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先秦養貓人

    重用舅舅之類的外戚是無奈之舉,因為相對於重用皇族,重用外戚更加安全可靠。

    韓非子列出了阻礙君王施政的八種事物,排名第三的就是“父兄”之輩的人。

    凡人臣之所道成奸者有八術:一曰同床,二曰在旁,三曰父兄,四曰養殃,五曰民萌,六曰流行,七曰威強,八曰四方。——《韓非子·八奸》

    其實不光叔伯兄弟,皇后、優伶、宦官、大臣等都需要謹慎堤防。因為這些人都可以從君主的軟弱甚至是死亡中獲得好處。而在這八奸之中,最希望皇帝死的,就是皇后和皇帝的叔伯兄弟。區別只是兩者希望皇帝死的時間點不同而已,皇后希望皇帝在太子確立後死,叔伯兄弟希望皇帝有後前死。

    如果皇帝在無後的狀態下死了,那其叔伯兄弟及其嫡子是有可能繼位的,如果恰巧此時是前皇帝的叔伯兄弟當權,那他大概率會自立,即便暫時不自立,先扶植起一個小皇帝,未來還不是任憑自己拿捏?即便最後皇族之間發生了什麼衝突,那也是皇族內部紛爭,不涉及改朝換代,士大夫的牴觸較小。所以在古代大多數情況下,成年男性皇族成員是必須要離京就國(離開京城去自己的封地)的。

    而外戚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外戚篡位的風險非常高。一旦涉及改朝換代,就會遭到各階級的強烈抵制,比如漢朝的諸呂,還沒等篡位就被軍功集團抄家滅族了。大將軍樑冀,跋扈到毒殺少帝,但自己也不敢真的當皇帝。因為只要中央王朝的權威尚存,外戚篡位就是在跟整個天下作對,各路諸侯是不會慣著他的。

    因此,對於孤弱的皇帝,重用舅舅這樣的外戚,利遠大於弊。所以皇帝幼小多容易出現外戚專權,漢朝最甚。

    后妃主觀推動

    韓非子曾拿皇后舉了個例子:

    丈夫年五十而好色未解也,婦人年三十而美色衰矣。以衰美之婦人事好色之丈夫,則身見疏賤,而子疑不為後,此後妃夫人之所以冀其君之死者也。——《韓非子·備內》

    意思是:皇帝過了50歲還是很好色,但皇后超過30歲就顏色不如從前了,因此君王一定會逐漸疏遠皇后,這樣正妻的位置就可能不保,進而太子之位可能也會易主,那母子的下場就可能非常慘。但如果皇帝早死,嫡子就能繼位,皇后就可以變為皇太后,地位瞬間穩固。所以,皇帝老而不死,對於皇后而言不是一件好事。直接殺死皇帝雖然最直接高效,但同時存在巨大的風險。退而求其次,在外朝建立一個穩固的外戚集團以維持後宮之主的地位,就成為最穩健的選項。所以皇后即便不考慮家族,僅從自身考慮,也會推動外戚入朝,衛青、樑冀、何進都是很好的例子。

    如果沒有衛子夫,那衛青和霍去病大概率會淹沒於芸芸眾生之中了,大漢甚至華夏曆史上就少了兩個燁燁生輝的軍神。因此,在實際操作中,皇后或者太后對於外戚的幫助是非常大的。

    重用某一政治力量本沒有對錯之分,只要其能在相應的位置上發揮足夠的作用,那就是對的。皇族也有叔侄相殘的,士大夫道貌岸然的更多,外戚當然也有衛霍之數。所以,因外戚引發的悲劇多在於識人用人,而不使外戚本身。

  • 2 # 歷史雜譚

    古代皇帝為什麼大多數都重用舅舅,而不重用叔叔呢?

    其實這個問題不難回答。皇帝可以說是古代每個時期的唯一主角,可謂是言出法隨的存在。但是皇帝也是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他就需要培養自己的心腹或者重用一批人來協助自己管理整個國家。

    而這些心腹重用之人最多的就是太監,其次就是他們的舅舅或者外公了。但是自家叔叔反而在歷史上基本沒有出現過被皇帝重用視為心腹的。那這是為什麼呢,我覺得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所以不單是叔叔,就是自己的兄弟甚至是兒子都不會重用。每個皇帝登基後都是先選一個或幾個兒子來培養,其他的兒子,兄弟,叔伯要麼就是分封出去,要麼就是各種理由殺了或者幽禁了。

    後宮之事皇帝是不能過問的,管理權都在太后,皇后手裡。而她們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利,這就需要強有力的後盾了。而這個後盾只有是自己的家族,他們越強大有實力,自己在後宮的地位就越高,越穩固。所以太后會施加壓力讓自己兒子重用舅舅,皇后或者寵妃也會吹枕頭風推薦自己的家族人員。

    雖然自古以來不乏忠君愛國的大臣,但往往很多大臣忠於的是皇室,而不是具體到皇帝個人。因此藩王篡位時,大部分大臣認為反正都是皇族成員坐天下,沒必要反對的。而且以現實主義角度來看,藩王篡位成功以後,這些大臣沒必要因為一個失敗者而與藩王硬碰硬的。

