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先森

    曾經有人問過一個問題,中國作為火藥的發源地,為什麼沒能像西方一樣,從冷兵器時代自發進入熱兵器時代,而是一直卡在冷熱兵器混用時代,始終點不開“排隊槍斃”時代的科技點。

    有人把這個科技落後的鍋,扣在了清朝統治者頭上,曾經有個命題很有名,就是假如清朝沒有取代明朝,那麼結果是不是會不一樣。他們給出的論據很多,主要包括明朝統治者注重火器發展,軍隊中的火器裝備率很高,而清代統治者“弓馬得天下”,壓制火器發展,很多人還舉出明末清初的火器發明家戴梓的例子,證明中國當時已經可以製造“自來火槍”(燧發槍)。

    火繩槍、中醫和李約瑟難題

    戴梓發明的連珠火銃(圖片來自百度)

    且不說最終的結論,針對上述的論據,就有很多不妥之處。首先,清朝的統治者並沒有像某些文章中所說的那樣,完全壓制火器,相反,如果僅僅縱向對比明清兩代,清代的火器顯然是要優於明代的。在清代初年,就已經淘汰了落後的火門槍(三眼銃之類),全部換裝了鳥槍(火繩槍),在鴉片戰爭前基本可以達到冷熱兵器1:1的裝備率。但橫向與同時期的西方國家對比,則完全落後於西方的燧發槍。

    火繩槍、中醫和李約瑟難題

    火繩槍、中醫和李約瑟難題

    火繩槍(上)與燧發槍(下)

    當時的清王朝也不是不知道燧發槍的存在,至少在對準噶爾和對緬甸的戰爭中,是見識過燧發槍的威力並且繳獲過燧發槍的。之所以不能夠列裝,除去人們常說的官方管制、周邊軍事壓力小等原因,這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中國傳統的工匠技藝,火繩槍是裝備的極限。武器裝備不同於工藝品,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需求量大,且戰爭爆發後消耗大,因此量產的需求往往高於對做工精良的需求。儘管有如戴梓之流的能工巧匠可以造出精良的連珠火銃,但一旦戴梓被流放,這種手藝就會陷入一種“失傳”的尷尬地步。中國的傳統手藝儘管有巧奪天工之處,但缺乏標準化,精確設計和計算,物件的好壞依賴於師傅的個人發揮,且關於製作方法、圖紙、配方等內容,往往也含混不清。在鴉片戰爭中,不同地區造出的火炮質量完全不同。針對火繩槍這種十五世紀的發明,民間的工匠往往還能應付,但燧發槍這種機械精密度高於火繩槍的槍械,能夠製造合格產品的卻寥寥無幾。

    這種現象讓我們不禁想到著名的李約瑟難題:“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其實這個問題應該是,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只在西方發生了?本文比較認同兩個觀點,第一就是經常被提到的,西方在新航路開闢後,打破了社會內卷化的魔咒,科學的發展有了充足的動力,這點這裡不多做解釋,相關的內容很多;第二點,就是東西方在文明發展之初,其走上了不同的哲學道路,這表現為東西方在解釋自然規律的時候,採用了不同的模型體系。西方由表及裡,利用精細化的數學模型作為研究一切自然的基礎,而東方則採用模糊化的方式解釋,這使得在很多問題上只能陷入經驗主義。而經驗主義的一大問題,就是人才培養的問題,因為經驗的積累需要漫長的時間,且每個人對經驗的理解又不盡相同,因此帶來了一個無法量產的問題。其表象為精美器物僅能在一地生產、傳統的中餐難以連鎖化、以及優秀的中醫總是很少等。

    而無法量產、工業化的技藝,永遠只能滿足一個社會上少部分人需求,自然也無法擴大市場、降低成本從而擴大再生產。一個工業化的社會,不僅僅侷限於產品的量產所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和大市場,還包括工業化教育取代私塾式精英教育帶來大量優質勞動力,以及其附帶的文化傳播和民族意識的普及化。

    這裡不得不提最近被熱議的中醫問題,中醫對疾病的治療作用,是無可爭辯的。但前文所說的傳統技藝的不足之處,同樣也存在於傳統中醫上。作為一種以經驗為基礎的醫學,其特點註定優秀中醫無法做到工業化量產而滿足全民的需求。但人體、自然等複雜巨系統,不同於槍械等機械系統,採用模糊化的經驗主義,往往能有奇效。因此貶低中醫、甚至廢除中醫更是大為不妥的。其實中醫的發展,可以參考近年來中餐的發展,一方面有傳承下的技藝精湛的國宴大廚,另一方面還有在借鑑了西方的管理和生產模式後,能夠標準化、批次化生產的連鎖餐飲。同樣,中醫也可以一方面保留傳統的技藝,培養少量的大師;另一方面對中醫進行現代化,篩選出應用面廣的方劑,進行標準化,並研究量產的方法,作為現代醫學體系的有效補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嫁接月季,學會了會上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