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澳洲的蔓越莓膠囊、葡萄籽膠囊、月見草油,日本的酵素和美國的鈣片,各種類目層出不窮,為什麼年輕人對健康如此焦慮?
3
回覆列表
  • 1 # 顏值發電機

    年輕人沒有一棒子把保健品打死,自己不也swisse一大瓶一大瓶地吃著,酵素、青汁、護肝片一樣不拉下地備著,希望自己大吃大喝以後吃點保健品找補一下,至少是心理上找補一

    年輕人天真地以為酵素吃了拉肚子就是排毒了,燕窩、白藜蘆醇喝下去就能挽回熬夜流失掉的膠原蛋白,薑汁洗髮水可以挽救下越來越高的髮際線、和再脫髮下去真怕哪一天就禿了的頭頂。

    但他們不知道或者根本不想相信的是:這些年輕態保健品,其實科學上根本沒有多少卵用。

    如果這些明星網紅都在代言的東西都不能相信,誰還能為我保健呢?

    老年人資訊不對稱也好、無知也好,或者是推銷人員正中他們心意也好,大批大批地買保健品,也是這種心理:吃了總比沒吃好,反正吃不死人,萬一在我身上有奇效呢?

    騙子保健品正是對症下藥:年輕人怕膠原蛋白流失而衰老、怕熬夜猝死、怕脫髮、怕變黑、怕變胖,怕用眼過度眼瞎,所以賣的火熱地保健品都是針對這類的。

    老年人怕痴呆、怕骨質疏鬆、怕血壓高、怕心臟病、怕動脈硬化、怕老花眼白內障,所以老年人地保健品都是這一類的。

    針對這兩類不同的人群,宣傳手法不同,甚至各自地自圓其說地“洗腦理論”都不同。年輕人和老年人互相看不懂對方的保健點,就像老年人覺得吃藥抵抗熬夜大吃大喝就是有病,早睡早起健康飲食不就好了麼?年輕人覺得父母被髮雞蛋大米吸引去,然後花那麼多錢買來一堆成分不明地破東西,就是被騙了。

    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傻,「如果說不好,這不是打自己的臉麼?」

  • 2 # 野趣青年

    還記得前段時間鬧的沸沸揚揚的“權健保健品”事件嗎?

    在生活中,我們總能聽到一些老年人因為改善身體而不惜花掉所有存款去購買沒有任何作用的保健品。

    卻未曾想到90後已經扛起了保健品主力消費軍的大旗。

    是的,你沒有聽錯,根據2019年天貓雙十一的資料,品類和品牌銷量榜排名第一的分別是保健食品和Swisse(保健品牌)。

    而買購買保健品如此奮力的正是這群年輕人,他們一邊瘋狂熬夜在身體出問題的邊緣瘋狂試探,一邊積極掏錢支援著國內外的各種保健品,包括葡萄籽、青汁、魚油、維生素…

    1

    枸杞、菊花茶、維生素已經成了網際網路人必備的養生食品,同事A就其中一員。無論是在辦公室還是在家裡,桌子上都擺滿了瓶瓶罐罐的盒子。

    其實大多人心裡都清楚,很多保健品其實並沒有什麼用,卻還是會義無反顧的買回來堅持吃下去。

    有天閒聊時我好奇的問道:“為什麼明知道沒什麼用還是要吃呢?”

    “因為害怕啊!”,我不禁恍然大悟,年輕人吃的不是保健品,而是安慰和焦慮。

    房價的壓力、996的工作、催婚的煩惱、熬夜加班…使這年紀輕輕的我們早早的開始脫髮,身心俱疲,年輕人的焦慮讓保健品成了最後的救命稻草。

    2

    湖南衛視主持人吳昕在節目中透露:自己從30歲開始服用保健品,持續吃了六年了。

    每天吃午飯前接連拿出5粒膠囊一口吞下,晚上臨近睡覺前,又挨個服下維生素、魚油、葡萄籽、阿膠、膠原蛋白等多種保健品和口服液。

    和吳昕相似熱衷於保健品的明星還有很多。戚薇在出席綜藝節目時,也分享了自己的保健品購物車和隨身攜帶的藥盒,每天的劑量用手的都捧不下。

    年輕人長時間的伏案工作、晚睡早起、久坐不動,身體必然是處於亞健康狀態,而“吃了總比不吃好的理論”讓很多人認為保健品能夠防患於未然。

    3

    包裝的非常好看被傳言神乎其神的維生素片,其實成份和醫院開的兩三塊錢一盒的維生素片並無區別,當然,幾百塊一瓶的味道要好點。

    “膠原蛋白類保健品吃了就能補充膠原蛋白”的說法也並不正確,作為一種蛋白質,必須要消化成氨基酸才能夠被吸收,並不是直接吃下就能夠吸收。

    實際上,很多保健品的真實效果太過名副其實,我們完全可以透過日常生活中蔬菜、水果等進食方式獲得相應的營養。

    但年輕人喜愛保健品,其根本卻在又想浪又犯慫,又想熬夜到無力又懶得鍛鍊提高身體素質的倔強。

    “啤酒加枸杞、可樂放黨參”“穿著破洞褲、貼著暖寶寶”“一遍熬夜、一邊備著保健品”,這種另類的“養生保健法”著實有些可笑。

    如果真的是想提高身體素質,不妨從正常的生活習慣、均衡的膳食、有效的鍛鍊做起。

  • 3 # 王家說說店

    第一,主要是看著自己的父母、周圍的老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病,每天都得吃藥,年輕人現在開始預防。第二,廣告太多,專家太多,整天胡吹宣傳,要吃著要吃那。第三,虛假廣告,誇大其詞。第四,現代年輕人,熬夜、縱慾、吸菸、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太多,偶爾也會感到難受的。第四,網購太方便,價格太便宜,卻不知產品真正的成分。第五,國內商家的名氣壞了,所以代購多,奶粉啊、魚油啊啥的,都覺得在國外買的放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4歲半的孩子不能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