    但縱觀中國古代史,其實外戚篡位的還是不少的,諸如西漢的外戚王莽篡漢。還有隋文帝楊堅就是以外戚身份篡了後周江山的。

    所以說帝制時代的皇帝也不容易,防這個防那個的往往是防不勝防,你這代篡不了你的江山,說不定下代或者下下代就篡奪了,真可謂是高危職業。

  • 3 # 書僮聊歷史

    這是很自然的,舅舅屬於外戚,叔叔屬於皇室宗親,一般都是王爺。

    王爺與皇帝本來就是一姓人,有血緣關係,又有足夠威望的話,篡權是水到渠成的事,且法理上的阻礙比較小,如明成祖朱棣,他取得了江山,仍是朱家江山,被認為是正統皇帝。

    在歷史上,已經不被重用的藩王們仍有大量反叛的事件,如漢朝的七王之亂,淮南王謀反,西晉八王之亂,明朝寧王叛亂等,如果加以重用,恐怕數量還要翻倍。

    且外戚篡位的話,法理上阻礙比較大,不論是朝廷還是民間都會有層出不窮的反對力量,要理順這些關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外戚反叛的難度遠大於宗室王爺。

    如外戚篡位的王莽,承受了持續不斷的反對力量,整個國家也快速崩潰,而篡位成功的外戚隋文帝楊堅,不僅能力超卓,還有點運氣,用了很多手段,多次死裡逃生避過了帝王及其他權臣的懷疑。

    以他的能力,若是有藩王的身份,難度會成倍減小。

    還有一點,外戚掌權總要顧忌太后的感受,這都是親兄妹,皇帝又是外甥,總有情分在。

    即便不造反,也已經是利益獲得者,大多數沒有造反的需求,畢竟造反是條不歸路,沒有特殊的追求,誰又願意冒著未知的風險來失去現有的榮華富貴呢?

  • 4 # 歷來現實

    這個標題對於中國歷史上的一眾皇帝來說,可謂是切膚心痛、痛徹骨髓,尤其是建文帝朱允炆,一定會認為這是一個偽命題。千防萬防都防不住我那些個手擁重兵的叔叔,還敢奢談什麼重用叔叔?

    表面上說,叔叔們奪權的可能性很大,因為他們沒有法理障礙,跟皇帝是同姓的。

    叔叔們哪怕發動了流血政變,殺死了自己的侄子、侄媳婦,大臣們也都能接受,江山換人沒有換姓,畢竟還是在一個姓氏的老闆下面當馬仔,無所謂的了。

    所以叔叔們一旦篡權,政權過渡都是平穩的,不會有大動盪,發動政變的叔叔們膽子也肥,一言不合就篡權。

    趙匡胤兒子的江山就是被叔叔趙光義搞丟的,趙光義假借“金匱之盟”奪取了趙匡胤的江山,還讓自己兩個侄子不明不白地死去。

    其實在此之前,就有了叔叔奪權的故事發生。

    那是在東晉十六國的時候,有個梟雄叫做馮跋,他在正始三年(409年),建立北燕。

    馮跋有個弟弟叫馮弘,功夫了得,戰功卓著,任驃騎大將軍、中山公。

    公元430年,馮跋病危,為了提防弟弟,他想把軍權及早都交給太子馮翼。

    但是馮跋有個妃子姓宋,她想讓自己的兒子接班,於是她對皇帝說:陛下還那麼能幹,只是偶染風寒,說不定明天就好了,不必著急交權。

    馮跋的兒子也就是太子,非常忠厚老實,一見不能移交兵權,就乖乖回家了。

    沒幾天皇帝病危,奄奄一息,宋妃封鎖資訊,太子不得而知。

    但馮弘的臥底知道了皇帝的死訊,馮弘聞訊大喜,立馬集合自己的死黨,帶兵闖入皇宮,哥哥馮跋見了又驚又怕,一命嗚呼。

    馮弘見了興高采烈,宣佈幽禁宋妃母子,自己登上皇位。

    太子得知訊息,帶領自己的親信前去攻打叔叔,但勢單力孤,被叔叔打敗,被逼自盡。

    馮跋非常能幹,不僅在外能征善戰,在宮裡也非常能幹,生了百十個皇子。

    馮弘把自己的侄子們全部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所以中國幾千年歷史,皇帝們都是防火防盜放叔叔,但千防萬防也不一定防得住,最著名的叔叔還得算是朱棣朱老四叔叔,朱允炆為了削藩也是拼了,但在朱棣這裡,就成了奪取天下的口實,果斷“靖難”,幹掉了侄兒朱允炆。

    皇帝舅舅們奪權就有更多的障礙了,因為他們是外姓人,在朝中根基太淺,很難培養親信,勢力難以壯大。

    此外還有一個障礙就是大臣們都是前皇帝的死黨,舅舅篡權後,江山易姓,大臣情感上難以接受,無論是表面上,還是內心裡,各種不服。“靖難”的名義適合同姓王叔,你一個外戚舅舅打“靖難”旗號一點用處也沒有,老百姓一看你這就是造反。

