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博物館

    青面獸楊志大家對他的印象應該會有兩個,其一就是臉上那塊青色的胎記,這也是他綽號的由來,其二就是楊志賣刀這個膾炙人口的故事了。

    那麼楊家七將他是誰的後代呢?

    楊志是《水滸傳》中的人物,書中楊志的原型應為北宋末年西軍一將領和南宋初年一大盜二人糅雜而成,這名西軍將領名楊志,跟隨童貫討伐遼國,不戰而逃,

    所以楊志是不是楊令公的孫子這個問題就值得考究了。

    首先我們所熟知的楊家將大多是從影視作品或是民間傳說,戲劇中得知的,而這樣的楊家將其實和我們所知道的楊志都是屬於加工後的人物

    正史中的楊令公同樣也是有八個兒子其中包含一位義子,這八個兒子都有後代但是沒有叫楊志的。而同時目前在我們從楊家楊忠武祠中的《楊氏族譜》中查不到楊志這個人,但此族譜是六郎後人為主,所以只能排除他是六郎的兒子的可能。但是有一點最大的漏洞我們要注意到,《水滸傳》所描寫的宋徽宗年代大概是公元1119-1125年

    所以楊志是楊令公楊業孫子這一點肯定是不對的。

    而這個可能有兩種原因造成了這個錯誤,其一楊志之所以冒充楊令公的孫子,是因為有這個名頭容易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出頭,畢竟將門楊家在宋朝的名聲還是很大的。

  • 2 # 千山飛絕

    《水滸傳》中楊志說:“灑家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姓楊名志。”

    《水滸傳》以《大宋宣和遺事》為基礎。《大宋宣和遺事》中並沒有介紹楊志出身,楊志出場就是十二制使之一,運花石綱,為了等孫立,在穎州遇上大雪,被迫賣刀

    施耐庵的偉大之處,就是把故事講的滴水不漏,並且讓每個人物都出彩。

    下面作個小補充。

    一、楊志的介紹“灑家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

    “灑家”是楊志自稱。三代將門之後,楊業是一代,楊延昭是一代。楊文廣是一代,這三代是當事人所熟知的,宋朝已經有話本《楊令公》

    二、令公。

    隋唐以來,中書令叫令公。後來到晚唐以後,節度使多加中書令銜。楊業做過雲州觀察使,兼判鄭州、代州,自然可以稱楊令公。

    楊延昭最高職位是保州防禦使,隨即降職,不能稱之為令公。

    楊文廣死後追贈同州觀察使,叫令公不太合適。

    因此,五侯楊令公應該是單指楊業。

    三、時間

    楊業(?---986年)是北宋初年人。

    楊延昭(958年-1014年)

    楊文廣(999年-1074年)

    最後總結一句。楊志是虛構人物,他介紹“灑家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只是為了引出後面故事情節,並不是為了讓人們坐實他在楊家的輩分和歸屬的。

  • 3 # 追尋古蹟

    《水滸傳》是家喻戶曉的四大名著之一,裡面的108位梁山好漢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為一部小說,自然有其藝術上的誇大成分,很多好漢都是虛構的人物,只有宋江、關勝、董平、史進等人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不過由於他們地位低下,相關記載模糊不清,幸運的是其中一位好漢因為留下一件文物,才使人得以從中窺探到真實梁山好漢的生平事蹟,他就是青面獸楊志。

    關於青面獸楊志,《水滸傳》中有這麼一個說法,說他是著名的楊家將金刀楊業後人,那麼楊志究竟是不是《水滸傳》所說的那樣,這一點一直以來就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前幾年在河南濟源,人們發現了一個墓葬,雖然墓中珍貴的文物大都被盜走,但記載墓主人生平概況的墓誌銘遺留了下來,專家通過研讀墓誌銘發現墓主人正是楊志。

    墓誌銘記載楊志曾是北宋一員武將,說他性格剛烈,作戰勇猛,連皇帝也曾當面誇獎他勇猛過人,每次戰鬥都能充當先鋒之職,同時墓誌銘還交代了楊志的結局,說他曾跟隨主將王淵在太原一代抗擊金兵,在一次戰鬥中王淵戰敗,但他將責任推給楊志,並冤殺了楊志,令人痛心。後來皇帝得知了真相殺了王淵,也算是為楊志報了仇,那麼墓誌銘記載的內容是否真實的呢?

    在另一本有關北宋史料《三朝北盟彙編》一書中也有楊志的記載,說他是被招安的巨寇,在保衛太原的戰鬥中兵敗被殺,從側面驗證了有關楊志墓誌銘的記述是可信的。而且在南宋時期,大臣李綱所編寫的《樑溪集》中,進一步詳細記載了楊志被冤殺的經過,當年楊志所在的部隊對陣金兵,由於敵眾我寡,其他北宋將領紛紛臨陣脫逃,只有楊志收攏部隊,退守平定,多次打退金兵的進攻。

    由此可知楊志是有功之臣,是王淵等人心生妒忌才痛下毒手,通過研讀楊志的墓誌銘,我們可以得知楊志的確是真實存在的人物,很有可能就是楊家將之後,但是由於墓誌銘上沒有楊志祖先的相關記載,所以也不能把這個當成十分確鑿的證據。

