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弗里曼2

    情深不壽以前總是望文生義地理解為用情太深的人短命,比如相思成疾而死,道理不是沒有但畢竟屬少,除了古代小說傳奇的故事,現實裡幾乎為零。後來有人理解為一段感情如有一方用情太深,則這段感情可以會不長久,不壽是不是指命不久已,而是感情夭折。我認為相當有道理。現實中一方愛得太深導致疑神疑鬼,各種跟蹤偵探,貼身控制,另一方完全喪失空間,再好的感情也日久生累最終勞燕分飛,這是經常有的事。這個解讀相對現代主義但我更願意如是觀。

    慧極必傷就更好理解了也完全可以望文生義,用反證即可。精神病院裡的瘋子多數智力超群,智力不夠你還真沒資格得精神病。最著名的當數尼采啦。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怎麼破?儒家的過猶不及,中庸之道,二碗煎八分,連服三萬劑。天天修煉吧哈。

    納蘭性德?吾生也晚,不知其人其事,不論。

  • 2 # 狼煙一九三一

    老子說:“大智若愚,大辨若訥”世間萬事萬物都以平衡中求生存。關於納蘭性德(公元1655一1685年)僅活了三十歲,可謂青年夭亡。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中這句話對納蘭性德比喻極恰。

    納蘭性德,名成德,字容若,滿州正黃旗人。他出身貴胄,父明珠,康熙重臣,官居大學士。成德才華橫溢,曾中進士,極為康熙賞識,收在身邊。但他也明知伴君如伴虎,在看透了官場的黑暗後,則意志消沉,他給朋友張見陽的信中說:“東華軟紅塵,只應埋沒慧男子錦心繡腸,僕平疏庸,那能堪此?”從這句話我們感到你是一個貫通古今,鬱郁不得志,深感政治生活的沉悶,又沒有出路,因此他抑鬱寡歡,又恰蓬盧氏夭亡,他用情過深,再加社會家庭的壓迫,因此他早早地走完了自己短短的一生。三十歲就撒手人寰。今人扼腕相嘆!

    難怪乾隆看到《紅樓夢》中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故事後說:“此明珠家事”了。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是文人的通病。他跳不出自已的那個小圈子,一般文人大都用情過度,難免勞心傷神,豈能久呼?太聰明的人,就沒有幾個知心朋友,再加賢妻過世,知己又離他而去,知音卻天高地遠,永無相聚之可能,因此他過早地耗幹了青春,正是:“霞光褪去何悽楚,萬箭穿心不似這般苦。奈何吾身百莫贖。待到九泉愧對汝。無感風寒侵蝕骨,此生煎熬難以外人吐……”納蘭性德,燈枯油盡,也在理數。

    職明人一般看到的事物,要比一般人深的多,但他們又大多自持有才,自然矜持,知心朋友又極少,因此他們的行動一般持才傲物,這就更難與現實接軌,最終兩兩相加,不治而亡。總之納蘭性德也和歷史上的才子一樣,早早地結束了性命!

  • 3 # 平民之宴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這個詞的原句應該是“情深不壽,強極必辱,謙籤君子,溫潤如玉”,出自於金庸先生的《書劍恩仇錄》,是乾隆皇帝送給陳家洛的一句話。原文中並沒有“慧極必傷”,只是有好事者湊熱鬧吧。

    短短的八個字,卻折射出唯物辯證法的光輝,道出了過猶不及、水滿則溢的人生真理。生活中,不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得講究個“度”,用情太深反而會鬱鬱而終,比如《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聰明反被聰明誤,又如《三國演義》中的蔣幹盜書。還是鄭板橋的那句話,“難得糊塗”才是上乘之率。

    納蘭性德英年早逝,是因為“情”嗎?是的,他多情但不濫情,一生只有兩個紅粉知己,一個是原配妻子盧氏,另一個是江南才女沈婉。感情不可謂不深,尤其是盧氏的去世,給納蘭性德打擊很大,即便如此,大家想一想,納蘭性德是何人?皇族貴胄,他爹是明珠,家族教育傳統肯定很嚴謹,他又是康熙皇帝的御前侍衛,舉案齊眉的妻子去世,能把這樣有背景、有地位、有學問、有堅持的才子擊退,去和妻子天堂相會嗎?有生活常識的人,都不會選擇這個答案,除非他是賈寶玉。

    “慧極必傷”,對納蘭性德來說,更是無稽之談。原因大體同上,不再多敘。那些煽情劇,煽了觀眾情,賺了收視率。

    納蘭性德其實更可信的死於“寒疾”。我們可以從納蘭性德的詞中看出,燦若星子的人生背後始終有一個隱痛,那就是寒疾。“黃昏又聽城頭角,病起心情惡。藥爐初沸短檠青,無那殘香半縷惱多情。曾記年年三月病,而今病向深秋。盧龍風景白人頭,藥爐煙裡,支枕聽河流。”,年年三月病,啥意思,不用說了吧。

    康熙二十三年,皇帝南巡,到了無錫的時候,他又一次病倒了,寒疾就是這麼在他的生活裡作祟,最終容若在康熙二十四年去世了。

    因此,“情深不壽,慧極必傷”,用於納蘭性德身上是不合適、不貼切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孕期用不用護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