    所以即使篡權,政權也難以平穩過渡,大多都要經過血雨腥風,但動亂,風險很高,代價極大。

    所以舅舅們篡權搞政變,成功率很低。

    但成功率很低不等於不能成功,也不等於舅舅們不敢搞政變。

    因為皇帝這個職位實在太誘人,一旦登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還可以世世代代永遠世襲,的確是難以抗拒的誘惑。

    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歷史上想當皇帝的舅舅不是絕無僅有,而是不乏其人,數不勝數,比如隋朝的江山就是楊堅這小子從自己外甥手裡搶奪來的。

    楊堅本來是官二代,雖然老子楊忠當過北周的大將軍,是開國功臣,但自己並沒有多大實力,而且自己姓楊,皇位怎麼也輪不到自己。可是改變命運的時候到來了,公元573年,周武帝讓自己的兒子太子宇文贇娶了楊堅的閨女楊麗華,自己一步登天,成為太子岳父。

    宇文贇死後,宇文闡(周靜帝)即位,楊堅這個皇帝的舅舅終於原形畢露,竊取了宇文家的江山,建立了隋朝。

    西漢時候,有個皇帝舅舅叫田蚡,他就是孝景王皇后的胞弟。此人雖然沒有得逞,也非常囂張,最後竟然敢偽造聖旨,被判處死刑,也夠驚心動魄了。

    漢武帝晚年立小兒子劉弗陵做太子,命其母鉤弋夫人自盡,就是為防外戚專政。

    漢哀帝、漢平帝的時候,外戚王氏一手遮天把持朝政,最後讓改革家王莽竊取了劉氏政權,也是舅舅式奪權的一個教科書式的範例。

    漢章和二年(88)章帝死,年僅 10 歲小太子登上皇帝寶座,即漢和帝。

    由於皇帝年幼,竇太后臨朝聽政,她哥哥大將軍竇憲把持了朝廷大權,朝中都是竇氏的人。

    漢和帝羽翼漸豐之後,對舅舅獨斷趕感到不爽,與宦官鄭眾密謀,逼迫舅舅竇憲兄弟自殺。

    漢宣帝時期,有個非常有名的大司馬叫霍光,也是皇帝舅舅。此人的跋扈也是登峰造極,甚至他死後,皇帝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對他還非常懼怕。

    所以說,並不是舅舅們天生有不臣之心,就是想造反,而是皇帝之位太誘人。

    對於皇帝這個職位,野心家都是有條件要當、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當。

    只有能不能當,沒有敢不敢當的。

    用一位哲學家的話說,在權力面前,人人都是禽獸,哪有什麼人情和親情。

    因此說,叔叔要防,舅舅也要防,不防叔叔舅舅的皇帝,那都是沒有當皇帝命運的傻皇帝。

  • 5 # 海燕愛唱歌

    首先,是因為古代皇帝權力之大,位置之高,令人唾涎。在舅舅和叔叔兩者之間,皇帝一般傾向於重用舅舅,而對叔叔往往不敢重用,甚至還會提防。究其原因,主要就在於血緣和權利利益這兩個因素。

    其次,是因為皇叔和皇舅有本質的區別

    皇叔和皇父是兄弟,都有權利竟爭皇位,在爭取皇權之時,皇叔和皇父輕則是競爭對手,重則還可能演變為互相殘殺的仇人。

    最終皇父勝出,得到了皇位,但是皇帝家與皇叔家的隔閡將會一直延續到先帝去世和皇帝登基後。

    再次,皇叔對皇帝潛在很大的威脅。

    皇“家”也包括皇叔等人,所以按道理皇叔也是有權協助皇帝治理天下的。而這個“協助”就顯得很微妙了,它很可能成為皇叔和皇帝爭權奪利的途徑,尤其是在皇帝年幼的情況下,這種潛在的威脅更大。

    皇帝舅舅的情況跟皇叔則有很大的不同。皇帝舅舅家是依靠皇后得勢的,皇后又是憑藉先帝和皇帝得勢的。也就是說皇帝舅舅能否發跡就取決於皇帝地位是否穩固,所以皇帝的舅舅會千方百計幫助皇帝穩固地位。

    因此,古代大多數皇帝寧願重用舅舅,而不寧願重用叔叔。

  • 6 # 語沫

    簡單來說,叔叔是本家,舅舅是外戚。

    對於皇帝來說,叔叔,兄弟之類的本家是會影響到自己的皇權統治的牢固性的,古代封建社會的帝王都是想盡辦法。竭盡所能的限制本家叔侄的權利,讓其做一個混吃等死的閒散王爺。漢朝時的推恩令將皇室宗親分封各地,然後又強制性的讓他們將領地分給子孫後代,不斷地稀釋股份,就是怕各諸侯王做大做強。

    女真人一統中原,建立清朝以後,吸取前朝教訓,覺得還是把這些煩人的宗親都圈養在京裡,放在眼皮子底下看著,這樣總不會出什麼么蛾子了吧!於是康熙朝的時候,閒的蛋疼的皇子門各個拉幫結派,來了一場轟轟烈烈的九子奪嫡。

