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燈塔科普教育團課

    受時代影響比較大。上幾代人所處的時代,特別是奶奶輩的人,那個時候沒有什麼計劃生育,人們也不懂得避孕,所以懷孕了就生,成為一種自然而言的現象,每家都十個八個,還有十幾個的孩子,生了就得養啊,好在那個時代,家家戶戶都差不多,要窮都窮,要沒吃的都沒吃的,所以,一個孩子也是養,十個孩子也帶,聽我母親說,他們小時候,都是大的照顧小的,大人哪有那麼多精力和時間管你,一家幾十口人等著米下鍋,孩子們是死是活,是冷是餓,完全是顧不上的,可能是適者生存吧,舅舅姨媽們也都長得挺好,只是那段艱難的成長歲月,是烙印在他們身上,任憑歲月洗不掉的。

    而從80後開始,計劃生育管得嚴,有正式工作的職工,要想多生一個孩子,那是要丟了鐵飯碗的,誰又敢頂風上?所以,一家一個娃成為了標配,一直到現在,雖然國家放開了二胎政策,但是80、90後父母面臨的社會壓力和家庭壓力要遠遠大於祖輩,衝動生孩子的後果,是很難承受的。

    經濟上,80、90後多靠父母接濟,父母還要義務幫忙帶孩子,兩口子都要上班賺錢,才能維持現有的生活,如果多生一個娃,可能妻子就要全職在家,那麼可想而知,家庭重擔壓在一個人身上,入不敷出的窘境也不會太遠了。

    照顧上,家人對一個孩子的關愛是全部,如果是兩個孩子,自然要把愛一分為二,作為前面出生的孩子,自然是會感覺到弟弟妹妹分走了自己的寵愛,心理上是很難接受的,容易造成孩子心事重重,性格孤僻。

    孩子長大後的種種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教育質量、成長陪伴,是否能兼顧周全,所以很多人用理智戰勝了衝動,一個寶貝照顧好,二胎不生也罷。

  • 2 # 小宋同學vlog

    很榮幸來回答您的問題!

    為什麼以前條件不好、很貧窮的時候會生很多孩子,經濟各方面好了以後反而不敢生了呢?

    第一:歷史背景的原因。

    在計劃生育政策出臺以前乃至新中國成立以前的封建社會,那時候社會物資普遍的匱乏,生產效率非常低下,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講勞動力就是我們的資本!現如今也是!家裡的勞力越多這個家的負擔就越小,日子就會好過的多!這也是重男輕女的一個原因吧!

    我們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以前的抗戰和內戰和抗美援朝戰爭,使得我們國家勞動力損失很多。家裡孩子少的,有的犧牲在了戰場上,甚至獨生子參軍犧牲的,這些老人的養老就是個很大的問題,為了避免這樣的教訓於是多生孩子!

    《老農民》看過吧?那個年代是全民“大生產”“大躍進”生產隊的形式,你家裡的人多,掙得“公分”就多,人少“公分”就少!男女“公分”也不一樣多的!所以大家都盼著生兒子!越多越好!

    改革開放以後土地承包到戶,你家裡人口多分的地就多!那時老百姓的收入主要就是土地產的糧食!

    二:政策因素。

    1982年9月份國家提出計劃生育這一項基本國策。12月份計劃生育政策正式寫入憲法!鼓勵少生優生!鼓勵獨生子女還有獎金!我們這裡生一個女兒的可以再生二胎,一個兒子的就不允許再生了!生多了罰款那是相當嚴重的!這就是我們80、90這代人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的原因!

    隨著我們這部分80、90後參加了工作,成了社會的主要勞動力!再加上社會勞動力老齡化日趨嚴重!國家又出臺了“二孩”政策!

    三:成本問題。

    80、90我們這部分人成家以後,雙方的父母需要贍養,而且有沒有姊妹們為我們這代人分憂!不像我們的父輩有這麼多姊妹來分擔壓力!還要有孩子要撫養!同時還有工作、生活上的壓力!錢越來越難掙!對於普通的家庭來講,在社會上能夠維持住正常的家庭運轉已然是多福!

    孩子的教育是要從娃娃抓起的,甚至是“胎教”!一下生,會有各種早教機構!從幼兒園前後開始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輔導班!有些東西你不學也得學!誰願意自己家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呢?各種零食各種玩具都得買吧?不像我們父輩那個年代,吃不飽也餓不死就行。放到現在,別的小孩有各種玩具,自己家小孩沒有,小孩子他會自卑的!為了滿足孩子,為了成就孩子,種種這些,哪哪不得真金白銀往外掏啊?!

    我們80、90這代人,得到了父母可能會給多個姊妹的的愛和付出,我們也要對這份原本倍增的愛來承擔回報!要讓我們的父母晚年幸福!現在政策放開了,就看你的經濟實如何了!經濟實力強大的家庭他們還會生的!不是不想生而是壓力太大生不起、養不起呀!

  • 3 # buLili

    有錢人還是願意生孩子的,我老公發小,做加工應該有不少錢,兩個女兒一個兒子了還想要個老四,人家說不要兒子掙那麼多錢給誰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適合95—99後看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