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21點心理學

    性別是天生的,是由具體的生理差異決定的,性別差異就相當於先天土壤,性別心理是種子萌芽在後天逐漸長大開花結出的果實。

    性別生理差異一直都在,但正如社會角色是社會賦予的,性別角色也是在社會文化對不同性別的人的不同定位決定的。大多數文化強調女子的陰柔之美,男子的陽剛之美。但隨著人們審美的改變,角色定位也會有所偏移,比如前幾年日韓風的花美男很有市場,就出現了一些看起來有點兒"娘"的流量小生,與以往的審美觀大相徑庭,但風颳過後也甚是撩人。

    當然在生活中也有一些性別錯位的人,同性戀雙性戀者也常見諸報端,據說同性戀有一定的遺傳基礎,某些明星也公開出櫃。雖然有些人對同性之愛諱莫如深,但同性戀也是真實存在的,在自然界同性戀也是很普遍的現象,據說有30%的動物有被發現有同性戀行為。隨著社會寬容度的增加,人們對同性戀的接受度也在增加,有些國家同性戀也已經合法化。

  • 2 # 知我君

    性別心理有一部分是與生俱來的,但這部分性別心理不是出生就體現出來的,而是到了三歲左右才開始顯現。為什麼說是“有一部分”?這和“性別心理”的概念有關,性別心理一部分是指對自己的性別(男或女)的認知,這種認知和先天的性別有關,小男孩會本能地喜歡和小男孩玩,小女孩會本能地喜歡和小女孩玩,還是小人兒的它們會物以類聚。但是,性別心理還包括對社會規範中的性別的認知,比如男孩穿什麼,玩什麼,女孩該穿什麼,玩什麼,諸如此類。這部分則是有變化的。可以舉兩個例子。

    上圖是路易十四,法國的太陽王。穿高跟鞋,戴假髮,噴香水,這是一個身份高貴的男性可以做的事情。

    直到20世紀30年代,美國的人仍然是把粉紅色給男孩,藍色給女孩,因為他們認為粉紅色是一種更堅定果決的顏色,更適合男孩;而藍色更柔和秀麗,女孩穿來更漂亮。當時的中國不這樣,大概和紅色與喜慶有關,顯得不太嚴肅莊重。總之呢,性別的社會心理是隨時代在變化的。

    很多人對“中性化”充滿恐懼,認為男人變得娘炮了,女人變得彪悍了,但是,這是社會性別認識的差異,不代表社會真的出問題了。

    ladygaga的中性裝扮。中性化很可能才是符合生物性的性別心理,根據裝扮和性格來區分男女實際上是拿社會規範去對與生俱來的性別心理進行矯正。

    心理學家研究性格的時候,一定要區分男性性格女性性格嗎?不是的。男孩女孩,男人女人,在性格上都並沒有截然明確的區分,有的主要是後天形成的觀念的差異。

    當然,社會規範的存在有必然性和必要性。不過,社會的發展也是有自身規律的。我們大可不必太擔憂。一個積極向上的孩子,應該處處被外在的、別人的觀念束縛著嗎?在涉及只與個人有關的選擇時,沒必要那樣。

  • 3 # 神馬心理

    在談性別心理之前,我們需要簡單瞭解一下“三大性徵”

    第一性徵:是指人類男女不同的生殖系統在胎兒時期就出現了,這種生來就具有的兩性特徵叫做第一性徵,又叫主性徵(媽媽十月懷胎,生出來是男寶寶,那麼他的第一性徵即“男性”,生出來是女寶寶,那麼她的第一性徵即“女性”)。

    第二性徵:是指青春期(性發育階段),女孩長得越來越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她們在身材、體態、相貌、聲音等方面都與男孩有著明顯的不同;男生則慢慢長出喉結、鬍子,聲音也變得低沉、粗狂等;這種除了生殖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特徵,就叫做第二性徵,又叫副性徵。

    第三性徵:一般來說女性表現為溫柔、細心、富有同情心,待人處事更為感性;而男生則變得勇猛、堅強、略顯粗心以及更為衝動冒險等等;這些則屬於第三性徵,也視作社會(文化)性徵。

    性別心理更多是後天社會文化(環境)下的產物

    第一、第二性徵具有生物性(一般情況下很難去改變),但個體卻會受到後天環境、社會、心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而最終擁有發生改變的可能。性別認同、性身份、性取向也就會隨之而產生不同的變化,從而衍生出了“異裝癖”、“易性症”以及“同性(或雙性)戀”。

    值得注意的是,性別心理更多是社會文化(環境)下的產物,人們按照約定俗成的規範早早將之劃分為一定的類別和標準,當個體與規範標準不一致時,會被貼上“異類”的標籤。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性別心理變得越來越具寬度與廣度(靈活性),只要不影響個體的社會功能(個體本身不因此而困擾),則無需被診斷或“貼標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000元買的索尼xzp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