常相近,市場爆發也是同一個原理。

    感人、催淚、能夠找到自己的影子,是大部分觀眾對兩部影片的心聲。甚至從影片反饋出的評論上,兩部影片都在呈現出彼此的一致性。它們在貓眼、淘票票、豆瓣上的口碑分佈上,兩部影片都無限的接近。可以說《比悲傷》是弱一號的《前任3》,它們深受普通觀眾的喜愛,但豆瓣卻對此類影片嗤之以鼻。

    當然,兩者還是存在著微妙的區別,作為內地影片,《前任3》的情感更本土化、接地氣,觀眾的移情毫無門檻。顯然《比悲傷》無法達到《前任3》近20億的體量,但在型別重疊、受眾重疊的情況下,《比悲傷》能夠覆蓋到大部分後者的受眾。

    而檔期的寬鬆賦予了它能夠逆襲的空間。就目前的市場局面,同期上映的影片均呈現出乏力的狀態,包括寄予厚望的《過春天》、《陽臺上》等影片。品質上先不說,這些影片很難讓觀眾找到情感層面的共鳴,瞬間被觀眾所拋棄。這也完全體現在了市場結果上,跟《比悲傷》形成了嚴重的兩極分化。

    將大幅刷新臺灣電影票房紀錄

    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一部臺灣爆款的出現,這似乎成為了一種慣例。但這一次,《比悲傷》彷彿是從天而降,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會感覺非常突然,並不像《我的少女時代》一樣有著很強的徵兆和鋪墊。

    從早期的現象級影片《海角七號》,到《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再到《我的少女時代》,以及現在熱映的《比悲傷》,從這些爆款的型別上來看,無一例外都是愛情電影,也能從中看出,臺灣電影工業對此類題材有著成熟的操作。與此同時,這些爆款在臺灣大賣的同時,也在影響、促進著內地電影的發展。

    近年來,臺灣電影在內地的整體表現一般,幾部爆款的修飾下,依然存在諸多的問題,型別單一、缺乏強情節強衝突、娛樂性不足是阻礙它們的最大原因,當然這也是臺灣電影歷來殘存的問題。

    目前在內地上映的臺灣電影中,票房紀錄是《我的少女時代》保持的3.58億。就《比悲傷》目前的熱度和走勢來看,超越《我的少女時代》只需三兩天的時間,而且它將會將前紀錄提升到更高的級別。

    正如開頭所講,電影市場的魅力正是來自不確定性,總是在出現該爆的沒爆,被無視的卻爆發這些現象。而《比悲傷》就這麼被觀眾推到一個制高點,成為了3月份的救市之作,且看它接下來能夠到達怎麼樣的高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能讓人悲傷的秦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