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奕銘萬里
-
2 # 章彥博
用火車壓橋有兩個好處,一個是可以防止橋面上浮;另一個是可以增加整體的重量,提升穩定性。
先說第一點,火車壓橋可以防止橋面上浮。橋體由於也有很大的體積,所以如果水漫到橋上,就會對橋面產生很大的浮力。而橋在設計的時候,通常不會考慮浮力,而只會考慮向下的壓力。換句話說,橋抗壓但不抗浮。
浮力太大,就有可能導致橋體脫離橋墩,進而在水流的作用下被沖垮。用火車壓橋,也就是為了保證不被水沖走。
前段時間,有地方出現內澇,也呼叫過重型卡車壓橋,原理也是一樣的。
另外一個次要的作用,就是增加橋體的穩定性。水流衝擊橋體的時候,方向多變,會搖晃橋體。這時如果橋的重量增加的話,晃動就會大幅降低,增加橋的安全係數。這是因為,根據牛頓定律,質量增加之後,相同的力產生的加速度會降低。這樣,橋對於外界就不會特別敏感了。
-
3 # 兵說
其實用過載列車上橋“壓梁”,這並不稀奇。在國內和世界上,這都算是比較常規的保護橋樑的方法。列車透過裝載重物壓制大橋,從而增加大橋重量,橋樑抵禦洪水衝擊的能力會顯著增強。
這種抗洪方法,在國外已多次使用。早在1915年,加拿大埃德蒙頓突發洪水,當地政府就把一列裝滿碎石的列車開到鐵路橋上,來降低洪水對橋樑造成的威脅。
2013年,美國密歇根州為應對水位上漲,也是採取同樣方法,取得良好效果。實際上,各國為了做好抗洪工作,都進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並結合國情采取相應辦法。比如去年曾受到國內輿論熱捧的德國“抗洪神器”,雖然確實在抗洪中發揮了不小作用,但由於價格昂貴,且前期需要在平整地面做好基礎建設,因此只適合在部分城市地區使用,而且一旦水勢過大,薄薄的抗洪擋板同樣無濟於事,因此德國目前抗洪主要還是依靠沙袋。在應對洪水威脅上,日本在神田川環狀7號線公路地下修建了一個調節池,也就是一個巨大的地下隧道。這個長約4.5千米、直徑12.5米的混凝土隧道,蓄水能力約為54萬立方米。但顯然,這樣的設施只適合在人口密集區域建造,應對較小水勢的威脅。而相比起來,真正能抗擊超大洪水,真正配得上“神器”二字的,還要看98年抗洪時我軍放出的大招。1998年8月7日,九江市區以西約4公里處突然決堤,請注意,這不是普通的洪水氾濫,而是突然決堤。奮戰在一線的抗洪將士,所用的神器就是“鋼木土石組合壩”及其配套技術。這項技術,是可應用於決堤的條件下的圍堤合龍作業技術,曾在河北滹陀河164米決口上應用成功。那這項技術為什麼別國沒有發明、難以實現?因為實施細則中有這樣一句話:“打築木樁、填塞土石袋等環節都需要人員跳入決口的激流中。”看到這就明白了吧,這種“神器”使用的難度在於,使用者本身必須是有著“超神”般意志的群體! -
4 # 高交會應急安全科技展
為什麼要使用“過載列車鎮橋”,在接受成都商報採訪時,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綿陽工務段副段長張明告訴表示,因為寶成鐵路涪江大橋是鋼樑大橋,自身重量不大。如果洪水繼續上漲過大橋主體鋼樑,大橋可能被洪水沖走。
鎮橋三大原因:1、寶成鐵路四川段開通以來,涪江鐵路橋首遇超封鎖警戒水位,根據相關安全原則,必須對大橋進行封鎖並應急搶險,以保證大橋乃至全線安全;
2、鋼結構橋樑自身較輕,對抗洪水的能力有限。如果不增加自身重量,洪水一旦過橋,大橋鋼結構橋樑可能被沖走;
3、經與上游涪江某水電站溝通,發現後者洩洪量可能很大,可能給下游位置的涪江大橋帶來重大安全威脅。
<內容源自中國青年報、綿陽晚報、中國天氣網等>
7月11日上午,持續的暴雨導致涪江綿陽段水位暴漲,達到了寶成鐵路涪江鐵路橋封鎖警戒水位,涪江大橋面臨著建成以來最大洪水威脅!
於是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臨時調來兩車共8000噸道砟,增加大橋自重對抗洪水對大橋橋墩、橋樁的沖刷。
回覆列表
首先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調集的為兩列各超45輛/節編組的過載貨物列車上橋,每輛車的砟石重量在70t(噸)左右,加上每輛車自重總計約4000t的"重車壓梁"的方式來增大橋樑自身的穩定性,以提高洪峰對橋墩沖刷時的梁體穩定性!11日16時許,當洪峰退至警界線以下水位時,寶成線上、下行線綿陽涪江大橋"壓梁"列車陸續駛離!透過此次重車"壓梁"保橋,寶成鐵路涪江大橋也已成功脫險!2018年7月12日凌晨,寶成鐵路也已基本恢復通行!這應歸功於鐵路相關部門的正確決策及英勇無畏的列車司機!也為以後其他鐵路線抗洪保橋提供了重要借鑑!
綿陽區點陣圖
相關概況
廣西的重卡保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