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杏仁健康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具體診斷結果怎麼下要分情況來看待。

    第一,如果是常見病,一般是一個醫生就下了診斷,因為他自己有把握,所以就沒有請上級醫生幫助。這是最常見的情況,因為大部分患者的病診斷是清楚的。

    因此,對於題主問的問題,答案就是要分清情況,常見病多發病一般是醫生一個人診斷,而疑難雜病和危及重症,多半是一個團隊共同診斷的結果。

  • 2 # 醫患家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除了門診醫生,大多數情況下應該是一個醫生團隊的診斷。

    患者住院以後,首先接診的一般是一個低年質醫生(大多是住院醫生),住院醫生會對住院患者進行病史詢問,體格檢查,然後擬定一個初步的診療方案,並開具一定的輔助檢查用於明確診斷。第二天,住院醫生的上級醫生主治醫生會查房,主治醫生在檢視病人後,會對住院醫生的診療方案進行必要的修改,提出相應的診治方案。在一週之內,副主任醫師或主任醫師(多是科主任)要檢視新病人,稽核診療方案是否合適,提出疾病診療的指導方案。簡單講,病房裡實行的是三級查房制度,由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主治醫師、住院醫師的醫療小組共同制定患者的診療方案。如果患者住院一段時間後仍診斷不明或治療效果不佳或病情危重,管床醫生會發起會診或疑難討論,邀請本科室的其他醫生、本醫療機構的其他醫生甚至其他醫療機構的醫生共同制定患者的診治方案。這是醫院的會診制度和疑難病例討論制度。對於外科病人的手術,術前也必須由全科醫生共同進行術前討論,明確是否符合手術指證,手術方式及可能的併發症等。所以病房裡的病人,幾乎不可能只由一個醫生單獨完成診療方案,應該是由一個醫生團隊完成的。

    至於門診病人,如果病情簡單的,多是由坐診醫生單獨完成;如果病情複雜的,也會進入會診制度的流程。

  • 3 #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這主要取決於患者的病情和複雜程度以及合併症的情況。簡單的、常規的疾病,診斷依據很充分、很明確的,專科醫生可以直接作出準確的診斷,這種情況下再經過多學科討論,純屬浪費資源,一般的 常見病都不需要多科室討論。還有,腫瘤性疾病,雖然不是常見病、多發病,也是大病,但是常規的腫瘤診斷,只要藉助必要的檢查工具,主診醫師基本都可以給出明確的診斷。比如,常規的胃腸道腫瘤,只要給出定性診斷依據----病理診斷,和分期檢查,基本都能給出明確的診斷。

    比如現在腫瘤診斷治療方面推薦的多學科討論制度(MDT),主要的物件就是患者病情複雜,比如腫瘤出現轉移、或者腫瘤經過常規治療後病情進一步惡化、腫瘤的治療可能需要多種治療手段,這時最好是多學科聯合會診。一般有胃腸外科醫生、內科醫生、病理科、影像科、肝膽外科、康復科等多科室醫生,就患者的具體病情綜合制定方案。

    臨床上少見的疾病或者不常規出現的病情變化,都需要院內外多學科專家的聯合會診。多年前有一位患者,直腸癌術後24小時出現創面滲血,再次去手術室探查時,清除腹腔內凝血塊後,並沒有活動性出血點。大量沖洗後,回到病房24小時後又開始滲血。反覆多次,請多個醫院的內外科、血液科專家會診,一步一步診斷出該患者患有隱性血友病。就是體內某種凝血因子缺乏,平時不會自發出血,但是在大的外傷或者大手術後,就會在術後24小時左右滲血。所以,像這種臨床少見情況,都是需要多學科專家的聯合會診給出最終明確診斷。

    醫生做出疾病診斷,是需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化驗檢查綜合判斷給出答案,有時候會比較直接給出明確診斷,但是有些時候很難給出直接診斷。舉例,腹痛就診的患者,接診醫生會立馬想到很多可能的診斷,比如闌尾炎、膽囊炎、胰腺炎、胃穿孔、腸梗阻、外傷、泌尿繫結石、膽囊結石、女性患者可能的宮外孕、卵巢囊腫扭轉、腸扭轉、小腸繫膜血管栓塞、普通的腸痙攣、消化道腫瘤、消化道出血等等。大部分診斷都是可以透過相應的檢查進行診斷和鑑別診斷,但是有些時候症狀是相互混淆的,無法給出明確診斷,但是患者病情又是比較急迫,就需要進行腹腔鏡或者開腹探查術。術中仔細探查後,才能給出明確診斷。

  • 4 # 夜雨和風

    這個問題兩種情況都有,作為醫生,常見病的診斷是基本功,但某些情況,如疑難病則需要團隊的合作。

    不知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有時我們去看病,病歷本上診斷會掛著一些問號,如血小板減少原因?膿毒血癥?等等。這時有的人就會有疑問,為什麼會帶著問號,這種情況即使診斷醫生不能明確診斷,需要上級醫師的指導,或者需要更多的輔助檢查支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該不該每月花二百多元去買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