    反過來再說做舅舅的,歸根結底,還是屬於外戚。皇帝需要用些自己人做事的時候,舅家就屬於可信任的自己人,但又不會威脅到自己的皇權統治,好用好使,任勞任怨,,真是居家旅行,殺人放火的必備良藥。當然大多時候這也只是皇帝想當然認為的一廂情願。絕對的權利面前,滋生的是絕對的腐敗和貪念。歷史上外戚干政,亂國殃民的例子不在少數。西漢自漢武帝后。外戚輔政,王氏當權,最終導致了王莽簒漢,也是舅家人曇花一現的一次精彩演出。

    總而結之,作為皇帝,會更提防能直接威脅到自己地位的皇室宗親,但是在很多重要崗位上,重用外臣,又不能完全放心,外人畢竟終究是外人,而外戚,不遠不近,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 7 # 再見五丁目

    聽過這句話麼?爹親有叔,孃親有舅。

    我媽常跟我嘮叨這句話,實際上,以我自己的感受,舅舅家確實比叔叔家更為親近。

    古代皇帝不重用叔叔,而是重用舅舅,天性使然,利益使然,權利使然。

    皇帝親舅舅,是政治選擇。皇帝選擇舅舅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他有選擇的權利和資本,一定是雙方都不重用。關鍵是條件不允許。

    古代帝王,基本上都是兒子成群,無論選哪一個當繼承人,其他兒子都會虎視眈眈。皇帝退位或駕崩之後,其他的親王,有的膽小隻圖享樂,那就隨他去吧;但是遇到膽大的,比如明朝朱棣,大哥死了爸爸把皇位傳給皇孫朱允炆,朱棣心裡就不痛快,找個清君側之名就造反,直接至當了皇帝。

    皇帝兄弟數十人,有能力和他搶皇位的也不少。如果老子還在,也許還能皇威浩蕩,其他人不敢亂動,但老皇帝一死,新手上位,環顧四周都是覬覦皇位的。

    如果說自己兄弟沒有實力和自己抗衡,安居一處享受榮華富貴,但老皇帝的兄弟,叔叔大伯們,可就不這樣想了。當藩王固然也好,但也沒皇帝好。畢竟藩王頭上還有皇帝,處處受約束。這種政治權利衡量下,叔叔一萬個也不能親近,那是等於給自己挖坑。

    那靠誰?只能靠皇后,或者靠外公和舅舅。外公雖然是外戚,但畢竟皇帝的老孃是和自己一條戰線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果皇帝被廢了,皇太后也好不到哪裡去,肯定千方百計保衛皇帝安全。

    所以,打死哪個龜孫,皇帝也不會親叔叔的。

    題外話,也有不用造反,老媽就幫皇位解決了的。

    比如宋太宗趙匡義,本來宋太祖趙匡胤的皇位應該傳給自己兒子,但趙匡胤還沒死老媽就跳出來做主,讓大兒子百年之後把皇位傳給二弟。按她老人家的話說,就是擔心孫子太小壓不住皇位,省得被外戚專權奪了江山。結果,趙匡胤自己莫名其妙被燭影斧聲乾死了,親弟弟當了皇帝,自己兒子開始了噤若寒蟬的日子。就是到現在,他怎麼死的,真實情況到都沒挖掘出來。

  • 8 # 博古論今天

    叔叔是父親的兄弟,舅舅是媽媽的兄弟。兩者的親疏關係都是一樣,但為何皇帝都重用舅舅而不重用叔叔呢?

    孃親舅大

    孃親舅大這個說法源於母系社會時候,一直傳承至今,到現在很多地方還都是這種習俗,在古代當然也是這種習俗。

    在古代封建社會,男人一般都三妻四妾,孩子生下來跟母親最親。特別是在皇宮的明爭暗鬥中,生下來的皇子是生母最大的寄託。生孩子之前,女人的寄託是男人,生了孩子之後,寄託就變為孩子。母憑子貴,皇子要是被封為太子,他日繼承皇位,母親就會尊顯。

    作為自己的骨肉,作為自己唯一的依靠,母親會無微不至的對皇子好,也只有母親會對皇子好,因為別的妃子、皇子都是競爭關係。很多事情只有母子兩人商量。

    而舅舅作為跟母親有著確定親屬關係的男性長輩,自然也對這個外甥有感情。而且舅舅會更不遺餘力地幫助這個有可能成為皇帝的外甥。從這親疏關係來看,皇子成為皇帝自然會重用舅舅。

    競爭關係

    叔叔作為父親的兄弟,跟叔叔的關係自然是跟舅舅等同的,但是親疏卻不一樣。且不說宮廷之中,一般家庭之中,兄妹的關係都會比兄弟的關係來得親,因為兄弟之間存在爭奪遺產等競爭關係,而兄妹就純屬血緣關係。這種關係就會影響下一代,自己的父親跟叔叔是競爭關係,而自己的母親跟舅舅是親近關係,那麼自己自然對舅舅會更親一些。

    在皇室之中,這種競爭關係會被無限的放大。因為他們競爭的可是九五之尊。皇子的叔叔當年可能跟父皇競爭過,今後可能還會跟自己競爭,畢竟他們是擁有同樣的權力去繼承皇位。因此,皇子在還沒當上皇帝之前就叔叔們抱有戒心,當上皇帝之後這種戒心也不會消除,畢竟叔叔們還是可以造反當皇帝的。