  • 4 # 3666464324551強強組h

    原著小說中只是說楊志是楊家將後代,可並沒提到是楊令公的三代子孫,包括楊家將中也沒提到楊家有這個子孫,大概戲還沒唱到那年代上吧!至於為什麼讀者認為楊志是楊業的子孫,多半是因為《水滸傳》原著中提到楊志是楊家將後代,那就推算一下時間應該是楊老令公三代子孫了。

    楊志,綽號青面獸,武舉出身,曾任殿帥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綱丟官,後來窮困潦倒想賣寶刀度日,因受騙一努殺死潑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樑中書賞識提拔為管軍提轄便護送生辰綱,結果被梁山好漢所劫,只得上二龍山落草,三山聚義後加入梁山,排名十七位,上應天暗星,後征討方臘時病逝于丹徒縣,追封忠武郎。

  • 5 # 文化藝術

      在今存的代縣楊忠武祠中存放的《楊氏族譜》,是從楊六郎這一支算起的,在這一系的族譜中並沒有楊志的記載。而其他五位兄弟的後人並沒有編寫入楊忠武祠中存放的《楊氏族譜》。再加上當年“金沙灘”一戰,死傷多半,除楊六郎的後人繼續從政從軍,大部分的後人都選擇了隱居求生,不再從政習武。

     當時楊志23——25歲,楊文廣已經去世,楊志應該是楊家將從楊業開始的第七代人。而且經過查證,楊志屬於楊三郎的後人,是楊正心的叔伯哥。

      《水滸傳》中的楊志,有贊詩為:

      曾向京師為制使,花石綱累受艱難。

      虹霓氣逼鬥牛寒。刀能安宇宙,弓可定塵寰。

      虎體狼腰猿臂健,跨龍駒穩坐雕鞍。

      英雄聲價滿梁山。人稱青面獸,楊志是軍班。

    兩人爭鬥難分勝負,於是便有心將他留在梁山。不過當時楊志已經受到恩釋,一心想的是回到京城中官府原職。就算他後來因為生辰綱被劫,最後入了梁山,落草為寇,但是卻還是想著日後能到邊疆上殺敵,為自己的妻兒博一個錦繡前程。

      雖然由你智勇足備,亦不能跳出這七個人圈套了。徒自作惡耳,蠢人,蠢人!”

     再者說,在押解生辰綱的途中,楊志並不贊同到林裡休息。

     只不過因為當時他過於壓制士兵,所以到了最後大家都不聽他的勸告,如此才給了晁蓋等人以可乘之機。

      他明白天下形勢:“如今須不比太平時節”,也明白一路的情勢,他知道黃泥崗“正是強人出沒的去處”,“閒常太平時節;白日裡兀自出來劫人,繡道是這般光景”。

    而到了後來,才讓眾人不服管教,不聽他的勸告,最終中了晁蓋等人的蒙汗藥的計策。

  • 6 # 史來食往

    我們先看看楊令公八個兒子是誰:大郎楊延平、二郎楊延定、三郎楊延光、四郎楊延輝、五郎楊延德、六郎楊延昭、七郎楊延嗣、八郎楊延順(義子)。

    大郎楊泰字延平,曾隨太祖趙匡胤平南唐,因功封為忠孝侯,官拜代州節度使。

    二郎楊永字延定,曾隨母親佘老太君掃北,因功被封為義勇侯,官拜代州觀察使。

    三郎楊勳字延光,曾和二哥一起跟隨母親掃北,斬北遼名將陣前奪旗,因功封忠武將軍,官拜代州防禦使。

    六郎楊景字延昭。曾在銅臺關保王救駕,一杆蘸金槍威震邊關,是宋朝三關元帥,朝廷加封其為保靈侯,殿前指揮使。

    七郎楊希字延嗣。一杆虎頭烏金槍出神入化,曾在銅臺關箭射遼國大將救駕宋主太宗。官封敏烈侯。

    就在這時,楊大郎臨危請命願意代太宗前往,原來大郎和皇帝長得相仿。

    二郎說“既然大哥勇闖虎穴,二弟願代八賢王保護大哥前往”。原來二郎和八賢王長得差不多。

    其他兄弟也紛紛請戰前往,表示同生死共患難,老令公見兒子們都要去,於是對太宗說:“這樣吧,我帶著兒子們和1000精騎隨行保護,如果遼軍有什麼異動,就和他們拼個魚死網破,太宗准許。

    楊四郎在戰鬥中被俘,最後押往了遼國。

    楊五郎和父親兄弟失散,人困馬乏落下馬,幸被被五臺山的老和尚救起,後出家當了和尚。

    楊六郎和楊七郎分別衝出包圍圈回大營搬救兵,結果楊七郎被潘仁美射死了。

    楊八郎被遼軍俘虜。楊令公和1000精騎皆戰死。

    (回到問題上來),楊志生活的年代是宋徽宗趙佶當政期間,從太宗趙光義繼位的太平興國元年

  • 7 # 四海為家日

    在歷史上,確實有一個叫楊志的武將,曾經跟著宋徽宗時期的宦官童貫打遼國。

    楊令公楊業,是北漢的大將,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北宋的時候,楊業還在北漢呆的好好的,後來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平定北漢政權,楊業才加入了北宋,成了宋朝大將。

