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囧拌鮮

    我認為了解一個人的作品的前提,是要知人,只有瞭解他的人生經歷,才能更好的賞析解讀他的作品。蘇軾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重要一員,他的這首詞—《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是我最喜愛的,下面錄入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讀完這首奮發向上的詞,果然文如其人。立即豁達開朗的詩人面帶微笑親切地站在我們面前了。

    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農曆3月7日,晚春時節,一行數人優哉遊哉地行走在黃州沙湖道上。忽然,一場大雨驟然而降。許多人抱頭鼠竄,紛紛奔向一片樹林避雨。然而雨點重重地砸在樹葉上,穿透樹林落在大家身上。只有一個人腳穿草鞋手持竹杖毫不在意地輕鬆地繼續前行,對大家說:“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豪邁地說:“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這也是對風雨的宣言吧。這就是我們的詩人東坡先生。他為什麼會有這麼良好的心態?詩人告訴我們說:“一蓑煙雨任平生。”詩人向來在風雨中總是處之泰然。這是點睛之筆。詩人運用雙關的修辭手法,含蓄地把自然界的風雨同人生的風雨聯絡起來,表明了詩人的人生態度,拓展了詩歌的境界,豐富了讀者的想象。吟嘯徐行的詩人同雨中狼狽的同行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詩人不畏風雨的形象,無論是自然界的還是人生的風雨。

    暴風雨過後,天氣未免微涼,然而景色卻已經發生了變化,“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來時風雨大作之處,放心了,返回的路上“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同“穿林打葉”的急雨的對比,使詩人不畏風雨的思想形象地得到進一步強化。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生道路上的風雨總是要過去的,只要泰然處之,Sunny終究還是那麼燦爛。

    雨中嬉戲是頑皮孩子的勾當,人們並不為怪;放在大人身上,就覺得荒誕不經了。詩人做出雨中吟嘯徐行的駭俗之舉,是對世俗觀念的挑逗?還是真如詩人所說“料峭春風吹酒醒”,是因為喝了一點兒小酒?其實所謂醉酒是詩人的障眼法。如果我們知道三年前元豐二年的烏臺詩案——蘇軾因為詩文惹禍,身陷囹圄,幾乎性命不保,後來經多方營救,才倖免一死,出獄後被貶為現在擔任的這黃州團練副使,但無權簽署公文,並且不準擅離黃州——那麼就能夠了解詩人這時候的心境了。詩人鬱結胸中的憤懣,在一陣急雨中暴發了,他就是要在雨中吟嘯徐行,表現他對製造政治風雨的肖小們的蔑視。在風雨中放浪形骸的詩人,多麼倔強,多麼世事洞明。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只是一首小令,只是記敘詩人一次途中遇雨的平常小事,然而讀來卻令人興味盎然。這是因為詩人吟嘯風雨的不同於常人的獨特行為,營造了充滿個性的情趣;因為“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描寫,表現了詩人濃重的個人色彩的曠達襟懷,洋溢著充滿理趣的樂觀情緒,使全詩意味悠長;因為“一蓑煙雨任平生”,讓人們感受到飽經風霜而勇敢面對風雨的詩人獨特情感。《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雖是一首短詞,但是滲透著詩人獨特的人生經歷,融入了詩人獨特的人生感悟,表現了詩人個性化的情感,讓人們看到了個性鮮明的蘇東坡。

    這首詞能夠深深地吸引讀者,是詩人迷人的個人氣質打動了讀者。

  • 2 # 行山涉水一路向北

    該詞原文如下:《定風波》

    莫聽竹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此詞是作者被貶黃州時期的作品,該詞述寫作者路遇大雨仍“吟嘯”“徐行”,可見他面對人生風雨是何等從容淡定。“竹杖芒鞋”指條件簡陋,“莫聽”、“何妨”、“誰怕”體現出作者掘強豁達的性格。下片寫風雨後人醒、天晴、日出,再回首剛才的經歷,一切已隨風而逝。

    人生之旅不僅只有豔陽天,當悽風冷雨襲來時,應從容、沉著應對,應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氣度。以豁達樂觀、百折不撓的態度面對生活,定會迎來雨後彩虹,而當再憶及往昔崢嶸歲月,那已悄然沉澱為自己的人生財富。所以經風歷雨、臥雪眠霜的人生更堅實、更精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組裝機,奔騰G3250,32位,4G記憶體,升級一下,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