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斯文卿相

    第一條到底是不是那麼回事,如果三國是本神話小說,自然可以那麼理解,然而,三國是歷史演義,所以什麼人不夠,神來湊的說法,我們就只當羅貫中不小心下氣通,當不得真,而曹操因為愛才的緣故,不許滿營兵將冷槍冷箭,只許生擒活拿,才導致趙雲長阪坡七進七出,闖出偌大的名頭,才是真的。

    當然,趙雲也是有本事的,放你我進去,別說打,就是跑,也能累個半死,可問題是,趙雲正因為有本事的緣故,人群當中便如一頭猛虎。

    人對虎,天然就有差距,這時候即便窮盡手段也未必收拾得了他,可曹操呢,還下了那樣的命令,捆住了兵將的手腳,本來打的就吃力,後來還縮手縮腳,好多厲害的手段都不敢用,可趙雲呢,為了保護劉禪,為了報答有知遇之恩的主公,那是豁出性命,勢如瘋虎一般,不要命的往外衝。

    如此一消一漲,曹操的麾下還有誰能拿的住趙雲,於是呢,就這麼讓趙雲如入無人之境,硬生生的衝出來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採用替換的手段,把長阪坡的主角換成孫策或者太史慈,這二位英雄能不能活著殺出長阪坡呢。

    個人認為,孫策一定衝不出來,太史慈則未必,為什麼?孫策,江東小霸王,本事不在太史慈之下,甚至,或者,大概跟趙雲也相差無幾,趙雲能衝出來,太史慈可能衝出來,孫策為什麼就一定衝不出來呢。

    原因就在於,孫策的身份。

    孫策什麼人,孫策的兒子,討逆將軍,會稽太守,本身就是一方諸侯,而且還是很有野心的一方諸侯,曹操再自大,也不會認為自己有能力收服這等人,收服不了會怎麼辦?

    不為我所用,即為我所殺,倘若孫策真的有幸落到長阪坡,對曹操而言,絕對是消滅江東勢力的天賜良機,那麼,他還會命令兵將只許生擒活拿,不許冷槍冷箭嗎?

    不,曹操是聰明人,他沒那麼傻,這種時候,一定會命令手下,窮盡一切手段, 弄死他。如此一來,麾下數萬人馬玩了命的跟孫策拼命,孫策再有本事,打得過兵,打不過將,曹操手下也不是沒人,什麼許褚、張遼等,那個出馬不夠孫策喝一壺的。

    事情就這麼尷尬。

    所以,趙雲七進七出長阪坡的故事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要把僥倖當必然,否則,是一定會吃虧的。

  • 2 # 饞嘴肥貓鏟史官

    長阪坡是趙雲的成名之戰,在此戰中,趙雲單槍匹馬,七進七出,奪青釭、救簡雍、救糜竺、懷抱幼主阿斗,力透重圍,斬淳于導、夏侯恩、晏明、鍾縉、鍾紳,又“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可謂是一戰威震圜宇,名場天下。從此後,世人若提到趙雲,就必說長阪坡;若提到阪坡,就不能不說趙雲。尤其是那一句震爍古今、氣壯山河的自報家門,透過戰場瀰漫的硝煙和齊鳴的金鼓,穿越千年,至今仍久久迴響在我們的耳際:“吾乃常山趙子龍也!”

    沙場征戰,形勢瞬息萬變,我們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有時是兩軍陣前單挑廝殺,有時是面對強敵以一敵眾,有時是亂軍中混鬥亂戰,有時是乘勝追擊奮勇突陣,有時又是在全軍敗退中捨身斷後。

    但毫無疑問,在萬重敵軍中突圍而出的難度是最大的。而在三國時代,趙雲的突圍能力若稱第二,沒有人敢稱第一。勇冠三軍的馬超不敢比,悍不畏死的張飛不敢比,即使是天下第一勇士呂布也無法與趙雲相提並論。

    打突圍戰,對一個武將基本素質的要求是非常之高的,咱們來分析一下,突圍對武將有哪些要求:

    一、過人的勇氣

    一旦陷入了重圍,戰場形勢就非常嚴峻了,肯定是敗勢。可以說是步步險境,處處危機,敵方雙方差距巨大。沒有足夠的勇氣和敢於捨身而戰的玩命精神,心理防線早就崩潰了。如果喪失了勇氣,就無法做到鎮定面對險境,冷靜分析局面。趙雲被劉備稱為“子龍一身都是膽”,正是靠著這份彌天大勇,趙雲在危境中才能保持充分的冷靜,正確應對。

