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最高階靠資訊(不對稱、差價) 2: ,最輕鬆的手段是錢賺錢 3: ,價效比最高的靠賣他人的注意力賺錢 4: ,最不划算是靠賣自己的時間賺錢
1
回覆列表
  • 1 # 打字機

    不管什麼時代,人生在世,都要有所專長。

    技還是容易學習的,三五年,只要不是太笨,養家餬口基本都能做得到。技都有這麼可貴,更不要說讀書了。朝代更替,變化無常,那些有學問、有技術的人,無論在什麼地方,都可以憑自己的本事安居樂業。

    因此,勤學的第一要義是,只要是一個行業裡出類拔萃的,都是我們學習的物件。不管是務農的、做工的、經商的、當僕人的,還是釣魚的、殺豬的、喂牛的、牧羊的,都有顯達而賢明的先輩。如果以這樣的態度去博學尋求,成就事業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了。

    第二要把握的是,勤學要趁早。

    早教的好處我就不細說了,幼年時期學習,腦子就如同燒錄機一般。我七歲的時候,背誦過《魯靈光殿賦》,直到今天,每隔十年溫習一次,還不曾遺忘。可是,二十歲以後背誦的經書,如果一個月不去溫習,就很容易荒廢。要提醒你們的是,我這個學習要趁早,和孔夫子說的,五十歲開始學《易經》,是不矛盾的,因為有許多的經典,艱深難懂,不是什麼人都能讀得懂的,完全理解它們,還要一定的人生積累,所以,夫子才會說五十讀易。

    因此,幼年學習就像太陽剛剛升起的光芒;老年學習,就像夜裡走路拿著蠟燭,總比閉上眼睛什麼也看不見要好。

    第三要注意學習的實用性。

    不是我功利,學總要有所使用的,否則不學也罷。如果只會清談,只會拘泥章句,只會背誦師長的言論,你問他一句話,他回答你一百句,如果再問他說話的主旨,他就會張口結舌無所適從,這種博士賣驢的學問,是沒有什麼用處的。所以,你們應當利用有限的時間,去廣泛閱覽那些有用的知識,並藉此來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孔夫子說了:學也,祿在其中矣。什麼意思?好好學的話,俸祿就在其中了。

    第四,勤學的毅力。

    這是堅持下去,或者說是成功的關鍵。蘇秦用錐子刺大腿防瞌睡,孫康藉助雪地裡的夜光讀詩書,車胤用袋子收集螢火蟲用來照明讀書,這些故事家喻戶曉。

    第五,勤學的方法。

    會不會讀書,還有方法的問題,成功的人都是勤奮的,但勤奮的人不一定都會成功,這其中就有方法問題。《尚書》上說的,只有喜愛提問的人,才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禮經》上也說,獨自學習而不與朋友共同商榷,便會孤陋寡聞。從我自身所積累的一些方法看,主要有以下兩點:

    共同切磋,相互啟發。學海無涯,一不小心就會鬧笑話。江南有一位權貴,讀了誤本的《蜀都賦》註釋,書中把“蹲鴟”解釋成“芋”,巧的是,這個“芋”又錯寫成“羊”,後來有人給他送羊肉,他竟回信說:“謝謝您惠贈的蹲鴟。”滿朝官員對此都十分的驚駭,不知道他用的是什麼典故,很久以後才找到出處,知道了是這麼回事。試想一下,如果這位權貴問問人,切磋一下,就不會有這樣的差錯了。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列舉不完,太多了,這都是不交流溝通引起的。

    援引事例,切忌道聽途說。一些士大夫,不肯讀書學習,又怕別人把他看成是庸俗淺薄之人,就把一些耳聞之說拿來牽強附會,裝飾門面。提起吃飯就說是餬口,談到錢就說孔方,問所遷之處就講成楚丘,談婚論嫁就說是燕爾,提起姓王的人便都稱“仲宣”,說到姓劉的人全稱為“公幹”。若有人問起這些典故的出處和意思,就沒有一個人能說得清楚了,用到言談和文章中,常常是不倫不類,令人啼笑皆非。

    學問無處不在,但一定要和現實結合起來。下面再結合自己的讀書,說一個最新的研究心得。

    《禮記》上有句話:“定猶豫,決嫌疑。”《離騷》中也有句“心猶豫而狐疑”,前代學者都沒有人對這句話進行解釋。《說文解字》上有“隴西人稱小狗為猶”,考查《屍子》,上也有“身長五尺的狗叫做猶”。你們不是常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嗎?人帶著狗一起走路,狗喜歡事先跑到前面等,等人等不到,又跑回來迎接,像這樣跑來跑去,直至一天結束。這就是“豫”字解釋為左右不定的緣故,因此把狗叫做“猶豫”。也有人根據《爾雅》中說的“猶長得像麂,善於攀爬樹木”的說法,認為猶是某種野獸的名字,聽到人的聲音後,就預先爬到樹木上,人離開再爬下來,像這樣上上下下,所以稱為猶豫。

    總算弄清楚“猶豫”了!

    總之,勤學體現在我們學習和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勤學是人的立身之本。不勤學,一輩子都不得安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游泳和跑步同樣的頻率和時間哪個消耗脂肪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