    遠近關係

    皇帝的叔叔輩的一般都被封為王爺,早在叔叔他們還是皇子的時候,一旦成年基本都被封到遠離京城的封地去,只有太子才能呆在京城(有些朝代皇子也可以呆京城)。所以新的皇子出身以後,有些可能一輩子都見不到這些叔叔們。但舅舅作為外戚,他們呆在哪裡都可以,他們可以從小就呆在自己身邊為自己出謀劃策。有些舅舅可能憑藉母親和自己的關係獲取一些權力,舅舅因為外甥而享受榮華富貴,跟自身利益息息相關,所以會毫無保留地為外甥做事。因此皇帝對這個舅舅是放心放權的。

  • 9 # 祗樹

    叔叔是本家,舅舅是外戚。叔叔養肥了,大概率會搶皇位;舅舅養得再肥,也不敢隨意搶皇位。

    歷史上,養肥了的叔叔們搶皇位,只要搶到皇位,基本上就可以踏踏實實坐江山了。以舅舅的身份搶皇位不在少數,能夠成功的卻屈指可數;可一旦失敗,舅舅們的下場可謂慘烈之極。

    王莽何許人也呢?王莽家族能夠騰龍而起,離不開一個有權勢女人,那就是王莽的姑姑王政君,她是漢朝第十一位皇帝漢元帝的皇后、第十二位皇帝漢成帝的親媽。如此,王莽與漢成帝算是親老表了。

    憑藉這層關係,王莽在西漢末年的權勢,逐步升高,最終奪了漢家皇位稱帝,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以外戚身份奪取皇位、並取得成功的人。被奪取皇位的小皇帝劉嬰,最後也被王莽殺死,斷送了大漢江山。

    這就是皇帝重用舅舅的下場。

    以外戚身份奪了天下的王莽,也沒落得什麼好下場。

    史書記載,王莽篡漢的訊息傳到他姑姑王政君耳朵裡時,這位80歲的老太皇太后非常生氣,直罵王莽忘恩負義。最終,王政君無法阻擋王莽篡漢這一事實,只得將傳國玉璽摔在地上,以洩其憤。

    王莽篡漢,此大逆不道之事,必然引起很多人的反對。

    比如說,王莽想重用新都相孔休,被人家之間拒絕;大司空彭宣、王崇,光祿大夫龔勝,太中大夫邴漢等重臣,也紛紛離職抗議。

    可以說,自王莽篡漢那一刻起,反對他的起義,從未間斷。

    公元23年,起義軍攻入長安,王莽敗逃。逃亡途中,被起義軍所殺,王莽死後,起義軍官兵將其分屍示眾,並將他的頭顱仍在南陽街頭當球踢。可憐一代梟雄,最終落了個身碎名列的下場。

    後人是如何評價這位篡位成功的皇帝的“舅舅”呢?請看《漢書》記載:

    “諮爾賊臣,篡漢滔天,行驕夏癸,虐烈商辛。百王之極,究其奸昏。”

    簡單翻譯就是:王莽你這個大敗類,吃人家的、喝人家的、穿人家的,最後還倒打一耙搶了人家的江山,如此不仁不義不忠不孝,活該下地獄!

    中國封建歷史共2000多年,由舅舅成功篡位、並坐穩江山的人有幾個呢?

    只有隋文帝楊堅一人,號稱得國最易。

    縱觀歷史,雖然異性想稱王很難,可是同姓王一點都沒給皇帝家“丟臉”。

    漢朝的七王之亂、晉朝的八王之亂、北齊的“皇叔”們挨個兒造反、唐朝的數次玄武門之變、宋朝的斧聲燭影、明朝的靖難之役……這些“國難”無一不是由皇帝的叔伯們發起,雖然有成功、有失敗,但是卻給後世的皇帝敲了警鐘:“叔伯兄弟不能不防啊!”

    因此,到了清朝,清朝的皇帝為了避免出現叔叔造反的現象,乾脆將他們全都籠絡在京城,吃著皇糧供養他們,不許他們手裡有一兵一卒。

    果然,終清一朝,沒有一例皇叔造反。

    可嘆的是,清朝的皇帝對自己的叔伯兄弟防的死死的,對自己的舅舅們也防的死死的,卻沒能防得住一個女人……

  • 10 # 史趣

    在民間叔親(大)、舅親(大)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一般而言,“爹親叔大,孃親舅大”,舅舅與叔叔都應該受到尊敬。話雖如此,濃情之外,一旦涉及權力,就全然不是這樣。

    在古代宮廷,皇帝明顯更親近舅舅,甚至舅舅的地位比叔叔還要高。這就是中國歷史上令人印象深刻的“國舅”現象。我們先看幾個例子:

    衛青、長孫無忌受寵並非個案。歷史上很多“國舅”和皇帝關係很好,甚至做了宰輔一類的官職。相對於“國舅”,皇帝與叔叔之間則矛盾重重,甚至殺伐不斷,很不和諧。皇帝親舅舅而遠叔叔是有深刻原因的:

