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川達州人
-
2 # 簿君
孫策不僅位列三國時期"二十四名將"之一,更是排名第九的猛將。
不管是在小說《三國演義》還是在真正的歷史中,孫策都是十分彪悍的。作為孫堅的兒子,孫策從小就跟隨父親征戰沙場,流汗流血,因此,年紀輕輕便有十分豐富的戰場經驗。
孫堅死後,孫策子承父業,同時還繼承了父親孫堅留下的那塊傳國玉璽。也正是靠著這塊傳國玉璽,孫策向袁術兌換了相當數量的軍馬,為後來,征服江東奠定了基礎。
在打江東天下的時候,孫策不僅作戰英勇,勇冠三軍,還十分重用自己手下的部將,如對外任用黃蓋,韓當,程普,對內則重用周瑜,張昭。因此,整個江東在孫策的帶領下真的是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有人問:孫策死的也太早了吧,若是孫策沒有死,後來三國的局勢會不會大有不同呢?
我認為,孫策雖然是不可多得的猛將,也有良謀。但是,就像流星劃過天空一樣,孫策這個人在三國的歷史出場註定是一閃而過。
這和孫策這個人的性格有很大關係。簡而言之,打個比喻,孫策這個人就很像後來的西楚霸王項羽。畢竟人稱"小霸王",但做起事來真的有點馬虎。
比如在降服太史慈的時候,孫策這個一軍主帥居然親自出戰,贏了還好,若是輸了,就是集團解散的大事情。
而且孫策在打仗的時候,特別喜歡在自己頭上繫個紅圍巾,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是主帥似的。
到最後被許貢的門客暗殺時,孫策竟然在獨自外出打獵。結果有一支暗箭射中了孫策的臉部,原本這個湯是不足以讓孫策斃命的,但孫策這個人天生俊美,自己也愛美。
孫策起床到鏡子前一看自己的臉,居然被毀成這樣子,發怒大叫,結果傷口迸裂,血流不止,當晚,這顆江東區巨星就這樣隕落了。
所以,我認為孫策這個人是不會死在戰場上的,但是會死於他的性格缺陷,在那個戰亂不斷,恩怨情仇交生不息的年代,沒有絕對的自我保護意識,是不行的。
-
3 # 孫博士侃歷史
小霸王孫策,是孫吳集團早期的軍事核心人物,也是江東基業的實際奠基人。孫策時期,是東吳集團的軍事鼎盛時期,可謂攻無不克,其主要功績是在江東平定中的一系列戰鬥。
公元195年起,孫策率軍先後平定了劉繇、王朗、嚴白虎的割據勢力,並且收服太史慈。此後又擊破劉勳,佔據廬江。進而平定了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
此後,在公元199年末,孫策又大勝黃祖,幾乎將其活捉,而這一功績,是其弟孫權耗費了近五年時間才得以企及的。可見孫策在軍事上的功績與才能。
曹操在孫策平定江東後,曾感慨“猘兒難與爭鋒也!”並主動與其結好,這是孫策死後東吳再也沒有享受過的待遇。
若非孫策早亡,漢末天下之勢未可知也!
-
4 # 唐詩三百隻會一首
首先叫孫策小霸王是侮辱孫策,因為在漢室項羽就是反賊,孫策不死那麼就沒有後來的劉備和曹操了,孫策如果不去打陳登的話那麼就不會死,但是他沒有去攻打黃祖就證明他是想迎接漢獻帝的,但是沒想到陳登阻止了他們,世事難料啊
回覆列表
孫策被刺事件深刻影響了三國局勢。
當時,初步完成江東統一的孫策志氣高遠,已經向曹操發出了軍事威脅,預備北擊中原。此時也正是官渡之戰的重要時刻,一旦孫策周瑜的組合向許昌方向發動突襲,腹背遭遇大敵的曹操集團完全可能發生崩盤。
那樣,東漢局勢發展大體就是孫策集團佔據江東豫州全部,還有徐州部分地區,並乘機吞併荊州,最終與佔領幽並青冀兗徐司七州的袁紹集團進行總決戰。其餘各地完全可以忽略。
曹操運氣不壞。孫策橫死,孫權接手後山越又連續叛亂,等收拾乾淨已經是207年了。曹操完全平定北方,可以安心攻擊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