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雨讀書

    沒有營養不良症狀的孩子,食補勝於藥補。

    例如鈣片,缺鈣的孩子才需要,例如有夜間磨牙、腿腳抽搐、佝僂等問題。

    一般孩子,不需要額外補鈣,多曬太陽就能促進身體合成維生素D。維生素D能幫助鈣的吸收。蝦皮、牛奶、豆漿等食物也是富含鈣元素,多吃也能補鈣。

    例如一些維生素補充劑、含鋅口服液、鐵酸片、蛋白質粉等,都可以透過膳食提供。

    胡蘿蔔裡的胡蘿蔔素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粗糧有豐富的維生素B,水果富含維生素C,貝類食物可以補充鋅,動物肝臟富含鐵元素,肉類的蛋白質就能滿足人體需求。

    是藥三分毒,膳食均衡,勝過吃藥。

  • 2 # 媽媽手很大

    維生素AD可以在寶寶半個月後服用,注意劑量,千萬別多吃!

    其他的,像鈣、鐵、鋅等,不要盲目的給寶寶補充!

    應當到醫院給寶寶做一下檢查,只有在寶寶確實缺乏的情況下才補充!

    如果寶寶不缺,也不是不補,而是應該從食物中獲取!

    所以合理的飲食搭配很重要!

  • 3 # 天智星智道

    毫無疑問,各種膳食營養成分對人體至關重要。迄今為止有很多營養成分的發現者獲得了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其中維生素方向就有 17 位。諾貝爾獎得主Linus Pauling 的理論指出:發生在人類身上的某些慢性疾病,在追溯發生之原因後,其與某些營養物質的缺乏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尤其近些年科學的前沿性研究已經達成很強的共識,即抑鬱、肥胖、腫瘤、兒童發育等問題與營養學密切相關。

    據權威學術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指出:全球有10 億以上的人群維生素 D 水平不達標。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UNICEF 指出:全球 1/3 以上的人群微量元素缺乏。這說明現代人營養狀況並不理想。

    其主要原因是食品精加工和生活環境的變化:

    1、使用抗生素、食品新增劑、防腐劑導致體內營養素流失和益生菌的失衡;

    2、食用精製鹽而不是粗鹽,長期飲用純淨水,導致人體中礦物質尤其是鎂的缺乏;

    3、營養學知識匱乏所致的飲食不均衡;

    4、農業革命后土地的密集耕作所導致的水果蔬菜營養成分的降低。

    為何現在不能將飲食作為唯一途徑來滿足人體日常所需?據美國農業部報告:自 1948 年至 1994 年這五十年間,蔬菜所含礦物質量下降了 75%,從而導致礦物質缺乏人數增長了 3 倍。 據權威機構檢測也發現:1992年的一個蘋果的鐵含量只有1914 年的 1/26。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的劉建明教授指出國內現狀:“土壤質量堪憂,必然危及舌尖上的安全!

    圖片:李磊教授日常服用的部分膳食補劑

    美國谷歌公司的技術總監 Ray Kurzweil(磊·庫茲韋爾,奇點大學校長)是人工智慧領域的著名專家,2005 年他將自己幾十年來對人類未來的思考結整合書《奇點臨近》,從現在來看, 其對未來的預見幾乎已全部實現,比爾蓋茨稱讚他為“預測最準的未來學家”!而他最著名的預言,是預言人類到2045 年將獲得永生。他認為,對抗衰老,一要依靠醫療技術。二要依靠科學的飲食和額外的營養補充,三要靠生物科技革命,將人體作為軟體重新程式設計,透過對基因和細胞的診斷、改造和治療,讓人們遠離衰老所致的相關疾病。由於他攜帶可導致心血管和代謝疾病高患病風險的家族遺傳基因,其30歲左右就患上了糖尿病,後透過飲食調整和額外的補充劑治癒了疾病,這些補充劑使他的身體指標年齡維持在 40 歲左右,現在雖然 70 歲了還在世界各地演講。

    天智星公司的創始人李磊教授就是中國的磊·庫茲韋爾,他對生命科學和健康行業有著深刻的洞察,領導膳食補劑的研發,身體力行雞尾酒式的混合服用多種膳食補劑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感情中,怎麼做才是最好的狀態?