    叔叔為皇族宗親,舅舅屬於外戚勢力。皇族宗親屬於皇家人,不僅同姓,而且同脈,在皇位承襲上具有合法性。歷史上皇族宗親尤其是叔叔奪取政權的案例數不勝數,而且很多都成功了。比如我們熟知的朱棣。朱棣本為建文帝的叔叔,後來發動靖難之役,直接奪取了皇位。朱棣稱帝后,位置坐得就很穩,這和他姓朱有很大關係。綜合來看,叔叔對皇權是有很大威脅的。不同於叔叔,舅舅屬於外戚勢力,外戚勢力再怎麼奪權,也不至於將皇帝趕下臺。東漢末年,外戚干政,異常激烈,但也只限於皇后與太后之間,很少觸及皇權。從鞏固皇權的角度來看,叔叔不得不防。

    一定程度上講,國舅依附於後宮,後宮的權力又來源於皇帝。這樣看來,國舅權力是依附於皇帝本人的。事實一再證明,皇后受寵,國舅也會跟著顯達;皇后被廢,所謂的國舅爺就不復存在,與之對應的各種權力就會受到壓制。當然,國舅中並不乏能臣戰將,這部分人除外,畢竟皇帝還需要他們鞏固皇權。

    民俗有言“天上的雷公,地上的舅公”。在傳統觀念裡,舅舅是孃家人,也是母親背後的靠山,地位是比較高的。至今這種觀念很有市場。如家人吃飯,舅舅一般坐在中堂對門位置,地位最為尊貴。從血緣關係講,外甥像舅,這也能拉近兩者之間的關係。皇家之事雖然高高在上,但上下文化一體,也不能免俗,多少都會受到這方面影響。

  • 11 # 紀元的尾聲

    這個就是古代“宗法制”“家天下”相結合的特點了,這種制度,給了叔叔可以“篡位”的機會,但舅舅卻是不行。

    若是論起我們古代最早成型的宗法制,那可以追溯到周公旦攝政時期,他為了打造“小邦周”統治天下、被尊為天下共主的新秩序,嚴格規定了同宗之內宗法制的尊卑先後,宗法制定義了宗族內部的繼承關係,但也誕生了新的繼承關係。

    簡單地來說,宗法制構建了秩序,以前宗族內難以分尊卑,只以能力說話,可宗法制規定了“主脈”、“支脈”,所有的大頭財產,都將由主脈繼承,不看能力看血脈,但是宗法制也製造了一種繼承關係,那就是當主脈勢微視,主脈有“補位”的資格。

    從倫理的關係上來說,皇帝就是“主脈”,皇帝的叔叔就是“支脈”,後者是有繼承大統的資格和可能性的,所以對於自己數數,歷代皇帝防了又防。

    而先秦的歷史上,也有一個很經典的“叔叔篡位”的案例,這個案例堪稱是後世帝王“防火防盜防叔叔”的源頭:周孝王篡位。

    周公旦當年因為周成王年幼,於是便攝政大周,當時大周的最高實質統治者,就是周公旦,不過周公旦權力再大,他始終都沒有篡位,自身給“宗法制”做了一個好榜樣。

    成康之治後,姬家的國庫充盈,足以控制天下諸侯,一切穩定,可他們沒想到的是,祖先有多努力,子孫就有多敗家,自西周第五代君主周穆王起,大手腳花錢的習慣就不曾收斂。

    比如周穆王自己,花空國庫遠遊,還說自己見過西王母,而他的兒子周共王又愛面子,國庫已經被花完了,但為了賞賜諸侯,他不得不開始“送地”,這就是周王室後來土地越來越少的濫觴。

    都說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子必有其後,西周第七位君主周懿王上位後,直接就是王炸,他本來性格就軟弱,但卻愛享受,國庫根本禁不住搜刮,一空再空,他在位時還導致外敵西戎強行進攻周都城,讓西周的都城只能遷移。

    說實話,當時已經有很多人看周懿王不順眼了,其中就有他的叔叔姬闢方。

    別人看他不順眼不要緊,但姬闢方看他不順眼,那就有點危險了。

    周懿王在位時,立的太子乃是姬燮(xie),按理說繼承王位的也是姬燮,可誰知道,在周懿王駕崩後,他的叔叔帶著一群文臣武將發動政變,把姬燮給頂了下去,自己當上了周天子,所以第八任周天子,乃是第七任周天子的叔叔,第九任周天子的叔父。

    從這裡來看,對於皇帝而言,叔叔危不危險?

    那麼既然都有宗法制、嫡長子繼承製來保護周天子的王位,為啥姬闢方還能成功?

    根本原因就是“民心”、“人心”。

    親弟親哥,這些是家人。

    那麼叔叔伯伯,堂弟堂哥呢?

