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沁雨幼教

    家長幫助時間管理訓練。

    1.讓孩子更愉快:與孩子一起制定每週或每月親子活動計劃,並按計劃實施,不能隨便取消。

    2.讓孩子更有序:與孩子一起制定每日作習時間表,貼於可見處。家長以身作則不拖延,提醒孩子執行不拖延。對孩子拖延問題要重視並協助糾正,但不能強迫改正。

    3.讓孩子更充實:安排適當家務給孩子,讓孩子忙起來。

  • 2 # 阿柔育兒之家有三寶

    首先孩子的慢性子有兩種:

    一種是後天因素造成的慢性子。比如家長的習慣和影響,孩子的拖延和懶散等。這種孩子的慢性子比較容易改善,只要家長以身作則,嚴格規定孩子學習和活動的時間,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後,都會有所改變。

    另外一種就是天生的慢性子。對付這種孩子,真的讓家長操碎了心。

    慢性子的優缺點:

    慢性子優點是做觀察細緻、三思而後行,小心謹慎,不容易出錯。

    缺點就是做事拖拉、常常錯過機會,不夠果斷、猶豫不決,不能充分利用好時間。

    孩子性子慢其實是可以糾正的,但是家長一定不能採取打罵的方式。以下5個方法或許對你有用:

    1、時間計劃

    爸爸媽媽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從10開始倒數,也可以從3開始倒數。比如“睡覺倒計時開始了,你現在只有三秒的時間,3,2,1”。倒數能給孩子留出過渡時間,讓他們有所準備,無論從心理上還是行動上,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如果孩子對時間有了一些概念,最好是事先讓他知道接下來的時間安排,這樣他會有更多心理上的準備。

    2、多鼓勵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時候,很多爸爸媽媽不斷催促,結果感覺是越催促,孩子動作越慢,爸爸媽媽就更生氣。我們應該換一個思路:發現孩子做事快時,就表揚。表揚和鼓勵比批評和指責能更有效地激發寶貝的積極動機,孩子受到的表揚越多,對自己的期望也就越高。

    3、進行遊戲訓練

    在孩子心情愉快時,可以和他來些比賽,這樣會激發他的速度潛質;也可以讓孩子做些鍛鍊精細動作或大運動的遊戲,比如,揀豆豆、串珠子、爬障礙……孩子的速度會隨著動作能力的提高而提高。

    4、讓孩子對事情產生興趣

    比如和爸爸媽媽比賽穿襪子,看誰更快。爸爸媽媽在比賽時,可以故意放慢一點,讓孩子覺得有取勝的可能,自己能做得很快。

    5、尊重氣質特點

    有的孩子生來就是慢性格,爸爸媽媽也要尊重孩子的自身特點,進行順其自然的疏導與培養。要認識到慢性格也有慢的優勢,比如觀察事情更仔細、做事更專注、不宜衝動等。不要輕易全盤否定,否則孩子容易產生自卑感。

  • 3 # 晴天lyzh628

    這其實是孩子的氣質所制,而每個人的氣質都是天生的,但還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來改變父母呢平時可以給孩子作動作快的榜樣,讓他有時間觀念,讓他感受動作慢的惡果,平時生活中可以給予適當的獎勵,以鼓勵為主,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家長千萬不要太過著急

  • 4 # 汐文

    下面跟寶媽列舉一些在面對小孩磨蹭的常見場景下,家長在話術上需要注意的問題和小技巧:

    1.不要老是在孩子面前提到他磨蹭、動作慢,強化這是他的弱點。有時候家長連誇獎都會帶著對過去的否定:“你總算能夠按時完成XX了”,過分強調孩子的弱點會產生負面強化。

    2.應該記住某些特別的時刻,例如某一次他做得特別快,在他覺得自己做不到的時候拿出來鼓勵:“你上一次在3分鐘內就完成了!還記得你是怎麼做的嗎?你先XXX再XXX,很厲害的!”

    3.父母還應當從側面對孩子提出表揚。讓孩子無意中聽到你對他某一次做得特別好的評價,例如在和父母通話的時候,跟他們描述孩子現在的進步,比起直接誇獎他,效果更好。

    4.此外當希望孩子馬上做一件事,語氣堅定的說出來,不是懇求,要一開始態度就很明確,如果沒有執行,立刻讓他看到後果。在指令時,父母應當關注孩子的情感。當孩子說“等會兒”且不打算行動的時候,明確的問他計劃什麼時候做,“最好讓我知道你打算什麼時候開始?”不要滿足於大概的回答,例如“看完電視就去”,繼續追問“那是什麼時候”直到他承諾一個精確的時間。

    讓我們尊重孩子的節奏,覺察自己的焦慮,讓孩子在一次次“慢慢來”中從容地成長,享受生活的點滴,這何嘗不是一種生命的智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拍攝《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續集你會支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