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James振龍減脂

    看體重趨勢,測量身體圍度能夠比較準確地瞭解自己的減肥成果

    我們只說以我們現在的條件如何真正的瞭解自己的體重變化,那些需要藉助團隊和大量裝置的類似實驗室的做法不在考慮範圍內。

    體重的影響因素太多,只有趨勢可以體現減肥的大體情況。

    人體內60%的身體成分是水,我們喝水吃水果同時又會出汗上廁所,身體水分含量時刻處於變動狀態,一泡尿估計250ml的水分就排出體外了,體重也跟著減了二百多克。

    我們同時還會吃東西和排便,食物在人體內的時間大致是24-44小時,基本上就囊括了你稱重的時間,這又是300-500克的重量。

    這還只是考慮身體水分和飲食排便這些比較明顯的因素,另外還有運動後身體水分的增加,吃鹹了體重的增加,便秘體重的增加……

    看體重的時候,如果只是對比前後兩天的資料,這些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你懊惱自己增重300克,很可能是因為自己忘了去廁所。

    但如果你把時間線拉長,關注自己三天或者三天以上的體重趨勢圖,這時候所有的影響因素都變成了我們身體的“常態”,如果你減肥有效果,那麼這些天唯一持續減少的就是脂肪了,這次減肥就是有效果的。

    下圖是我隊員的減重趨勢圖,體重不是直線下降的,你關注到每一天,就會發現他是起伏式下降的。

    我在帶隊員減肥期間,只會檢視隊員的減重趨勢圖,而不是看臨近兩天的體重變化。

    不定時測量身體圍度,可以清晰展示減肥效果。

    這一點就很好理解了,我們的脂肪是全身減得,潤物細無聲,不知不覺肉就掉了,這樣的話每隔一週,對腰圍、臂圍、大腿圍度進行測量,就會發現其中的變化,也就知道自己的減肥效果了。

    當然也有更專業的人使用皮脂鉗,直接測量皮下脂肪厚度,但這東西使用起來需要技巧。手太潮,一哆嗦,資料就不準了。

    確保資料測量方法正確

    這裡就要提醒一點,體重秤的正確使用方法:早起便後空腹稱重,持續至少三天的資料才可以被參考。

    早起是因為一晚上沒有吃東西,食物對體重的影響很小

    便後是為了減少糞便對體重的影響

    空腹是為了避免胃裡有食物造成體重增加

    不管是體重秤還是體脂稱,只有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身體狀態下,使用同一檯秤,才有可信性。健身房測出來的身體資料和你家的稱沒有可比性。

    現在體脂稱使用比較普遍,和體重的道理一樣,只有趨勢是可以參考的。

  • 2 # 營養師May姐

    減肥效果部位人群是需要看體重,而部分人群是從體重上看不出很明顯的變化,之前我的一個客戶就是這樣,整體從外表上,真心很瘦,我很懷疑她是過來增肥的,並不是減肥,但透過摸摸腰圍和腹部,才知道原來,這真的是來減肥的。我認為自己的減肥成果應該應該從區域性尺度的變化,以及腰臀比,內臟脂肪或體脂肪來判斷。

    區域性尺度的變化:

    建議減肥者,每個星期都最好量一次自己的胸,腰、腹等區域性部位,觀察每個星期這些部位的變化。黃金身材比例公式:腰圍: 身高(cm)× 0.37;胸部: 身高(cm)× 0.53;臀部: 身高(cm)× 0.54;手臂: 手腕(cm)× 1.7;大腿: 身高(cm)× 0.26 +7.8;小腿: 身高(cm)× 0.18;腳踝: 小腿(cm)× 0.59

    腰臀比的變化:

    有研究發現,腿部的脂肪有利於預防糖尿病,而腰腹部的脂肪會促進糖尿病,固細腰豐臀才是更健康。一般在健康腰臀比範圍是,女人的腰臀比小於0.85,而男人的腰臀比小於0.90。

    脂肪的變化:

    如我剛剛所陳述的客戶,她就是體重變化不多,而體脂肪降的比較多,而且減完一個療程後,就沒有看到腹部肉肉,它去拍藝術照時,感覺非常輕鬆。

    減肥的效果除了以上的變化以外,還應該觀察自己的身體的變化,是差了還是變的更好,如我們通常會收到客戶的反饋是,之前睡眠不好,減完肥後,睡眠變好,這也是其中的一個減肥的帶來的效果,因此不能單靠體重的變化來判斷是否成功。

    我是May,每天都會為你推送健康小知識,若有幸我的健康小知識被你閱讀到了,看完後別忘點右上角對我關注喲,你的關注是我前行最大的動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夢見自己成了救世主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