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畔老侃
-
2 # 秋盡西風
書法圈看人的。所謂的江湖體,意思就是那些跑江湖的人寫的,不跟你寫的怎麼樣,只要沒身份,沒地位,就肯定是江湖體。。。
-
3 # 鴻鵠迎罡
人們的審美標準並不是一成不變,會隨著時代意識,價值觀念,文化屬性等方面不斷髮生變化,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審美觀,大多數人認同的審美觀就是一個時代的審美觀。
書法藝術的審美趣味實際上跟其它藝術一樣,在歷史中反反覆覆地輪迴,一會兒遵循傳統和古典,一會兒倡導創新和現代性,一會兒又熔古鑄今。
如晉代,受道家自然而為思想的影響,人們關注自我內心,在書法上遵循秀麗美,飄逸美的風格,書法家都以二王為宗。唐代時,國強民富,倡導自由開放的精神,因此,雄強大氣的楷書符合時代精神,發展得很成功。
宋元時期,朝延常年跟外族爭戰,導致國勢衰弱,文人士大夫無法實現強國富民的抱負,只有透過書法來抒寫個人心中積鬱,所以,宋元時期的書法追求柔媚的文氣和書卷氣。
到了現當代,人們的思想意識和時代觀念都很複雜,倡導個性解放,在書法上追求特立獨行的個性為主,又因為書法成了一門職業,依靠書法爭名逐利成為普遍現象,因此,能看到五花八門的書風。
有以顛覆傳統書寫方式,有以用新材料,新工具作為書寫道具的射書,竹書,拖把書,有以行為藝術為主的盲書,口書,腳書,等等。
這些書法就是人們常說的“江湖體書法”,它們有許多共同特點,其一,蔑視書法傳統規規範,不按套路來,把審美變成審醜,完全憑個人瞬間的激情驅使毛筆或其它書寫工具胡亂塗鴉。
其二,隨意排列書法的間架結構,筆畫誇張變形,張牙舞爪,在視覺上極具衝擊力,衝擊力過後,卻留下一堆線條的堆砌,毫無審美感受。
其三,書寫工具推陳出新,已不滿足用毛筆或宣紙來寫書法,改用雞毛,拖把,指頭,頭髮,鬍子,竹子等工具寫字,不以書法審美為目的,為了寫字而寫字,為了畫出線條造型而書寫。
由於這些材料和工具完全不符合書法的書寫特性,幾千年以來,都沒有成為主流被推廣起來,而現當代一些書法家急功近利,不肯苦修書法傳統功底,只能用它們吸引眼球,以獲得存在感,因此,就炮製出許多江湖書法。
-
4 # 藝修堂書法美術
就是以一種不認真的態度去寫書法,凡是古人留下來的經典書法法度全然反駁,以各種怪異的行為來吸引觀賞者的眼球,不以書法好壞為目的,而是以行為表演為目的,根本談不上書法,純粹就是一種行為藝術。
-
5 # 7Y正陸
江湖者江河、湖泊,後衍生出“天下”之意,書法怎麼與江湖掛了鉤不得而知,是否金先生武俠世界中江湖人士與正統社會是兩個天地,故把書法也這樣劃分了。
江湖書法應是“正統”書法所封。不入歷代名貼、名家各體特徵之書法是否都為江湖書法?
目前沒有準確定義,作為一種藝術,美醜好壞,外行看熱鬧,內行搞權威,合大眾口味的,專家不一定肯定,專家創造的,許多人也欣賞不了。
書法有沒有標準楷模?歷代先賢名家作品就是。但是許多稱之為藝術的東西需要時間檢驗,生前不被看好的作品太多了,而且今人欣賞不了,不代表後世不被看好。
能稱上江湖書法的也不是隨手塗鴉、無根無基之作,是江湖還是藝術創新,還要拭目以待。
-
6 # 衛上坡人
江湖體書法並不代表跑江湖的書法人,據我瞭解,由於書法已經轉換成商品流通,為了增加個人經濟收入,許多寫書法的人都出去闖蕩或跑江湖,包括書協的墨官儘管誰不出去做展覽,開筆會,跑單場,另外還有些人打地攤賣作品。這些人有多少?恐怕有一個算一個吧,誰也別裝逼,感覺自己寫的好的人,而且在當地有點小名氣的人,誰不想賺點錢?所以跑江湖的參差不齊,不能統稱為江湖體吧,這概念也太含糊了吧!下不過是有一種另類人傳統字寫不好而胡亂折騰,由於負面影響太大,可能就以他們為影子稱之為江湖體了吧!
回覆列表
其實,眼下我們對“江湖書法”的定義並不明晰,也並不準確,持不同審美觀的人有著截然不同的判斷,這也是“江湖書法”依然活躍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一個個“江湖書法”泡製者的眼裡,他們從不認為自已的表現手法有悖書道常倫,也從不認為自已所獨創或者所改良的書法有什麼對不住公眾,再加上膜拜者擁躉者的追捧和某些媒體的有意識抬舉,則更堅定了“江湖書法”泡製者們的信心。應該說,近二十年來“江湖書法”的肆意氾濫,少數不諳書道的習書人和某些缺乏傳統文化保護意識的推廣機構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我個人從不排斥書法人有開拓創新的主張和精神,也從不非理性的去判斷任何一個怪異習書人的作品就是“江湖書法”,但我有自已的審美標準和鑑別原則,至於這些標準和原則是否與公眾相一致那就不知道了。我曾較認真的觀察過也簡單的總結過,但凡被公眾稱為“江湖書法”的作品都擁有這些共性:一是整體觀感完全沒有傳統書體的陳跡韻痕;二是結字、筆技和章法與傳統書法的基本法則和要求相距甚遠;三是刻意將書法的表現形式隨易化或遊戲化;四是隨意將漢字的規範結構作抽象性分割或異化;五是將書法用毛筆來書寫的固有方式顛覆於筆外;六是胡亂使用完全不符合傳統書法的工具和載體 …… 等等這些,實為眼下“江湖書法”的基本特徵!
我始終認為,不論你對書法怎麼演繹、怎麼雜耍、怎麼油滑、怎麼隨便、怎麼任性、怎麼變化,你也不能完全背棄傳統法則和最基本的法度吧?如果你的作品中看不到傳統書法最起碼的元素,是不可能打動人的!因為傳統書法作為特定的美學符號早已根深蒂固映入了華人的心目中,並業已形成了審美定式,如果你很突兀的顛覆了它,那是很不容易被華人所接受的,即便你的作品充滿了新穎感和奇特感,那也需要足夠的時間檢驗和相當的專業評估方有可能被公眾所認可!
在普通公眾的眼中,“江湖書法”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鬼畫桃符”一點不美觀,而在有一定專業素養人的眼中,“江湖書法”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雜亂無章”毫無神韻。總之,無論是來自何方的判斷,這“江湖書法”都是天下絕大多數人不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