    二、強悍的殺傷力

    要想突圍成功,僅靠勇氣是遠遠不夠的。戰將的武力值必須要達到一定的高度。以趙雲的戰鬥力,在三國武力排行榜上足以名列前五,屬於“超級猛將”,他下手狠辣果決,從不拖泥帶水,速殺能力超群,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迅速解決戰鬥,開啟突破口。

    三、全面的武力技能

    突圍是個技術活,僅靠強大的進攻能力肯定是不行的,你還得要具備出色的短兵相接格鬥技術,各種武器的使用,更為重要的是,必須要有強悍的防禦能力。防禦力差,就容易受傷,在重重包圍中如果受了傷,戰鬥力大減,突圍難度就大了。

    四、超強的體能和耐力

    突圍戰不是兩軍陣前單挑廝殺,你面對的不是一個敵人,而是前仆後繼的一大群,幹掉一兩個根本起到實際效果,必須要有強大的體能和耐力作為支撐。

    五、以一敵眾的水平

    打突圍戰可不是兩軍陣前一對一的單挑廝殺,見勢不妙還有奪路而逃的機會。面對的往往是以一敵二,以一敵三,甚至以一敵四或更多。這就要求突圍者不僅單挑能力出眾,還要擁有以一敵眾的技能和膽氣,連續殺將的能力。

    六、敏銳的戰場嗅覺和感知力

    突圍途中處處密佈陷阱,藏著埋伏,隱著絆索。在這樣的危機四伏的險境中,想突出重圍,必須要具備對戰場形勢的敏銳嗅覺,能隨時感知到即將到來的危險和識破敵人設下的圈套,還要有著超群的應變能力,在瞬息萬變的戰況中準確把握住稍縱即逝的戰機,果斷突圍。

    結論:孫策號稱“小霸王”,太史慈被譽為“東吳第一勇士”,但是說白了,他們倆也就是在江東這片地方還能耀武揚威一下,真要放到長阪坡這種最考量綜合實力的戰場上,也太高看他們了,不要說七進七出了,恐怕一進一出之間就都橫屍疆場了。

  • 3 # 大飛熊騎士

    趙雲大戰長阪坡,是小說中著名的橋段之一,當時趙雲一人一騎,在曹營百萬軍中往來衝殺,成果有:解救了簡雍,糜竺,甘夫人,阿斗;殺曹營幾十名將領,包括淳于導,夏侯恩,晏明,鍾紳,鍾縉等人;另外,趙雲還奪了青虹劍一把,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等戰果。那麼,假如換成孫策和太史慈,能不能取得趙雲一樣的戰果,或者如趙雲一樣的全身而退呢?這需要一個綜合的分析。

    首先說武藝,趙雲是五虎上將之一,初出茅廬就已經六七十回合平手同是超一流的上古名將文丑;到了穰山之戰,趙雲武藝進入上升期,長阪坡之戰,趙雲已經進入鼎峰期,屬於頂級高手;再說孫策,戰績也不錯,神亭嶺之戰一百回合平手太史慈,實際上打到最後,孫策是優勢的,所以略高於太史慈。牛渚之戰,孫策挾死一將,喝死一將,更是有“小霸王”的美名。但是,這名號畢竟在江東,不如五虎將一樣名動天下的實力;所以,孫策武藝不如趙雲,大概接近超一流;太史慈的武藝比較飄忽,特別是神亭嶺之戰後,戰績不理想,比如三十回合平手程普,不知幾回合平王朗,後來六七十回合平張遼,所以武藝大約在強一流左右;

    所以,孫策和太史慈的武藝都不及趙雲,但是太史慈在解救孔北海時,曾經在幾萬黃巾軍軍中往來自如的戰例,還是得分析下。趙雲在長阪坡是面對曹操的大軍以及曹營的武將,太史慈面對的是黃巾軍,戰鬥力不可和曹軍同日而語。除此外,太史慈在衝陣的過程中並沒有陣殺黃巾首領的戰績,而且退一步說,即便太史慈有陣殺戰績,以黃巾軍的最頂級的將領管亥(被關羽所殺),何曼(被曹洪拖刀計斬殺)來看,自然也比不了曹營武將;孫策的武藝雖然略高太史慈,但是幾次戰陣表現並不好,一次是討伐荊州,孫堅身亡,孫策是被程普保護下脫險;第二次是攻打江東,中了流箭負傷;第三次是被許貢門客埋伏,勝負重傷;