    楊業這七個兒子分別是:

    楊延昭(楊延朗),官任防禦使。

    楊延玉,與遼國作戰中陣亡。

    楊延浦,官任供奉官。

    楊延訓,官任供奉官。

    楊延瑰,官任殿直。

    楊延貴,官任殿直。

    楊延彬,官任殿直。

    因為楊令公七個兒子中,只有楊延昭這一支還經常參軍上戰場,其他幾支都是什麼殿直官。

    殿直官是幹什麼的呢?就是拿著祖宗的爵位,在朝廷乾點閒職,聽聽吆喝。這樣的人的後代一般都是紈絝子弟,不太可能有什麼能力去從軍打仗。

    再一個,楊志口口聲聲自己是楊令公的後代,手裡還拿著祖上傳下來的寶刀,一般這種家傳寶貝,只能是長子繼承,傳給後代,如果楊志不是楊延昭的後代,哪裡去弄這把寶刀?他要是老七老八的後代,只能是偷來搶來,可是楊志是個老實人,不會幹這種事的。

    因為什麼佘老太君百歲出徵,楊家十二寡婦,穆桂英掛帥,大破天門陣,虛構成分過多,不太靠譜。

  • 8 # 金屬風暴人

    楊家將之後,大郎、二郎、三郎、均戰死北國。四郎被召為遼國駙馬,化名木易。五郎出家,六郎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三關元帥楊延昭。

    楊家將演義裡,並沒有前三個兒子的子嗣情況,想來是沒有兒子的。四郎在北國生下了兒子,後來也認祖歸宗,但在天門陣也身亡。五郎也沒有描寫子嗣。六郎兩個兒子,就是楊宗保和楊宗勉。楊令公的時代是太宗時代,而楊志所處是宋徽宗時代中間隔著

  • 9 # 我武惟楊

    楊業一家三代為北宋保家衛國,但是結局卻只剩下一群寡婦。

    與遼國的這一戰逐漸陷入困境,楊大郎為了保護皇帝殺出重圍,假扮皇帝。而楊二郎為了敵軍更加確信是帝王無疑,假扮八賢王協助出圍。

    四郎被遼軍俘虜,成為了遼人的駙馬。五郎看破紅塵出家,只剩下六郎一人回來。而七郎因為當初與潘仁美之子比試之時,不小心誤殺了其子,被潘仁美懷恨在心。

    所以,楊志自稱是五侯楊令公子孫,其實有些牽強。

    楊家將所保的帝王乃是宋真宗,而慘烈的金沙灘一戰發生的時間在公元986年。也就是說除了六郎,其餘兒郎在這之後就沒有子孫降世。

    而楊六郎有所記載的子孫,從演義上來看有定國王平南王楊宗保(楊宗閔)、楊宗勉、楊宗政、楊宗奎、楊秋菊(女)、楊心茹(女),對於楊志並沒有記載。何況楊家兒郎第三代的名字都攜帶有“宗”字,而楊志的名字卻是別具一格。

    同時楊六郎於1014年去世,而宋徽宗登基時間為1082年,中間隔了68年。若給予最大的假設,楊志乃是楊六郎去世前幾年時間出生,平安長大到宋徽宗時期已經古稀之年,而《水滸傳》的楊志明顯還是一個少年,所以不是楊六郎的兒子。

    都已經排除楊六郎,其餘兄長就不可能和楊志扯上關係,至於楊七郎就更加不可能了。

    楊六郎出生在958年,若是楊七郎出生在959年,而去世於金沙灘一戰986年,當時已經是27歲的楊七郎有了楊志。

    所以無論從哪一方面講,楊志都不可能與楊家將掛上關係。

    所以可以看出,楊志只是利用了楊家將的名聲鋤奸扶弱,而非代楊家人匡扶天下。

  • 10 # 共道綠林

    楊志在梁山泊一百單八將中排名第十七,坐鎮前軍寨,居第五位。《水滸傳》記載,楊志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因臉上生有一大塊青記,人稱青面獸。他自幼流落關西,早年曾應武舉,官至殿司制使官。後押送花石綱,卻在黃河裡翻船失陷,不敢回京赴命,只得避難江湖。

    歷史上北宋末年,西軍有將領楊志,曾隨童貫伐遼,隸屬种師道麾下,統領選鋒軍。據說是招安的賊寇出身,這便是小說裡楊志的原型了。

    楊業,字重貴,戲劇中常稱楊繼業,麟州新秦(今陝西神木縣)人,北宋名將,後漢麟州刺史楊弘信之子。在雁門關大破遼軍,威震契丹。雍熙三年,隨軍北伐,為監軍王侁威逼,毅然帶兵出征,力戰而死。追贈太尉、中書令、大同軍節度使。

    我們所知道的楊志,楊業均是小說,戲曲塑造的人物,裡面包含了作者的藝術加工。

    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三板中籤後能夠順利的賣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