    同樣的,他們都是家人。

    放在周懿王的情況上來講,他是有兒子的,甚至連傳位的太子都立好了,可問題是,他們這一脈,因為犯錯太多被小瞧了,特別是周懿王,連都城都遷了,他自己的君德不夠,自然就造成兒子後來即位有困難,所以大家寧遠把周懿王當做沒兒子的情況來安排,效仿周公旦攝政,讓姬闢方上位。

    姬闢方,也就是周孝王。

    “懿王崩,共王弟闢方立,是為孝王。

    只不過周孝王和周公旦的區別在於,周公旦大公無私,周孝王卻輔政輔到自己當週天子,這樣一搞,大家就不好說他是輔政還是篡位了,可在法理上,人家這樣做,外人還真的是不好去說的。

    而且不得不說,人家安排姬闢方上位這個決定還真是沒錯,姬闢方成周天子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去找場子,屢克西戎,頗有一種周武王的風範,這也是因為周孝王年紀本來就不小了,貪圖享樂什麼的早就忘卻了,能幹實事,的確是個好天子。

    在不久後,周孝王就把西戎打得服服帖帖的,讓西戎自己跑來獻馬投降,俯首稱臣:

    “元年辛卯春正月,王即位,命申侯伐西戎。五年,西戎來獻馬。”

    可惜的是,自西戎被打敗後,周孝王年紀大了,沒有生命支撐繼續完成他振興周王室的願望,而這位“叔祖”做人也厚道,他搶了姬燮的王位,沒有說就一直搶下去了,在他駕崩後,王位又給回了姬燮:

    孝王崩,諸侯復立懿王太子燮,是為夷王。”

    這看似好像又可以包裝成一作美談,但問題是,人家姬燮自己,還有後世的帝王,他們真的這樣想嗎?

    在他們眼中看來,他們自己貪圖享樂,腐朽無能,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憑什麼叔叔跑來干預?

    或許仁君對此還表示理解,但那些控制慾強的君主,或許還真的不會理解,他們只知道如何先保住君位,這是第一原則,對外雖說家天下,可在家族內部,叔父輔政,看起來又何曾不是一種種存在著潛在危機的“禪讓”。

    侄子幹不好,那就讓位讓叔叔來,試問哪個侄子願意?

    如果自古以來的帝王都有讓賢的覺悟,哪裡來的昏君?

    所以咱們再從“法理”角度去看“外戚”(皇帝的舅舅),那麼就能發現外戚的安全和方便了。

    皇帝的舅舅,就是被歸類為外戚這個關係裡面的,跟皇帝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在宗法制、家天下這兩個維度上來講,二者沒有任何可以連結的利益關係,說通俗點就是,皇位跟舅舅沒有關係。

    皇帝可以昏庸,舅舅只能勸,但不能有其他的動作,也是因此,皇帝的舅舅自古以來大多數不僅僅扮演一個皇帝重臣的角色,還是皇帝對抗“宗族”勢力的重要依仗。

    先秦時期,最經典的外戚就是秦宣太后羋八子的弟弟魏冉。

    當年秦武王在周王都閱兵,舉鼎示威,誰知道卻樂極生悲,自己被大鼎壓死,這導致秦國王位空缺,羋八子帶著兒子秦昭襄王匆匆進場搶奪,而羋八子當時沒有什麼勢力可以藉助,只能讓弟弟魏冉參與進來。

    拿下了王位後,羋八子和弟弟魏冉幾乎是攝政秦國,就連白起都是魏冉扶持起來的,可是外戚攝政,他最多也只能是攝政,等到秦昭襄王長大,一樣能把權力給拿回來,這個道理,是秦昭襄王、羋八子、魏冉都懂的道理。

    後來事實也是這樣,秦昭襄王只以范雎之計,便架空了母親宣太后還有舅舅魏冉,為什麼會如此容易,難道是范雎的計太厲害了嗎?

    范雎的計,也只是普通的計,真正讓二人放手的,是宗法制、家天下對王權的保護,他們可以幫助年幼的秦昭襄王攝政,但是要想取而代之,卻是沒有一點可能性以及可以支撐的理由,這是人的能力無法跨越的鴻溝。

    以魏冉為例,自此之後,凡是擅長心術的皇帝,都喜歡重用外戚,特別是舅舅的角色。

    在漢文帝登基前後,其舅舅薄昭作為和長安朝堂的聯絡人,出了很大的力,而漢文帝登基之後,朝政大事也是由舅舅出面代言,看漢文帝對舅舅那麼好,想必也以為漢文帝對自己劉氏族人也不會差。

    可事實卻是,在漢文帝來到長安之前,陳平和周勃為了消滅覆滅呂氏的後患,把漢惠帝還在世的、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兒子全部以“非親生”為由殺掉,可謂是十分殘忍,而這個過程中,漢文帝壓根沒有出面阻止。

    到了後來,薄昭和漢文帝的“蜜月期”也過了,隨著漢文帝越來越熟悉朝政,他才和薄昭發生了政治上的衝突,而薄昭這個人的確也是有些飄飄然了,在朝中作威作福,無視朝綱,甚至擅自殺害了朝廷的使者,讓漢文帝十分憤怒。

    可漢文帝這個人的脾氣很好,他不知道怎麼讓舅舅伏罪,最後竟然想出組織大臣們給舅舅“哭喪”,這才把薄昭逼得沒轍了,看到漢文帝來這一出,薄昭面色黯然,知道避無可避,最終還是決定自殺了事。

    從漢文帝針對薄昭,再到卸掉薄昭權力,逼其自盡,這整一個過程,薄昭根本沒有反抗之力,即便他是曾經幫助漢文帝上位,權傾朝野的皇帝舅舅,但只要是皇帝卸他的權力,他是一點抵抗都不可能存在。

    就連漢文帝如此性格懦弱的皇帝都能拿捏外戚,這一套方法,誰不喜歡?