    所以,太史慈和孫策在長阪坡是不可能如趙雲一樣了,因為除了上文的分析,趙雲能創造這樣的戰績,和幾個特定情況分不開的。比如:第一,趙雲突襲能力天下無雙,如麴義和高覽;第二,趙雲在解救自己人時往往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比如,初出茅廬救公孫瓚;穰山奮戰多時救劉備;長阪坡救阿斗等等;第三,趙雲奪得青虹劍,也提升戰鬥力,比如趙雲擊退北地四將後,又連斬帶刺殺了五十員將領;第四,曹操有心收服趙雲,所以即沒有派主力將領上陣阻擊,除了張郃,也不發暗箭;第五,即便如此,趙雲還是遇險了,跌落陷坑,是一道紅光救了趙雲;

    綜上所述,假如太史慈和孫策具備了陷趙雲的外部條件和客觀條件(比如不發暗箭),也不可能救出人還能全身而退,大概率會力戰而亡;假如太史慈和孫策只是保證在曹軍中全身而退,那麼孫策比較難以做到,因為他的戰場敏銳性太差了,即便運氣好殺了出來。也會身負重傷;太史慈雖然有衝殺黃巾大軍的戰績,但是畢竟不比曹營,所以太史慈即便衝殺出來,也是強弩之末並且負些外傷;

  • 4 # 淨月暖陽

    這種假設問題,怎麼說都可以,歷史上本無長板坡之戰,為小說家言,只要你想當“作者”,怎麼寫都行,不過最後就是個“銷售量”的問題,認可的人多,銷量就好,反之則銷量不好。自媒體上則是個點選率、閱讀量,這和銷量又不同,越奇葩,越有爭議,閱讀和評論量越大,你就成功啦!

    趙雲是羅貫中打造的一個“完人”,智勇雙全,忠心耿耿。長板坡是其巔峰之戰,按老羅意思,那是換誰都不行的,除了寫趙雲之勇外,懷揣幼主還體現其忠,而七進七出的動力在“忠”,這才是對趙雲的完美詮釋,不知大家在看趙雲炫武之際,是否真讀懂了羅貫中之意。

    如果換人戰長板坡,說點煞風景的話,就老羅於此篇的大背景描寫分析,這種戰法並沒連環畫所繪那麼精彩,孫策、太史慈當也能做到,簡單說明一下:

    長板坡時,曹操是帶了五千騎兵追擊劉備,並擊潰了劉備的主力部隊。而劉備帶了十萬民眾隨行,劉備軍潰敗後,民眾散得滿山遍野,曹軍除了護衛曹操的人馬外,其他是散入了這十萬難民之中,或為收攏百姓,或為搶掠財物,總之三千多人散入十萬人中,幾平方公里內,也只能是三五成群或十餘人一小隊,並不可能是兩軍對壘時的嚴陣以待,注意力也多半不在防守上。

    趙雲的單槍匹馬,正好在此混亂局面下有了很好的機動性,進攻也有很好的突擊性,這其實是趙雲擅長的。此前,趙雲和許褚在兩軍陣前打過平手,當然那時趙雲的任務是誘敵深入,留有餘力,可與許褚大戰怎麼也都得幾十回合以上,方能分出勝負吧?可以在汝陽偷襲高覽時,趙雲只一槍就挑下了與許褚能大戰一天的高覽,可見除關羽外,趙雲的偷襲能力也是可圈可點的。

    再看趙雲所斬之將,除張郃有些名氣外,其餘五六十員,能有個姓名的都算不錯,這都是什麼級別的“將”呢?幾乎就是各小隊的隊長,還大都是收編的袁紹手下,帶著自己的幾個人,搶老百姓東西呢!這時猛然遭遇趙雲,措手不及情況下,不是趙雲一合之敵,很是正常。趙雲刺完就走,曹軍很難聚集起來形成截擊,甚至都不知道有趙雲這個“刺客”的存在,直到在制高點上觀察的曹操發現,這才結隊來堵,趙雲就開跑了,一直跑到當陽橋。

