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沉的經遠

    馮玉祥自己導演拍攝的那個電影《馮玉祥北伐工作記》最多算紀錄片,或者說是個人宣傳片。

    1926年吳佩孚撕毀與國民軍一起反奉的協議,轉而和奉軍一起進攻國民軍。馮玉祥不得不暫時下野躲避鋒芒,將部隊交由鹿鍾麟等人統領,自己去蘇聯考察。在蘇聯考察期間,馮玉祥除就蘇聯援助國民軍達成協議外,還對電影產生了興趣,他意識到電影在宣傳方面的巨大優勢,於是不僅購買了一批攝影器材,還專門派人去學習攝影。

    國民軍敗退甘肅以後,為了配合北伐軍,馮玉祥從蘇聯趕回國內重組舊部。在改組部隊的時候,他設立了專門的電影股,精心拍攝了很多鏡頭,其中有馮玉祥耍大刀、幫士兵分菜、和士兵一樣吃鹹菜饅頭、幫士兵剃頭剪指甲等等。大多是凸顯馮玉祥個人愛兵如子、練軍有方等方面,按照現在的說法很可能就是擺拍。

    不過在這個個人宣傳片裡,還是有一些具有歷史意義的,比如片子裡有馮玉祥率部進行五原誓師的影像,還有紀念南口大戰陣亡烈士祭奠大會的鏡頭,這些片段記錄了當時發生的歷史事件,對於後世研究那段時期的歷史很有意義。

    這部馮玉祥的個人宣傳片後來還在上海公映,不過沒有票房記錄,究竟有多少人觀影已經不得而知。但是隨後不久馮玉祥就捲入了新軍閥混戰,並最終兵敗下野,看來這個宣傳片並沒有達到他預期的目的。

  • 2 # 3個知了殼

    看到題目之後,特地去看了一下馮玉祥拍電影的影像資料。

    影片一開始是一位光著膀子揮舞大刀的大個子軍人,膀大腰圓,身高體壯,可以說是它的特點,旁邊站著觀看的,都是他手下計程車兵。

    據說馮玉祥將軍,從小就練習武術,尤其是大刀術,已臻化境。在他的軍旅生涯中,不僅自己每天都要練習刀術,練習武術,同時也要求手下的將士都要去練習武術,強身健體。體魄強健是一個軍人最基本的要求。

    馮將軍是農民出身,有著普通民眾的正義感,同樣有著普通民眾的憨厚質樸。所以他對待手下的將士,都像是自己的兄弟一樣在照顧。

    同時馮玉祥,又是非常注重宣傳自我的一位軍人。他知道透過宣傳手段,不僅可以鼓舞自己的將士士氣,同時還可以讓更多的人參加自己的軍隊。

    透過電影的片段可以看到馮玉祥將軍,又是非常認真的一位電影導演或者製片人。每次在拍攝之前,都要進行長時間的排練。自己不光做導演,還親自上鏡,帶領軍士做演員。

    電影中展示了許多當時軍中的場景,比如說,練武場景,排練場景,軍士吃飯場景。在這一個一個不同的場景當中,我們都能發現馮玉祥將軍的身影。練武場景就是當場耍大刀,給軍事做帶頭作用。排練場景是馮玉祥帶領軍士唱歌排練,並親自作詞譜曲創作《吃飯歌》。軍事吃飯場景則體現了馮玉祥將軍,所在軍隊的日常生活,並且馮將軍親自為士兵抬飯分飯分鹹菜,體現了馮將軍親民的形象。

    馮玉祥特別關心和愛護自己計程車兵,把自己計程車兵,作為自己的兄弟來看待。對待傷兵,同樣也是關懷無微不至,併為傷兵擦洗身體,洗腳,剪指甲,穿襪子等等。

    馮玉祥可謂是多才多藝,不僅可以耍大刀,練槍,給士兵擦身體,同樣也可以給士兵,和周圍的老百姓進行剃頭,刮頭刮臉。

    總的來說,馮玉祥將軍透過電影的手段去宣傳自己的形象,宣傳自己軍隊的形象,這是一種積極的訊號。馮玉祥懂得利用宣傳機構和宣傳手段,來提升自己的形象。

    從1905年中國電影誕生以來,到馮玉祥將軍所在的部隊拍攝電影,電影在中國大概發展了30年左右的時間,30年的電影時光裡,中國的電影水平已經非常的進步,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所以說中國電影從引進之日起就讓大眾充滿了期待,我們也期待中國的電影人在以後的日子裡能夠獲得更高的成就。

  • 3 # 遊戲王的人生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的熒幕上也很熱鬧,除了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民國影星,當時呼風喚雨的軍政要人也是攝影機追逐的目標。 1929年一部《馮玉祥北伐工作記》在上海公映,雖然這部影片只上映了4天,但把馮玉祥的形象刻畫地生動鮮活。 馮玉祥給士兵剃頭 影片中既有馮司令舞大刀這種動作戲,也有馮司令給官兵分鹹菜、剪指甲、剃頭擦澡的溫情篇,還有馮司令“五原誓師”這樣的紀實段落,影片內容之豐富,超乎觀眾的想象。《馮玉祥北伐工作記》與其說是紀錄電影,不如說是馮玉祥的個人形象宣傳片。 馮玉祥親自擔任製片人、導演和演員,主導了影片的走向。 然而,他並不能像導演電影一樣,操控歷史的走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能提高投稿的過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