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三石兄

    太極拳理出於太極,太極是道,是哲學,是陰陽。

    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有太極者,陰陽之母也!

    何謂陰陽,就是哲學,矛盾論,事物的兩面性,硬幣的正反面,有好就有壞,有陰就有陽,沒法單獨出現。所謂孤陽不生、獨陰不長。

    太極拳取法於太極之道,合乎於道,正是道以拳顯、拳以載道;

    故太極拳的習練必須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不偏不倚;如若不然,可能只是肢體運動而已。

    所以練太極拳就是把哲學理論上身的過程,也是做人做事的道理,與其說太極拳理是練拳的要求,倒不如說是內功心法,做人的道理,所以老前輩說,太極拳是文化拳,需要悟著練,所以又說練太極拳能修身養性、改變人的性情。

    祝拳友們都能入太極門,練太極拳!

  • 2 # 說功夫董大雄

    我認為練“好”太極拳是需要上升到哲學高度的,具體是否上升到哲學層面也要根據個體狀況、練習目的,因人而異。若目的是學習太極拳套路,簡單活動強健身體,則不必要硬性上升到哲學的高度;對於初練者,或練習程度尚未達到一定水平,也沒有必要刻求哲理層面。因為太極拳是以拳悟道,以形演意,拳沒練通,體悟也無法昇華。

    就我自身而言,由形入神,練拳之上,遂而追求上升領悟哲學,但也只是方便於理解太極拳,在練拳中領悟先賢的哲學觀念,透過哲學概念去體會太極。比如,什麼是天人合一,什麼是陰陽、虛實,這些是需要透過身體體驗進而表達出來的。

    太極拳上升到哲學高度是以自身實質的體會演變而來,依託身體去表達,進而領悟體現。若只靠言語空談,沒有經過由形入意的過程的話,也無法真正上升到哲學高度。空談出來的話,也誤人子弟,於己無益。

  • 3 # 雷格智造

    提到太極拳就將其上升到哲學,這顯然是心虛的表現,技術和訓練方法不足,不規範,難以服眾,而生生扯上所謂哲學,有故弄玄秘之嫌。但有一點又不可否認,太極拳的傳統理論的確飽含著中國傳統太極陰陽思想,這是文化背景使然,換句人話描述就是,中國古人就是用這個思考模式來理解世界的,所以無法不能用這個套路來套路“太極拳”。以此類推其他中國傳統武術品牌中也包含這個太極思想。最簡單的標誌就是,幾乎所有武術都聲稱自己是一門“內外兼修”的功法,內外兼修 就是陰陽兼顧 就是太極思維模式的一個表現,推而廣之,中國書法 、繪畫、音樂、建築等等,凡是這塊土地上生長的東西都被太極陰陽思想套路過,且正被套路著。

    就學習太極拳而言,不言太極哲學依然可以透過規範科學的訓練掌握這門中國特色的武術技法,並達到極高的水平,江湖傳言:欲練神功 ,先要自宮。下一頁是,若不自宮,也可成功。

    閒來無事,自我包裝自我神秘就需要藉助太極陰陽哲學自我包裝一番了,這個無懈可擊,似是而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哲學,實際上並不就具體問題能給出具體可靠的指導思想或修煉法門,如果給出了,也是太極式的 陰陽的,一鍋粥,並無切實意義。哈哈哈哈!

  • 4 # 太極拳道楊洪志

    太極拳理一定要上升到哲學高度嗎?

    從太極拳發展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問的很及時,太極拳原本就是防身格鬥近身搏擊的傳統武術內家拳,擅長的就是打,而如今卻成了文人騷客的筆墨丹青和嘴上功夫。

    但凡把太極拳扯到從哲學的高度、養生的角度和各種文化的高度看待和練習太極拳基本上只能得其皮毛而已,因為把精力都放在研究文化上了,而不是用在參悟太極拳上,真正掌握太極拳核心功夫的沒有幾個文化人,能練出真正太極拳功夫的都是用身體和汗水來參悟太極拳的,加上日復一日的有趣有景緻的心靈體悟,真的是一層功夫一層境界一層理,這裡沒有玄幻的東西,都是實實在在樸實簡潔的存在,在練習的過程中讓你的力氣不知不覺的增大,讓你的發力點由浮於上的手臂逐漸下沉到腰胯和地面,在這個過程中你的思想認識和行為處事的方式會發生很大的改變,因為你知道了不是很多人說的那麼回事。太極拳囊括了哲學、養生學和各種學之道,不是你用哲學的眼光、道家的眼光和各種各樣養生的理論來看待太極拳,現在真是本末倒置了!

    所以,各種醜陋事件層出不窮。

    太極拳就是能強身健體,防身自衛,增大力氣,增強體能,抵抗侵襲。

    太極拳,以太極命名,因其含屈伸之道,立命之本,自然無為而無不為之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米miui系統可以刷在其他牌子的手機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