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易澤書屋

    孟浩然雖終身懷抱入仕初心,然盛唐時代卻未能如願,最終選擇出田園生活,造就了一代傳奇,命運有些時候讓人捉摸不透!

  • 2 # 天涯坐看

    從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可以看出,他是多麼的想入仕,可是他不作不死,扭扭捏捏,太虛偽了吧!更要命的是,他喝酒了還忘不了作死,一句:不才明主棄,久病故人疏。讓唐玄宗勃然大怒,我

    什麼時候放棄過人才了!

    所以,做人不要太作了!

  • 3 # 水兔桑

    唐朝詩人孟浩然,滿腹經綸,也算是一個才子達人。然而天意弄人,仕途不順,屢試而不中。

    在玄宗開元16年,也就是728年的時候,40歲的孟浩然,到了長安應試,再次落第。

    有一次應邀到王維家中做客,兩人正在暢飲之時,唐玄宗駕臨,慌亂之中孟浩然躲避不及,王維只好實情相告,唐玄宗對孟浩然早有所耳聞,當場命孟浩然賦詩一首,情商太低的孟浩然隨即詠了一首

    《歲暮歸南山》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唐玄宗聽後龍顏大怒,質問孟浩然:你這第二句不才明主棄可是誣我,你不來求官,卻說我棄才不用,實是荒唐。你以後不要求官了,我永遠不再錄用你。

    於是唐玄宗下令讓孟浩然以後不能做官。

    在古代文人讀書就是為求取功名,孟浩然錯讀一首詩,惹怒了皇上,終結了自己的仕途之夢。

    孟浩然無奈只能回去做起了田園隱士。

    然而上天是公平的,孟浩然雖然失去了做官的機會,卻因禍得福,成了一代著名詩人,其一生也留下許多千古名句。

  • 4 # 三點文墨

    題主說的是孟浩然的《歲暮歸南山》這首詩吧,要說孟浩然情商低、用這首詩來終結自己的仕途,我認為不太恰當。

    我想題主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一件流傳很廣的奇人軼事:

    天寶年間孟浩然與王維交好,有一天、王維上班期間叫孟浩然過來聊天解悶。這時候唐玄宗突然出現了,王維不敢隱瞞,只能把孟浩然叫出來。唐玄宗也是常聽到孟浩然這個人的名字,很開心,讓孟浩然獻詩一首,孟浩然當場獻上《歲暮歸南山》。

    唐玄宗聽完很不高興說下這句:“朕未曾棄人,自是卿不求進,奈何反有此作!”因命放歸南山。終身不仕。

    究竟是什麼樣的詩句讓唐玄宗很不高興呢? 這首詩的原文如下: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看看這句“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哪個領導聽了心裡都不會高興的,但真的是孟浩然情商低、才會獻上這首詩嗎?不見得,這裡面另有原因。

    來說說這首詩是什麼時間做的

    根據記載,這首詩是孟浩然考進士沒成功後有感而發,做的一首抒情詩。當時孟浩然已經40歲了,現在來講40歲年齡不大,可是唐朝的時候不一樣,而且孟浩然享年也就51歲。

    沒考上進士就沒有辦法當官,但是當時想要當官還有另外的途徑那就是“投卷”和“薦舉”,40歲的孟浩然就留在了長安,一邊交朋友,一邊尋找自己的“薦舉人”。

    終於在自己48歲的時候被當時的宰相張九齡招至幕府,結果沒多久張九齡就因為得罪了唐玄宗被貶,受到牽連的孟浩然也已經深感力不從心,所以在有機會向唐玄宗自薦的時候,故意的獻上這首《歲暮歸南山》。

    想要從長安的是非中抽身而退、歸隱田園,從這點看來,孟浩然並不是情商低。

    考不中進士,作詩發牢騷、導致終結仕途的還有一位。

    這位是宋朝的人物:奉旨填詞柳三變。柳三變即是柳永,這位在第二次考不上功名的時候也是做了一首《鶴沖天》來抒情,裡面有一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意思就是考進士做官這些虛浮的名聲沒什麼用,不如喝酒唱歌的生活逍遙自在。

    不過柳永不是自己在皇上面前獻詩詞的,而是因為這首詞流傳的太廣,跑到皇上的耳朵裡。

    結果皇上就說了一句“那就讓他去喝他的酒、填他的詞吧!還要功名幹什麼?”。從此是真的終身不仕。

    這兩位都是因為詩詞斷了仕途,但是選擇不一樣,孟浩然是主動放棄、柳三變確是被迫接受。這樣看來還是孟浩然技高一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學讀本錯字頻出,校方迴應稱是:校對失誤,不會召回重印,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