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758075712088

    姜昆胡說八道,相聲就是相聲,什麼主流非主流,他只不過是以此說法打壓郭德綱罷了。郭德綱在中國的相聲發展做出了貢獻,這是有口皆碑的。對此,姜昆既羨慕又憎恨,表現的一點沒有大家的風範,他的所作所為與曲藝家主席是格格不入的!

  • 2 # ABCD05186129正泰真人

    相聲藝術有其本來的藝術表現形式,是服務廣大人民群眾的,人民群眾喜歡的就是好相聲。根本不存在什麼主流的和非主流的。自己說自己是主流相聲,一定不是什麼好東西,應該由廣大人民群眾來評判!我喜歡郭德綱的相聲,姜昆有幾段相聲也能聽,但要是申請非遺傳承人,我支援郭德綱!

  • 3 # 使用者11905157991

    在郭德綱出名之前,相聲行業根本沒有主流與非主流的區別,整個行業都在延續一套固定的規則生存。但是當郭德綱和德雲社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視野中後,相聲行業開始有了主流與非主流的分別。

    主流相聲演員與非主流相聲演員最大的分別在於,主流相聲演員擁有話語權,或者說擁有行業定義權。他們就如同明末的東林黨一樣,有著崇高的道德標準,能找出相聲中所有的問題,但是從未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關於東林黨有句評論很經典,“平生袖手談忠君,臨危一死水太涼”。某些主流相聲演員也是如此,接受採訪最願意談論對相聲的熱愛,但是當相聲快死的時候,他只是默默的看著……。這種人很自私,在他們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根本不會去考慮整個行業如何發展,“愛”相聲愛的是相聲的利益,而不是相聲本身。

    萬幸還有一批像郭德綱這樣的非主流相聲演員,正是他們讓觀眾看到相聲行業還有希望,觀眾們也開始重新去審視相聲的定義。而隨著德雲社等一批民間班社的興起,原先的主流、非主流定義也成了某種笑話。

    沒有那個行業會跟相聲行業一樣,非主流相聲演員堅持全天候的劇場演出,而主流相聲演員只專心副業(副業包括除說相聲之外的所有事)。

    相聲的改革創新不是口號,只要能堅持去小劇場說相聲,相聲演員就不得不去改革創新,第一天說一遍,第二天和頭一天的一樣,第三天就沒觀眾買票了……。所以說相聲想改革創新就去小劇場,進了小劇場就不由得你不創新。

    德雲社就找到了一條很好的發展思路,借用傳統相聲的框架,組織新鮮的包袱,爭取每場都有所改變。所謂的創新不必要完全拋棄傳統,在傳統的基礎上改變也算一種創新,而且演員可以透過小劇場的演出檢驗自己的改進效果。

  • 4 # 泰國乳膠枕100294

    主流與非主流和相聲演員沒有關係 現在所謂的主流 全是以前春晚捧起來的一些相聲演員 晚會上讓觀眾笑容易 都是提前錄製 找群笑託 再配上節日的氣氛 很容易笑 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區分就是 說學逗唱 唱以學唱 唱歌唱戲曲為認知的大部分都是主流的 已太平歌詞為唱的 大部分都是非主流的 主流的相聲演員 在晚會上把相聲做死了 非主流在劇場把相聲做活了 多少相聲大師都說過 劇場小劇場 是相聲演員吸取藝術養分的地方 相聲離不開大眾 離不開俗 姜昆主流的代表了 自認為相聲是高雅藝術 幾代人的努力 把相聲說到了人民大會堂 而非主流一夜之間又把相聲拉進了小劇場 說白了 主流的把相聲帶跑偏了 非主流的把相聲帶回歸了 為什麼主流對非主流這麼大意見 歸根結底 早些年的相聲不景氣 主流派都和大家都認為 光靠嘴說的相聲幹不過連說帶演的小品 是媒體的進步 要是沒電視 大家都聽收音機 相聲不會衰落 可是郭德綱的出現 把他們臉全扇了 不是媒體的進步決定了相聲的發展瓶頸 而是主流派的不思進取 不進步 天天吃老本 而非主流的 老段子加上自己的調料卻備受大家的歡迎 正所謂士可殺不可辱 你砸我吃飯的碗 我就得讓你全家沒有碗 這才是根本的主流非主流之爭

  • 5 # 我平凡31654067

    郭德綱曾在某一段相聲中說過,學相聲和學京劇不同,唱京劇必須學誰像誰,連生活中的小毛病也得學的像,否則觀眾不認可;說相聲必須要突出自己的風格,同一段相聲表演的與別人不一樣,才容易被人記往,否則就是死路一條。

    同一段傳統相聲,不同的演員自有不同的風格,“主流”相聲演員因舞臺的特殊,侷限性比較大,他們對傳統段子的改動,往往似是而非,失去了傳統的味道,得不嘗失,所以很難在正規的舞臺上看到。

    “非主流”相聲演員是劇場相聲,紮根於民間,對於傳統段子的改動,隨意性比較大,基本能保持原汁原味。傳統段子本就起於民間,正是在對的場合表演對的節目,如魚得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長得醜怎樣打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