    這種戰鬥形態,孫策和太史慈的武力,應該完全可以做到,武力高於這些“小隊長”,再加上偷襲,殺了就跑,只要馬力、體力夠,不是太難的戰術。估計關羽、張飛、馬超等反而不行,關羽、馬超名氣太大,一但被認出發現,必調集人馬以擒之。張飛則是性格原則,殺得興起必大聲吵吵,還會戀戰,這會吸引越來越多曹軍前來,人越殺越多,最終一定跑不掉。

    很多人比較低估孫策,因為幾乎沒與“名將”交過手,可江東之地幾乎就是孫策打下來的,沒有輸過。誰又能保證他所殺之將,會比曹營諸將弱呢?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可地盤人家打下來了,以成果論,孫策當為三國第一猛將,“霸王”可是項羽,不是誰都能與之比肩的,三國演義裡,僅有孫策被拿來與項羽比,可見厲害程度。

  • 5 # 韶華傾夢

    若是把趙雲換成孫策,或者是太史慈來大戰長阪坡,那就需要框定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曹操在不允許曹軍放冷箭的前提下。在這個前提下,孫策難以殺出重圍,而太史慈則有希望突圍。

    操曰:“真虎將也!吾當生致之。”遂令飛馬傳報各處:“如趙雲到,不許放冷箭,只要活捉的。”

    張郃的武藝水平在三國前期雖然不是很高,但到了後期卻是“無敵”的存在。而張郃和張遼打了五十餘合而不分勝負,張遼和太史慈打了七八十回合而不分勝負,而太史慈卻能和孫策打了一百回合而不分勝負。

    而在武藝水平還能應付的情況下,再來看看孫策和太史慈的突圍情況。

    孫策一生戎馬而少有敗績,因為孫策多數情況下都是率軍衝鋒,也少有獨自一人被包圍的情況發生。而其惟有的一次被包圍,還是在會獵于丹徒之西山的時候。當時,孫策引軍去狩獵,途中看到一大鹿,獨自前往追趕。也就是這個時候,孫策被許貢的三門客給包圍了。

    正趕之間,只見樹林之內有三人持槍帶弓而立... ... 一人拈槍望孫策左腿便刺,一人拈弓搭箭射來。

    二人死戰不退,策身被數槍,馬亦帶傷。

    而之所以說太史慈有希望突圍,是因為太史慈曾有過突圍的經歷。在黃巾軍打北海的時候,太史慈奉北海太守孔融之命,要突圍去請劉備來救援。

    當時,太史慈擐甲上馬,腰帶弓矢,手持鐵槍,飽食嚴裝。

    管亥知有人出城,料必是請救兵的,便自引數百騎趕來,八面圍定。慈倚住槍,拈弓搭箭,八面射之,無不應弦落馬。賊眾不敢來追。

  • 6 # 魁哥說歷史

    趙雲,最出色的戰績是在長阪坡數萬曹軍之中七進七出,先後殺死夏侯恩、晏明等五十餘戰將,嚇退張郃,將小阿斗救出,順利交還給主公劉備。趙雲在三國24名將之中排第2,不懼群毆,很輕鬆從長阪坡殺出重圍。

    東吳“小霸王”孫策和太史慈也是以勇武聞名,他們兩人在24名將之中一個排第9,另一個排第10。如果他們兩人在長阪坡,也能殺出一條血路,活著殺出重圍嗎?答案是否定的,孫策和太史慈兩人如果在長阪坡,都不能活著殺出重圍,下面依據演義中相關內容,從他們兩人的經歷分析如下。

    孫策,在三國24名將之中排第 9,他是江東第一勇士,打遍江東無敵手,人稱“小霸王”。霸王指的是西楚霸王,孫策是三國時期的“霸王”,自然是一員猛將。他的父親孫堅外號是“江東猛虎”,而孫策比他父親還厲害,才得到“小霸王”的外號。

    但是他武功雖高,卻死的比較窩囊。他不是和顏良、文丑一樣,死在名將關羽的刀下,而是死在三個不知名的刺客手裡。當時吳郡太守許貢和曹操密謀,伺機除掉孫策。但是兩人來往的書信被孫策擷取,人贓俱獲,許貢也因此被孫策斬殺。許貢雖然死了但是跑了三個門客。這三個門客忠心為主,一直想為主人許貢報仇雪恨,無奈一直找不到機會。