    漢武帝也學著爺爺來這些招,在漢武帝登基早期,他的祖母竇太皇太后、生母王太后就分別安排外戚進來參政,竇王兩家勢力幾乎分割了朝廷,代替兩宮太后的意志執政,漢武帝很苦惱,不過也在隱忍,蓄勢待發。

    後來漢武帝使了一點小計,讓竇嬰和田蚡(漢武帝舅舅)互相死鬥,最終以不費吹灰之力除掉了兩宮安排的外戚,但是這兩位外戚打下的好局面都被漢武帝所享受了,對於皇帝來說,就沒有比這個代價更小的“免費勞動力”了。

    所以為什麼有漢一朝,外戚問題是個大問題,可外戚問題再大,卻永遠篡奪不了江山(王莽是個例外),真正讓漢朝覆滅的,反而是來自於其他外力的干涉,而且對於漢獻帝而言,他的“皇叔”劉備,實際上也是覆滅他的本質之一。

    雖然劉備自稱“皇叔”這個事情一直都被懷疑真實性,但不可否認的是,當時的人,後世的人都會因為劉備是劉氏宗族從而被認為有繼承大統的資格,這個便是“家天下”的可怕,只要你是這個血脈網裡面的,那就有資格。

    而且再拿西漢的“削藩”來比較,這些皇帝們一方面重用舅舅,一方面又把叔叔伯伯,堂哥堂弟的封地、勢力一削再削,恨不得他們流落街頭,這根本的原因,不就是因為“資格”的問題嗎,若是這些姓劉的都沒有資格繼承大統,又何必削藩,何必怕他們做大呢?

    最後,再說一說外戚對於“造反”天然的“不可能性”。

    以東漢為例,拿走大漢劉家江山的,乃是曹家人,以曹魏為例,拿走曹家江山的,是司馬家人,再後來的唐、宋、元、明,他們的江山覆滅,都跟外戚沒有關係,全是被異姓起義者和權臣拿走了江山。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這些異姓者都能拿走他們的江山,為什麼外戚不更快點下手?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一種歷史弔詭。

    外戚者,有能力的不少,可他們的崛起身份,卻給了他們一種“枷鎖”和“義務”,假如他們不成為外戚,說不定還可以成為權臣,最終篡位之時,毫無心理、道德負擔,順其自然就篡位了,但一旦成為了外戚,因為是皇帝“外戚”的身份,他們反而有了包袱。

    這就是他們的“天然不可能篡位性”

    比起權臣得到權力,這些外戚不需要打拼,只需要靠身份就能一步登天,因為他們和皇帝是親密無間的,但越是這樣的關係,他們就越容易為皇帝著想,越不可能生出二心,還有一點更重要的,那就是他們家族的“靠山”,乃是當朝太后。

    對於外戚而言,你說他們造反吧,這好像造的也是自己家的反,因為當朝太后就是他們家人,但你說他們不造反吧,只要還沒被皇帝過河拆橋,這種身份和權力的忽然拔高,又的確讓他們挺享受的,甚至是感恩皇帝的。

    正是因為外戚大多數都是“一步登天”,相當於政治暴發戶,這讓他們沒有足夠的主觀沉澱,看似身居高位,實際上就是皇帝的政治傀儡,這種拔苗助長,讓他們根本沒有心思反應過來去造反。

    這也是帝王心術裡的一種奧妙。

    結語:

    在封建時代,宗法制保護了一些人,但也給一些人造成了隱患,其實對於“祖宗”而言,後人不管是誰當皇帝,對他們來說,真的不太重要,他們確實需要維護“嫡長子繼承製”的標準,但如果是庶出優於嫡出,為了江山傳承,他們自己都會選擇最優秀那個。

    畢竟都是自己的血脈,是誰其實差別不大。

    所以沒有一位皇帝立下只能他的嫡長子一脈繼承皇位的遺詔,更沒有說其他兒子的後代一旦拿走了皇位就要被處死、群起而攻之,這種“不限制”,就是自古以來皇帝防叔叔的原因,叔叔本身不危險,就怕叔叔太勤奮,也怕叔叔朋友太多。

    而外戚則是不被一切禮法保護的了,甭說篡位了,要是越界了,皇帝不加以庇護,一樣得遭殃,因此,自古以來只有外戚“作威作福”、“欺橫霸市”,但要說他們挾天子以令諸侯、司馬昭之心,那是想都別想了。

    所以舅舅們,都是心裡苦啊,但是舅舅們說了也沒用,而叔叔們永遠在蠢蠢欲動,只要侄子犯錯,那麼江山就得輪到他們家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沒摩托,我就是想問問,長途騎行摩托或者說摩旅的樂趣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