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要開GTR
-
2 # 愛笑的男孩C
銀河補習班是由鄧超主演的一部教育體裁電影。當時鄧超也是透過自己的微博宣傳並且惦念自己的父親,思念之情。吳京也客串了此電影,在北京同自己的母親,家人以及好友,業內人士宣傳了自己的電影作品釋出會。也是體現了人的教育史上家庭對孩子培養的一種方式,雖說教育有千萬種,但是這部影片反映了當前家庭教育的一種模式。推薦大家去看看,是一部挺不錯的影片,歷年同體裁作品之最。
-
3 # 揚州微笑的草
《銀河補習班》告訴觀眾,有的孩子確實需要補習,但這種補習,和大街上遍地的“補習班”完全不同。所以《銀河補習班》告訴觀眾,現代家庭需要給孩子的,不是各種培訓班的補習,而是愛的缺位的補習。
1.一部勵志片,情節反轉有其現實意義
父親馬皓文(鄧超飾演)本是設計師,因為成績卓著,被選為亞運火炬手。就在人生的巔峰時刻,他設計的大橋垮塌,被判入獄7年。從此,一個英雄一下子淪為狗熊,墜落到社會最底層。7年後再出獄,妻子已經離婚再嫁,和現任做起生意,沒時間管兒子。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兒子馬飛,一個正在成長的少年,走進父親的生活裡。他們的人生壞得不能再壞,但是他們在奮鬥中互相勉勵,最終雙雙走向成功。
這顯然是一部勵志片,不像一般的悲劇那樣哭哭啼啼,而是用情節的反轉來慰藉觀眾: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人生跌入低谷之後,還是有曙光在前,任何時候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
2.現代家庭裡,孩子最需要的補習,可能是愛的缺位
馬飛這樣的學生急需要“補習”:一方面補習功課,準備擠高考獨木橋;一方面補習父愛教育長達7年的缺位。
父親從監獄出來的時候,兒子馬飛是學校的差等生,快被學校開除,老師找到家長。一個刑滿釋放人員,一個學校差生,這一對“難兄難弟”開啟了一段特殊的人生之旅。因為缺錢,父親賣血,各種艱難的打工,在社會的最底層苟活著。但就在這樣艱難的人生歷程中,父子互相勉勵與鞭笞,最終,兒子考進理想的大學理想的專業,父親得以昭雪曾經蒙受的冤屈,重新走上正軌。
《銀河補習班》裡面的橋段,讓人聯想到威爾·史密斯的《當幸福來敲門》,導演是否借鑑了後者,不得而知:都是父親遭遇了變故,陷入人生低谷,同時與兒子相依為命,共生共勉,勇敢面對生活,最終走向成功。但與《當幸福來敲門》不同的是,威爾·史密斯版的父子情深,著力點在父親的奮鬥歷程;《銀河補習班》卻著力於表現父子間的磨難,以及父親對兒子的言傳身教,脈絡似乎更加偏重於“教育”。
《銀河補習班》裡的父子經歷比較特殊:父親入獄7年,缺席了孩子成長的關鍵7年。但是,這不代表它沒有現實基礎:當下中國很多家庭,尤其在邊遠農村,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把孩子扔給母親或爺爺奶奶撫養、教育。我們知道,人的成長,尤其是一個男孩子的成長,如果沒有男性介入,有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很多孩子成為“問題少年”,甚至比《銀河補習班》裡的馬飛更加嚴重,但遺憾的是,這些孩子的父母至今沒有醒悟過來,把缺位的父愛“補習”起來。也許,這是這部片子最有現實意義的地方。
3.應試教育有一定弊端
《銀河補習班》也同樣關注一個熱門話題:應試教育。只要有個好成績,這孩子就是好孩子,就會得到學校尤其是學校和老師的肯定。馬飛肯定不是一個好孩子,他成績差,常常倒數,學校甚至要開除他,那個閆主任就是應試教育的典型代表。在這樣的情形下,父親只好把兒子帶離寄宿學校,讓兒子和自己生活在一起。對於寄宿學校,我們一般人的感覺是,那裡的孩子比較上“規矩”,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升學書。馬飛的母親也是這樣想的,可結果是,馬飛長成自己都嫌棄的模樣。母親認為是受了那個不爭氣的父親的影響才會如此,跟兒子反覆強調“千萬別學你爸”,但事實上,學校、老師、母親的判斷都錯了,馬飛身上缺少的,恰恰是爸爸身上的那種韌性:在人生的低谷不屈不撓。可能,影片也在探討一個教育問題:如何做,父親才是一個好父親?答案就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勇敢面對失敗,永不認輸,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回覆列表
銀河補習班還沒去看,主要是工作時間不寬裕。只能等到愛奇藝之類的播放器了,在手機上觀看。畢竟是知名演員鄧超主演。綜藝效果也很強。期待吧。一定觀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