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喬維芸

    元宵節,看燈節,金黃圓月,別具一格,2月19日(正月十五)遠在天邊近在咫尺之遙,滿月時刻23:54分,真的令人心曠神怡,請大家不要錯過機會呵!

  • 2 # 快樂的三寶媽萍萍

    小的時候最喜歡過元宵節了,我的家鄉元宵節有踩高蹺的,舞龍舞獅子的。

    每到元宵節這天,一聽到敲鑼打鼓的聲音就是踩高蹺的大部隊來了,也顧不上吃飯就往外跑。每到這時候村裡的男女老少都追著看,感覺到處都是人,大家你擁我擠好不熱鬧!那時候老家都是男的踩高蹺,最喜歡看豬八戒背媳婦,看他們化著妝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再加上他們搞笑的神情,更加烘托了節日的氣氛。還有就是每家每戶都會蒸麵燈,到了晚上家裡每個房間的門口都會點上兩盞面燈,大人還會舉起一盞面燈照一下孩子們的耳朵,到現在我也不知道這習俗有什麼說法,只是當時感覺很有儀式感。點完面燈再放鞭炮,吃元宵吃團圓飯。 更熱鬧的是吃完飯,和小夥伴們成群結隊的去燈會看花燈,猜字謎,還有看煙花。感覺這一天比任何時候都要熱鬧,一整天都享受著元宵節這濃濃的節日氣氛。看完花燈回到家又迫不及待的拿出元宵節買的燈籠,和小夥伴們在街上跑著玩,玩到很晚才戀戀不捨的回家睡覺。現在想起來真的很懷念!

    很開心藉著回答這個問題又重溫兒時元宵節的幸福時光!

  • 3 # 春滿人間824

    我的家鄉過元宵節.先是秧歌隊和高蹺鑼鼓隊每戶先發給請柬.定了時間到戶家拜年!這是我童年記憶中最快樂的事情.當戶家主人收到了請柬.就準備下糖果.菸捲或現金.在家裡等著.我們一直跟著這些文藝隊後面.圍觀好多戶家.一直到活動結束.真是高興極了.。

  • 4 # 五柳小主1

    老家在商河縣,這裡正月十五的鼓子秧歌,歷史悠久。商河縣傳承的很好,小學中學都組織學習。還到北京中央電視臺演出過。非常了不起。舞姿動人,鼓點鏗鏘。

  • 5 # 萌相公3

    我們家鄉有句古話“三十晚上的火,元宵夜裡的燈”,所以我們這給我映像最深的是:平時節省的母親,在元宵晚上總要把所有房間的燈都打亮,一直到睡時才關。

  • 6 # 北國豔陽天

    我的家鄉在黑龍江省,這裡的元宵節會有大秧歌,跑旱船,耍龍燈等民間藝術表演,還有猜燈謎等活動。人們在這一天要吃元宵也叫湯圓,預示著團團圓圓。晚上人們都會走到街上觀看煙花,以事慶祝,正所謂元宵節鬧元宵。

  • 7 # 潤古齋話瓷

    吃元宵就不說了。挑花燈也比較簡單,家裡有比較手巧或較有情趣的老人,在節前會準備花燈。有的是用竹條或秫節扎的架子,外面糊上花紙,裡頭放一隻焟燭或坐一盞小煤油燈就成了。多是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的晚上,小女孩挑著在一起樂哈樂哈。

    而最令人難忘的是男孩子放火把,元宵節之前可能很久,有心人就把家裡用過了刷鍋用的,高梁去粒以後紮成的已經用禿了的刷把,曬乾以後集中在一起,元宵節一到就派上用場。

    元宵節的晚上天一擦黑,三五個男孩子一起,遠離村莊和柴垛,跑到收割完莊稼的空地或青青的麥田裡放起了火把。點著以後用力往上扔,看誰扔的高。一邊扔一邊喊:"刷把子,溜溜燈,一棵秫秫打半升。刷把子,溜溜沿,一棵秫秫打一石",期盼著豐收的好年景。火把此起彼伏,與鄰村鄰莊的互相呼應,非常令人難忘!

    元宵節一過,春節才算真正過去,春節期間的年飯剩萊己經吃完,節日期間穿用的新衣新鞋也要收起備用。週而復始的農忙勞碌和節食縮食的粗茶淡飯又開啟了輪迴之旅。

  • 8 # 陶崇林419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了。

    在我家鄉,元宵節也是一個非常受重視的傳統節日。民間有“月半(指正月十五)大於年”、“元宵節越鬧越吉祥,越鬧越富足”的說法。

    記得小時候,一到元宵節,家家戶戶張燈結綵,鳴鞭放炮。人們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鬧元宵,把過年推向又一個高潮。當鑼鼓響起的時候,人們都興高彩烈地湧上街頭,觀看鬧元宵的隊伍。隊伍中有舞龍、舞獅、劃釆蓮船、踩高蹺的,扭秧歌的等等。所到之処,鞭炮不停,舞龍舞獅不止,釆蓮船邊舞邊唱,唱出人們對舊年豐收的喜悅和對新年的期盼祝福。鑼鼓聲、鞭炮聲、歌唱聲、歡呼聲交織在一起,震耳欲聾,好一派熱鬧景象。直到鬧的、看的都盡興了才緩緩離去。

    我離開家鄉幾十年了,在城市,元宵節有時也可以看到舞龍舞獅表演比賽,社群等單位舉辦的元宵節活動,如包湯元比賽、腰鼓歌舞等文藝表演。雖無鞭炮但也十分熱鬧,回味無窮。

    每逢過年過節,除了感到快樂,幸福以外,總有一總特殊的感受,那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性早熟一般體現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