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暖春風
-
2 # 金辭作文
本人70後,也有自己的孩子,日常生活中也確實有和題主一樣的感受,孩子叛逆,行為習慣差,學習不認真等等,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經歷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有過困惑,有過焦慮。
一路走來,也常常會反思這個問題的根源在哪裡,得出的結論是,成長環境不同,所處的時代不同,是造成差異的主要原因。
70,80年代生人,家庭條件尚處在貧困期,溫飽期,物質基礎相對會差很多,部分家庭的子女也多。事實上這部分群體也會有叛逆,只不過是為人父母者無暇顧及,並沒有給予太多關注,多半都是自行消化了而已!加之不同年代有不同的教育方式,棍棒打壓之下,叛逆早被扼殺在搖籃裡,容不得進一步放大生長,從教育關注角度也並沒有足夠重視,焦點不在這裡,也就沒有了太多的感同身受。
當下的孩子,物質基礎豐厚,成長條件優越,加之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寵溺在所難免,在嬌慣中長大的一代,自然抗挫折,抗壓能力就弱,一不順心便會反叛,一反叛就會得到條件滿足,久而久之就會加劇叛逆行為的出現。通俗講,這是慣出來的毛病!
對於叛逆的孩子,在日常教育過程中,宜疏不宜堵,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用對應的方法去慢慢消化,需要足夠的智慧,耐心,及方法,給予更多的愛與陪伴,幫助其度過這個週期。這是對於當下這代人比較理想的教育方式。
因材施教,對症下藥,年代不同,成長過程環境不同,教育方式也自然需要區別對待,同時也需要與時俱進。
-
3 # 小幽
因為現在孩子面對的資訊遠比7080年代的更多。
孩子的心理與環境互動的型別和層次更多。
孩子需要學習的東西也更多。
這就導致,孩子所需要形成的心理內容會更多。
需要注意的是:
1.人的人格是環境與遺傳共同作用產生,遺傳會提供起點,周邊環境提供可能性。
在學習如何接觸環境前,其實孩子所表現的特質就可以理解為是7080年代那一時候的人格特徵。
2.孩子青春期不是叛逆期,是他們尋找自我形成自我同一性的關鍵時期,如果這一階段沒有形成自我同一性,會對孩子後面的生活帶來嚴重影響
這一階段孩子不但要弄清”我是誰”,也要弄清”環境是怎樣的”,還要弄清”我能跟環境如何互動”。學習如何平衡理想與現實的衝突是此時重要的課題。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是非常敏感的,已經有關於周邊環境的理解但不夠全面,因此如果得不到正確適當的引導,孩子如果不能形成自己可以控制環境以及關於自己如何做事能做什麼的認識,就會走入歧途
-
4 # 明k月心
叛逆根源的根基非在於特定時期的特定呈現,恰恰在於從孩時起的每個當下的身心成長過程中,與外在一切人、事、物的環境育養有緊密關係,若是生活周邊都被“叛逆心理”這種非徹底的負能量弦波於腦子意識思維的濁洗中存根,則發芽就在每個當下以不知不覺萌生,就此呈現了成年長者以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心理為歪理,越發擔憂愈發上演,而孩子們更無明以“青春期叛逆心理”這個不徹底究其根源的歪理論定,來助長自我心理的常態確認,從而愈發不可收拾。悲哉!
究其原因,若是自我人生對於三觀的不徹底探究,執於外識認己,則學多少介面知識,對於內在本性自然狀態也可能無半點了覺,從而盲目意識思維入侵,導致各種煩惱憂愁而不能解脫,眾體如是,非人生反省歸其人性本自具足之路,心理心理,自心自理,時空見證,把握當下。
回覆列表
因為7080年代的孩子們太多,父母不慣著,做錯了事各種揍!再加上兄弟姐妹們多,可談心可勸解的人多,再有就是當初的成年人工作辛苦是看得出來的,粗糙的手,累彎的腰,曬黑的臉,而且那個年代的子女經常跟著父母幹活,可以體會到父母的辛苦。所以叛逆不起來!
而現在的情況是每家一個孩子,從小就是隔代親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大的,也沒個同齡人給他講道理,大人講的道理小孩到了叛逆期是聽不進去的,而且現在的父母出去工作比以前輕鬆很多,回家累歸累,但不至於像以前那樣,所以孩子們根本體會不到父母的辛酸和苦楚,再加上電視電腦等等洗腦,覺得青春期是彰顯個性的時候,壓根想不到那就是叛逆,那行為會給父母造成多大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