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碧螺茶
-
2 # 歷史課課代表
女真族和滿族是同一個民族在不同時期的稱謂。二者是前後繼承的關係。兩宋時期的女真人經歷了不斷的融合和發展最終在明末時期行成了新的女真族。原有的女真文字到明末時已經失傳。後金大汗皇太極於公元1636年皇太極正式改族名為滿洲。
女真人在建立金朝之後佔有了原遼朝的大部分統治區域和原北宋北部領土以及部分西夏領土。生活在這一區域內的女真、漢、契丹、渤海、高麗、党項等民族經過一百年的大雜居後已經相互融合,大部分來到漢族地區生活的女真人已經喪失了使用本民族語言和文字的能力,同時生活及飲食習慣也有了很大改變,很多女真人已與漢人無異。公元1234年,金朝滅亡,一部分女真人為了逃避蒙古人的迫害而返回了東北地區居住,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到了明朝末期,女真人之前使用的本民族文字已經失傳,然而女真族語言還在使用,只是由於長期與蒙古人打交道,這時的女真語已經夾雜了很多蒙古語詞彙。後來建州女真部落首領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落,努爾哈赤也在蒙古文字的基礎以上建立了新的滿族文字。
另外,大部分女真人的姓氏在金朝滅亡後都紛紛改為了漢族姓氏,少部分如完顏氏等女真大姓則一直流傳到了清朝時期。
-
3 # 陳大舍
老規矩,先上答案在解釋。女真和滿洲不是一個民族。二者之間的基本上沒有繼承關係,姓氏、文字更是不同。
我們看看當年大清朝的皇帝是怎麼說的。天聰五年八月,皇太極致信祖大壽稱:
“然爾明主非宋之裔,朕亦非金之後。彼一時也,此一時也”。
之後又在天聰九年(1635AD)十月十三日,皇太極下令:
“中國原有滿洲、哈達、烏喇、葉赫、輝發等名,曏者無知之人往往稱為諸申(女真)。夫諸申之號乃席北超墨爾根之裔,實與中國無涉。中國建號滿洲,統緒綿遠,相傳奕世(滿文上諭無此句)。自今以後,一切人等,止稱中國滿洲原名,不得仍前妄”。
“席北”是部落名,即今錫伯,“墨爾根”(mergen)有神射手之意,與“巴圖魯”(baturu,英雄)。據都興智先生考據“超墨爾根之裔”是瓜爾佳氏北遷的一支。也就是說是鰲拜、榮祿等人的祖先。而皇太極在詔書中強調自己本族原名“滿洲”,不是“女真”。
至於早先老憨王努爾哈赤起兵造反時,自號“金國”,這也是常情。這是因為歷史上,弱小的遊牧、漁獵部族通常會攀附強大部族,比如宇文氏本匈奴之後,但卻在五胡亂華之際攀附鮮卑。而有時強大的部族在崛起之後也會自誇大國,比如匈奴先自詡夏朝末裔,後來又以漢朝外甥自居。
而到了皇太極時期,關外基本上大局已定,也就不必再攀附金國。所以在建州滅亡了哈達、輝發、葉赫、董鄂、烏拉等邦國後,就講原先的部族、社團界限的改組為三百人一組的“牛錄”,並任命“佐領”管理,再將這些牛錄分入八旗,由愛新覺羅氏的子弟們統領。這就是後來滿洲人的起源,也就是說滿洲是愛新覺羅家族在建立和擴大政治統治的過程中“發明”出來的民族,而不是對一個已有的女真人的重新“統一”。
至於姓氏文字就差的更多了,金朝的上層社會受新羅、渤海這些文明國家的影響很深,所以漢化程度也極為徹底,比如呼人名時加上姓氏,比如王旻(金太祖)、完顏晟等;而建州女真主要是受蒙古影響,只稱名不稱姓,愛新覺羅、瓜爾佳為“甲喇”(“hala”,嚴格來說不是姓,比如明珠、和珅、啟功。而且文字上,金國女真文是模仿漢字筆畫創表意文字,而滿文是以蒙古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到了大明朝中期,金世宗的後人,建州女真首領李滿住雖然還用“女真文”給朝廷或北韓王朝上表,但已經是完全不合女真語法的“兵隊シナ語”,全都是“你的良心大大地壞了”這種古怪的語言結構。也就是說此時的女真文基本上都已經被“忘了”。
大清兵入關後,很明白的說過,之前留在中原的金國女真人不算滿洲人,也不算旗人。
女真文書籍。女真文和西夏文一樣,都是以漢字為參考的表意文字。
大清嘉慶年間的滿文書籍,完全是以蒙古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
回覆列表
宋蒙消滅金國後,對女真人進行了斬草除根式的屠殺,導致女真滅族滅種。滿族的生活區與女真的一樣,但完全是兩個名族。滿族自稱後金是給自己貼金、亂認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