    策方舉轡欲行,一人拈槍望策左腿便刺。策大驚,急取佩劍從馬上砍去,劍刃忽墜,止存劍靶在手,一人早拈弓搭箭射來,正中孫策面頰。策就拔面上箭,取弓回射,放箭之人應弦面倒。

    孫策平時如何厲害,但是僅僅遇到三個小刺客,便難以招架,在身受重傷之後去世。如果他在長阪坡數萬曹軍之中,面對千千萬萬敵人,他還怎麼可能殺出重圍。因此孫策如果在長阪坡,同樣無法活著殺出重圍。

    太史慈,僅次於第9名的孫策,在三國24名將之中排第10。他曾和孫策大戰一場,不分勝負,後被孫策徹底收服,成為了孫策帳下第一高手。在孫策死後,太史慈輔佐孫權,與曹軍交戰。但是戰鬥不利,將軍宋謙之死,孫權憂慮,太史慈提出裡應外合之計,願意帶領五千精兵,夜襲張遼的合肥城。

    張遼不愧為以八百勇士擊敗孫權十萬大軍的奇才,在得勝之後,絲毫不放鬆,嚴防死守,內奸戈定剛剛放火,便被擒獲,並拷問出實情,將其斬首,並將計就計,伺機全殲吳軍。太史慈不知道自己的老鄉已經被張遼擒獲,看到城門內大火沖天,也沒多想便衝入了城中。他剛剛進入合肥城,突然一聲炮響,萬箭齊發,太史慈想退走,已經遲了,身中數箭。

    太史慈雖然在東吳是數一數二的大將,但是他在亂軍之中的衝殺能力很差,一個小小的合肥城便要了他的小命。如果他在長阪坡數萬曹軍之中,能夠七進七出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長阪坡比合肥城凶險萬分,太史慈比不上趙雲,還容易中箭,所以在長阪坡很難全身而退。

    孫策和太史慈雖然並列為東吳第一勇士,,三國24名將之中也位列前茅,排在第9和10,在東吳打遍天下無敵手,但是和中原超一流武將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他們兩人共同的弱點是對群毆應變能力差,如孫策被許貢的三個門客群毆,額頭中箭,身受重傷,最後不治身亡,太史慈也是如此,中了張遼的埋伏後,身中數箭,傷重而亡。

    而趙雲卻是三國演義中唯一一個不怕群毆的武將,幾乎沒有中箭記錄。他在長阪坡如此凶險的地方,還帶著小阿斗這個累贅,還能如此輕鬆地殺出重圍,將小阿斗“完璧歸趙”。

    因此,孫策和太史慈不是趙雲,如果在長阪坡,無法活著殺出重圍。

  • 7 # 不沉的經遠

    孫策和太史慈兩人即使聯手在長阪坡那也是凶多吉少。

    孫策和太史慈都是東吳陣營的頂尖高手,生平也是少逢對手,沒有打過敗仗。不過在演義裡東吳歷來是龍套角色,武將們出場機會相對少得多,更沒有遭遇過真正的高手。像孫策遇到的最厲害的對手也就是太史慈,而太史慈除了孫策外,也只和張遼這樣的名將交過手。

    在長阪坡曹軍參戰眾將中,許褚的武藝肯定強於孫策、太史慈,曹仁、李典、夏侯惇、文聘、夏侯淵、樂進、張遼、張郃等人則和他們武藝相當。一旦在重圍中遭遇,孫策、太史慈兩人就可能難以脫身。

    孫策、太史慈唯一的機會是利用太史慈箭術好的優勢儘可能在遠距離上射殺曹將,避免被糾纏住,然後趁亂突圍,這樣才有一線生機。

  • 8 # abr3168094595

    歷史上沒有趙雲的長板坡中的七進七出,如有的話小編也可七進七出,還可在當陽橋上刻上一句小編某年某月某日到此一遊。

  • 9 # 歲月wwm

    小霸王,歷史上只有一個,他的戰力戰績絕不在趙雲之下,開疆拓土,攻城撥塞,亂也為王,憑的是真本事。太史慈,我不太瞭解,不評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6、7月份你們想去哪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