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遊史無終

    西晉惠帝時期,持續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亂”,極大地削弱了西晉的政權基礎。八王中東海孝獻王司馬越最終勝出,奪取大權。這時,北方的匈奴貴族劉淵也乘機獨立,建立漢國,定都平陽,對司馬氏晉室虎視眈眈。內憂外患,政權不穩

    公元306年,白痴皇帝晉惠帝司馬哀去世。公元307年,司馬熾繼為晉懷帝,改年號永嘉。

    永嘉元年開始,西晉政權更加衰落。晉懷帝徒有虛名,執掌晉朝大權的司馬越濫施淫威,誅殺異己,晉懷帝無能為力,只有“嘆息流涕而己”。各地官僚對晉室也是離心離德,“四方諸侯,多懷無君之心”。晉都洛陽孤立無援。此時,洛陽的晉左積駑將軍朱誕投了漢國劉淵,向劉淵稟報說:“洛陽孤弱”,勸劉淵進攻洛陽。劉淵認為消滅晉室時機已到,當即任用朱誕為滅晉先鋒,組織兵力向洛陽進軍。

    公元310年6月,劉淵在平陽病死,太子劉和繼位。劉和“內多猜忌,馭下無恩”,同劉聰發生了爭奪帝位的內戰,結果劉聰殺死了劉和,自立為帝。

    洛陽勢孤,風雨飄搖

    公元310年10月,劉聰派兒子劉粲、從弟始安王劉曜以及王彌等率4萬大軍進攻洛陽,又派石勒以騎兵2萬與劉粲會合。

    這時的晉廷驚恐萬分,東海王司馬越火急派出使臣“徵天下兵入援京師”,但是使臣派出後,並沒有援兵前來,晉廷不少官僚主張遷都避難,而身為太傅、“專勢權威”的東海王司馬越,既反對遷都,又“無衛國之心”,假借出討之名,擅自率領洛陽之眾20餘萬出城。身居宰輔之重的太尉王衍,也“不以經國為念,而思自全之計”,跟著司馬越外走。洛陽城防空虛,官府無復守衛。饑荒嚴重,“殿內死人交橫,盜賊公行”。

    洛陽城破,西晉滅亡

    公元311年三月,東海王司馬越在項縣去世,太尉王衍等人扶奉司馬越靈柩回東海郡安葬。被漢國大將石勒在苦縣的寧平城追上,十幾萬護送隊全軍覆沒。

    五月,始安王劉曜、大將軍石勒等圍攻洛陽,洛陽軍民寡不敵眾,洛陽城被攻陷。漢國軍隊攻入洛陽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總計殺死了三萬多名沒有逃走的官員和百姓,並俘虜了來不及逃走的晉懷帝司馬熾。

    京城失陷,皇帝被抓,洛陽城被焚燒,晉朝中原人士紛紛逃往南方避難,胡人統治了中原。史稱“永嘉之亂”。

    綜上所述,樹倒猢猻散,大難臨頭各自飛。皇帝雖好,但亡國之君不可當。歷史上,慘不忍睹的亡國皇帝,生不如死的悲劇,從高處掉下的劇痛,都無不讓後來人感慨,感嘆。

  • 2 # 國脈傳薪

    永嘉之亂在八王之亂後,八王之亂是分封制引起的皇室親族叛亂,將西晉弄的分崩離析,在晉懷帝永嘉五年六,月呼延晏與劉曜等人帶領匈奴兵攻破洛陽,縱容部下搶掠,俘虜晉懷帝,燒皇宮,殘殺皇族百官,然後西晉南下,北方空虛,這就導致北方少數民族趁虛而入,五胡亂華也由此開始,這也是異族首次入住華夏中原,魏晉南北朝拉開了序幕。

    主要原因還是東漢三國時期,戰爭四起,人口急劇減少,而且西晉內部又爭奪最高權力,內鬥不斷,無力抵擋北方少數民族入侵,當時北方氣候變冷,異族南下,也是一個原因。

  • 3 # 鍵鼠俠

    華夏各族融合的程序也是伴隨著相互競爭和戰爭的過程。漢魏以來,由於中原常年戰亂,民生凋敝,胡人不斷內遷。這個內遷有朝廷的強制型和自主型兩種,以填補中原人口的不足。

    而魏晉兩朝在處理民族問題時是相當的粗暴,再加上賦稅繁重、統治階層腐化,整個社會階級矛盾相當的突出。形成了大量的流民和胡人部落在關內,也就是說在晉八王之亂前就埋下了深深的隱患。

    經歷歷時十餘年的八王之亂後,晉庭威嚴掃地,能打的軍隊都基本消耗光了。晉懷帝登位,年號永嘉,還在與東海王司馬越相爭。這時匈奴人劉淵已經認了個漢人祖宗(高祖劉邦和昭烈帝劉備),建立又一個劉漢政權。奴隸出身的石勒也在劉淵手下為將。

    胡人已經形成了對抗晉朝的局面,經過幾次攻打洛陽,最終攻陷晉都,俘虜晉懷帝、羊皇后。這是第一次中原大一統王朝的皇帝被俘、皇后被辱。是漢族的天大的恥辱。

    隨後司馬鄴在長安繼位是為晉愍帝,面臨同樣的局面和結局,再次被城破身死。

    再隨後士族衣冠南渡(就是一個貶義詞),東晉在南京建立,守住半壁江山。開啟了五胡亂華和南北對峙的長期戰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人應該如何優雅地處理夫妻冷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