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瘋子南瓜粥
-
2 # 偵眼界
在那封建思想統治下,女人都過得很累,更不用說活成白文氏或者楊九紅了。
在中國婆媳關係一直是最難解決的問題。尊老愛幼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也正是這種觀念的灌輸,婆媳關係就更加難相處了。丈夫愚孝,無條件支援自己的母親,讓妻子受委屈受累,長此以往很多的家庭矛盾由此產生。
看過《大宅門》電視劇中,白文氏,也就是二奶奶,白景琦的媽。白文氏是一個了不起的女性。她有才華,在白家陷入危機的時候是她挺身而出做了主心骨,復興了整個白家;她大度仁義,連白家的死敵詹王府都在感嘆有白文氏在,白家垮不了,對於屢屢給自己找茬的小叔子白穎宇最後也能愉快相處;她公平正義,白家大爺被迫隱姓埋名之後,是她把大房的幾個孩子拉扯大,在分家的時候極力維護大房的利益。
就是這樣一個令人折服充滿了人格魅力的優秀女性,在面對楊九紅和自己的婆媳關係上,也極盡所能展現出自己人性醜陋的一面。
白景琦的母親不承認曾經做過妓女媳婦——楊九紅,即使已經生了孫女白佳莉。白文氏抱走了楊九紅的女兒白佳莉養在自己的身邊。對這個孫女,白文氏非常疼愛,但教育孩子憎恨自己的母親楊九紅,說白佳莉沒有這樣的母親,以致於白佳莉從小對自己的母親冷眼相對甚至是仇恨,從來沒有叫過楊九紅一句“媽”。
直到白文氏逝世前,兩個人的關係沒有任何緩和的跡象。這個時候的楊九紅,身上還有當時年輕時候的爽朗、大氣和善良。白文氏臨終前,楊九紅認為自己這些年沒有得到白文氏的認可,也沒有盡過孝道,也許白文氏的葬禮上自己能夠為她披麻戴孝,略盡一點心意,提前親手裁製了孝服。結果白文氏臨終前咬著牙關蹦出的最後一句話居然是:“不許楊九紅戴孝!”
整個大宅門一片譁然。白文氏對楊九紅的恨意和厭惡居然如此之深!這個時候的楊九紅到了白家已經有二十年左右,她的女兒也已經在白文氏身邊成人出嫁,居然還得不到一絲一毫的認可!
白文氏的死,她同時毀了一個女人。白文氏臨死前說不許楊九紅戴孝,摧毀了楊九紅的心理防線,毀滅了楊九紅所有的希望,她讓楊九紅再也看不到希望。她讓楊九紅變得耶斯底裡,讓楊九紅心理扭曲,讓楊九紅變得尖酸刻薄,讓楊九紅變得殘酷無情。
白母死後,楊九紅認女不成,於是仿效婆婆,又奪走了白佳莉的女兒,使白佳莉傷心地遠走他鄉。對此大眾理解為楊九紅對於女兒的不認,由愛生恨,也想讓她償償失去骨肉的滋味。
後來楊九紅的行為愈加和從前判若兩人,由一個善解人意的美人兒變成了一個陰損跋扈的潑婦。被她間接害死的槐花道出了廣大觀眾心中的疑問:“她以前不這樣,這幾年怎麼變得這麼惡呀?”
由此可見白母的智慧與狠辣,她身為女人,身在局中,不可破局,卻也捋順了局中之意。
但狠辣的僅僅是白母嗎?很多劇評說白景琦是“愚孝”,孝是中國傳統特色,愚孝更是特色與重男輕女苟合出來的怪物。弱小的女人被踩在地下,就必然會牢牢抓住更弱小的嬰兒在地下坐穩。就是男人已經夠壞的了,女人之間還又搶又鬧的何必呢,都是女人,要互相理解和支援,就不至於那麼累了。
-
3 # 一起來看短影片吧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性格和氣質。一位犧牲小我,顧全大局,一位已自我為中心,在現代人中活成任意一位的樣子都很累,更何況在那個年代,這樣兩位個性鮮明的人,處在兩個人的對立面,與其問我如果一個女人活成了她們兩個的綜合版會不會累,回答這樣的矛盾體根本就不會存在。
回覆列表
會累,而且不僅累,可能還會委屈痛苦失望。
白文氏有遠見有魄力有能力,總之是個理性大於感性的人。所以她在白府管家,不管別人怎麼著,她自己心裡都明鏡一樣,不容易受影響,也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裡。但表現出來的,就會略微不近人情,太剛了。
楊九紅呢,特別感性,容易感情用事,做事情不考慮後果。還有最關鍵的一點,楊九紅情感上依賴性強,她要愛。
白文氏和楊九紅的綜合體,如果中和了還好,一個理智有謀略有遠見的女人,還特會撒嬌。這簡直完美好嗎!
最怕就是,沒有融合好。有白文氏的遠見和強勢,還有楊九紅的情感依賴和作天作地。簡單點,就是這麼幾個詞:有見識、強勢、作、缺愛,瞅瞅這幾個特性,組合在一起,就是明明白白的痛苦,明明白白的累,還改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